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煙草有害生物調查與測報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65938
- 條形碼:9787030565938 ; 978-7-03-05659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煙草有害生物調查與測報 本書特色
《煙草有害生物的調查與測報》介紹了煙草有害生物的調查與測報技術,其中包括有害生物調查與測報的有關術語和概念、煙草有害生物的發生與危害、煙草有害生物的調查和抽樣技術、煙草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技術、煙草病蟲害的預測預報信息系統以及煙草有害生物的損失估計等。煙草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技術涵蓋了15種煙草上發生的主要病蟲害,包括小地老虎、煙青蟲、斜紋夜蛾、煙蚜、煙粉虱、煙蛀莖蛾等害蟲,青枯病、野火病、黑脛病、赤星病、白粉病、普通花葉病毒病、馬鈴薯Y病毒病、黃瓜花葉病毒病、線蟲病等病害。許多內容是編者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同時參閱了大量文獻和網絡資料,其中煙草病蟲害的預測預報信息系統部分介紹了重慶市構建的預測預報網絡平臺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流程。
煙草有害生物調查與測報 內容簡介
《煙草有害生物的調查與測報》介紹了煙草有害生物的調查與測報技術,其中包括有害生物調查與測報的有關術語和概念、煙草有害生物的發生與危害、煙草有害生物的調查和抽樣技術、煙草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技術、煙草病蟲害的預測預報信息系統以及煙草有害生物的損失估計等。煙草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技術涵蓋了15種煙草上發生的主要病蟲害,包括小地老虎、煙青蟲、斜紋夜蛾、煙蚜、煙粉虱、煙蛀莖蛾等害蟲,青枯病、野火病、黑脛病、赤星病、白粉病、普通花葉病毒病、馬鈴薯Y病毒病、黃瓜花葉病毒病、線蟲病等病害。許多內容是編者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同時參閱了大量文獻和網絡資料,其中煙草病蟲害的預測預報信息系統部分介紹了重慶市構建的預測預報網絡平臺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流程。
煙草有害生物調查與測報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第2章 術語與概念 4
2.1 煙草有害生物 4
2.1.1 有害生物的概念 4
2.1.2 煙草有害生物的概念 5
2.1.3 煙草昆蟲與煙草害蟲 6
2.1.4 煙草侵染性病害 7
2.1.5 非侵染性病害 7
2.1.6 煙田雜草 8
2.2 有害生物調查 9
2.2.1 調查的概念 9
2.2.2 調查的類型 10
2.3 預測預報 11
2.3.1 預測、預報及預警 11
2.3.2 預測預報的類型 13
2.3.3 預測的方法 14
2.4 煙草病害的預測預報 15
2.4.1 煙草病害的癥狀 15
2.4.2 病害流行基礎 16
2.4.3 煙草病害預測預報的依據 18
2.5 煙草蟲害的預測預報 19
2.5.1 害蟲種群 19
2.5.2 害蟲發生期的預測 20
2.5.3 害蟲發生量的預測 21
2.6 系統及系統分析 23
2.6.1 系統及系統分析方法 23
2.6.2 煙草有害生物生態系 24
2.7 微生態及其調控 25
2.8 煙草有害生物系統監測 26
2.9 綠色生態防控 28
2.9.1 精準防治 28
2.9.2 綠色防控 28
2.9.3 有害生物系統管理 29
第3章 煙草有害生物發生與危害 30
3.1 煙草害蟲 30
3.1.1 煙草害蟲的發生與危害特點 30
3.1.2 影響煙田昆蟲發生和分布的主要原因 32
3.2 食煙軟體動物 33
3.2.1 軟體動物的主要識別特征 33
3.2.2 我國煙田中常見的軟體動物 34
3.2.3 食煙軟體動物的危害特點 36
3.3 煙草侵染性病害 36
3.3.1 煙草侵染性病害的發生與危害 36
3.3.2 煙草主要病害的病狀特征 38
3.3.3 煙草的主要病原及危害癥狀 41
