-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讀懂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9114262
- 條形碼:9787119114262 ; 978-7-119-1142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讀懂中國 本書特色
本書緊緊圍繞“綠色發展”的主題,充分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資源節約、污染控制與生態保護的發展歷程,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的輝煌成就。從傳統發展模式下的“發展之痛”到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五位一體”,本書較為全面地涵蓋了生態建設、循環經濟、低碳智慧城市、綠色消費、應對氣候變化和貢獻全球可持續發展等廣闊的主題。從過去與自然抗爭的“改天換地”、“人定勝天”的觀念到今天的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中國正在從傳統的農業文明和現代西方的工業文明,加速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作者以生動的語言和詳實的數據,向海內外讀者展現出一個全景式的綠色大轉型,一個更加美麗的中國。
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讀懂中國 內容簡介
本書緊緊圍繞“綠色發展”主題,以十一個章節的規模,架構起從“發展之痛”到“生態文明建設”——這樣一部時間跨度大、涉及領域廣泛的展示中國綠色發展與成果的著作。在中國發展的各個階段,自然資源從“人定勝天”的價值觀,到今天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觀點的逐步改變,也象征了我國從工業型國家向生態型國家的轉變。這本書以凝練的語言,嚴密的表述,生動的真實故事,向海內外讀者展示了一個變化中的中國形象。
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讀懂中國 目錄
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讀懂中國 作者簡介
解振華 1949年11月生,天津市人。197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91年獲武漢大學環境法碩士學位。1982年起從事環境保護工作,1993年以來先后擔任國家環境保護局局長、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正部長級)。2015年3月任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2015年4月任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中共十五屆、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中共十六屆、十八屆中央委員。解振華先生長期負責中國的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事務,為促進中國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全球環境和氣候治理作出了卓越貢獻。解振華先生2002年獲得全球環境基金“全球環境領導獎”,2003年獲聯合國環境保護最高獎“聯合國環境署笹川環境獎”及世界銀行“綠色環境特別獎”,2009年獲全球節能聯盟“節能增效突出貢獻獎”,2015年獲世界自然基金“宜居星球領袖獎”,2017年獲得“呂志和獎”。
解振華 1949年11月生,天津市人。197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91年獲武漢大學環境法碩士學位。1982年起從事環境保護工作,1993年以來先后擔任國家環境保護局局長、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局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正部長級)。2015年3月任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2015年4月任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中共十五屆、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中共十六屆、十八屆中央委員。解振華先生長期負責中國的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事務,為促進中國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全球環境和氣候治理作出了卓越貢獻。解振華先生2002年獲得全球環境基金“全球環境領導獎”,2003年獲聯合國環境保護最高獎“聯合國環境署笹川環境獎”及世界銀行“綠色環境特別獎”,2009年獲全球節能聯盟“節能增效突出貢獻獎”,2015年獲世界自然基金“宜居星球領袖獎”,2017年獲得“呂志和獎”。
潘家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社科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任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副會長、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外交政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環境咨詢/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城市與環境研究》主編、《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年鑒》主編、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家。曾應邀在中央政治局集中學習時講解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2005年入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05)、“萬人計劃”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014)。獲中國社科院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004)和二等獎(2000、2016)、孫冶方經濟科學獎(2011)、綠色中國年度人物(2011/12)、中華(寶鋼)環境獎(2016)。
- >
隨園食單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