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藏漢佛教交流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13346
- 條形碼:9787520313346 ; 978-7-5203-133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藏漢佛教交流史研究 本書特色
《藏漢佛教交流史研究》以唐、宋、元、明、清、民國幾個大的歷史朝代為時間軸,在每個具體的朝代中,分別探討了藏漢佛教之間的人員往來、思想傳播、藝術交流、典籍譯介等問題,全面揭示了藏漢佛教交流的途徑、方法、形式、影響、意義等,系統地闡釋了藏漢佛教相互交流、傳播、影響的歷史進程。并通過雙方相互交流和影響,發掘藏漢佛教文化互為認同的軌跡!恫貪h佛教交流史研究》既提供了把握藏漢佛教交流的宏觀歷史視域,也展現了當代藏漢民族文化凝聚力所具有的厚重歷史基礎。
藏漢佛教交流史研究 內容簡介
《藏漢佛教交流史研究》以唐、宋、元、明、清、近代幾個大的歷史朝代為綱,對藏漢佛教交流進行系統研究。在每一個朝代中,以具體的專題為目,分別就藏漢佛教之間的人員往來、思想傳播、典籍譯介、藝術交流、民族認同等問題進行論述。力求在整個研究工作中做到縱向的時間和橫向的專題相結合,具體的研究“點”和每個時代總特征的“面”結合,歷史史實的陳述和理論分析相結合。同時,在每一個時間段中,將藏漢佛教之間的交流,從形式到內容一直到*后的交流成果,都進行一個詳細的論述和分析,并過對藏漢佛教相互交流和影響的研究,發掘藏漢佛教文化認同的軌跡。
藏漢佛教交流史研究 目錄
**節 唐代漢地佛教向吐蕃傳播的方式
一 通過和親傳播
二 通過戰俘傳播
三 通過會盟傳播
四 通過道經吐蕃求法僧人傳播
五 通過派遣、征召的僧人傳播
第二節 禪宗在吐蕃的傳播
一 摩訶衍在吐蕃傳法
一 “頓漸之諍
三 凈眾、保唐禪在吐蕃的傳播
四 吐蕃的其他禪宗僧人
第三節 唐蕃佛教的互為認知、影響
一 唐蕃佛教的互為認知
二 經典互譯
三 吐蕃的禪宗思想及影響
第二章 宋代藏漢佛教交流
**節 藏漢僧人之間的往來
一 作為貢使的僧人
二 北宋道經吐蕃求法的漢地僧人
三 智緣與吐蕃諸部宗教勢力
四 當巴桑結與漢地佛教
第二節 廣仁禪寺與藏漢佛教交流
第三節 漢地羅漢信仰對西藏羅漢信仰的影響
第三章 元代藏漢佛教交流
**節 帝師與漢地佛教
一 參與佛道辯論
二 褒薦漢地佛教界人才
三 保護、修繕漢地佛教寺院
第二節 佛經的翻譯與對勘
一 藏文佛經的寫譯
二 藏漢佛經勘同
第三節 漢地藏傳佛教的佛事活動
第四節 漢地的藏傳佛教寺院
第五節 藏傳佛教在漢地的傳播區域
一 上都
二 五臺山
三 江南地區
第六節 漢地佛教對西藏佛教的影響
一 合尊趙顯
二 漢地佛典藏譯
三 漢地佛教藝術在西藏的傳播
第四章 明代藏漢佛教交流
**節 明朝人藏的使者
第二節 漢地的藏僧
一 明代西藏的貢僧
二 長期留在京師的僧人
三 西藏上層僧侶在漢地的活動
……
第五章 清代藏漢佛教交流
第六章 民國時期的藏漢佛教交流
參考文獻
藏漢佛教交流史研究 作者簡介
朱麗霞,女,1970年11月出生,甘肅省鎮原縣人,哲學博士。現為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河南大學特聘教授,河南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所長,河南省“百優人才”。長期從事藏傳佛教思想及藏漢佛教交流研究,先后出版了《宗喀巴佛學思想研究》、《佛教與西藏古代社會》(合著)、《中國藏傳佛教史》(合著)、《中國藏傳佛教名僧錄》(合著)等專著,參與了《中國佛教通史》(十五卷)的撰寫,在《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五十余篇。主持完成了5項省部級以上的科研項目。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