3.3.4 煙草侵染性病害發生的原因 47
3.3.5 煙草侵染性病害發生面臨的新挑戰 47
3.4 煙草的非侵染性病害 48
3.5 煙田雜草的發生與危害 51
3.5.1 煙田雜草的概念 51
3.5.2 煙田雜草的生物學特性 51
3.5.3 煙田雜草的種群與群落 52
3.5.4 煙草雜草的危害 53
第4章 煙草有害生物的調查 55
4.1 調查與抽樣基礎 55
4.1.1 煙田病蟲草害發生量的計算 55
4.1.2 病蟲草害的空間分布特征 61
4.1.3 樣本和總體 63
4.1.4 常規抽樣方法 63
4.1.5 如何合理地確定樣本容量和抽樣單位 67
4.1.6 總體特征的表示與計算方法 69
4.1.7 數據轉換 73
4.2 煙草蟲害調查方法 75
4.2.1 直接觀察法 75
4.2.2 拍打法 76
4.2.3 誘捕法 76
4.2.4 掃網法 81
4.2.5 吸蟲器法 82
4.2.6 標記回捕法估計種群密度 82
4.3 煙草病害調查方法 85
4.3.1 病害取樣調查方法 86
4.3.2 菌量調查 86
4.3.3 煙草病害標本的采集制作與保存 92
4.4 煙田草害調查方法 94
4.4.1 雜草種子庫的調查方法 94
4.4.2 雜草群落的調查研究方法 95
第5章 小地老虎的預測預報技術 98
5.1 小地老虎的形態識別 98
5.2 小地老虎的生物學特性 99
5.3 影響小地老虎發生的關鍵因子 100
5.4 小地老虎蟲量調查 101
5.4.1 成蟲消長調查 101
5.4.2 雌蛾發育進度調查 102
5.4.3 卵量調查 103
5.4.4 移栽前幼蟲密度調查 103
5.4.5 小地老虎幼蟲系統調查 104
5.4.6 小地老虎幼蟲危害情況普查 105
5.5 小地老虎預測預報方法 105
5.5.1 小地老虎發生期預測 105
5.5.2 發生程度預測 106
5.6 防治適期與防治指標 107
5.6.1 防治適期 107
5.6.2 防治指標 107
5.7 測報資料收集、調查數據匯報和匯總 107
5.7.1 測報資料收集 107
5.7.2 測報資料匯報 107
5.7.3 測報資料匯總 107
第6章 煙青蟲的預測預報技術 109
6.1 煙青蟲和棉鈴蟲的形態特征 110
6.2 生物學特性 110
6.3 影響發生的主要因素 111
6.3.1 溫度的影響 111
6.3.2 濕度的影響 112
6.3.3 栽培品種的影響 112
6.3.4 天敵因子的影響 112
6.4 煙青蟲的調查 112
6.4.1 煙青蟲越冬蟲源基數(蛹)調查 112
6.4.2 煙青蟲田間成蟲消長調查 113
6.4.3 幼蟲及卵的系統調查 114
6.4.4 幼蟲及卵的普查 115
6.4.5 天敵調查方法 115
6.5 煙青蟲預測預報 116
6.5.1 短期預報 116
6.5.2 中長期預報 116
6.5.3 發生程度預報 117
6.6 防治適期與防治指標 117
6.6.1 防治適期 117
6.6.2 防治指標 117
6.7 測報資料收集、調查數據匯報和匯總 117
6.7.1 測報資料收集 117
6.7.2 測報資料匯報 117
6.7.3 測報資料匯總 118
第7章 斜紋夜蛾的預測預報技術 119
7.1 形態特征 119
7.2 生物學特性 120
7.2.1 成蟲的生物學特性 120
7.2.2 幼蟲的生物學特性 120
7.3 影響斜紋夜蛾發生的主要因素 120
7.3.1 溫、濕度對發生的影響 120
7.3.2 食物因素 121
7.3.3 天敵 121
7.3.4 農藥因素 121
7.4 斜紋夜蛾的調查 121
7.4.1 誘蛾量系統調查 121
7.4.2 田間系統調查 122
7.4.3 害蟲天敵調查 123
7.4.4 大田蟲情普查 124
7.5 預測預報方法 124
7.5.1 短期預報 124
7.5.2 中長期預報 124
7.6 測報參考材料 124
7.6.1 發生程度等級 124
7.6.2 大田普查發生程度等級 125
7.7 防治適期與防治指標 125
7.7.1 防治適期 125
7.7.2 防治指標 126
7.8 測報資料匯總 126
第8章 煙蚜的預測預報技術 127
8.1 形態特征 127
8.2 生物學特征 128
8.3 影響發生的因素 129
8.3.1 溫度與濕度 129
8.3.2 天敵 130
8.3.3 栽培與管理措施 130
8.4 蚜蟲蟲情調查 130
8.4.1 越冬蟲源基數調查 130
8.4.2 有翅蚜遷飛調查 132
8.4.3 田間系統調查 133
8.4.4 大田普查 134
8.5 煙蚜發生與危害的分級指標 135
8.5.1 煙蚜的發生危害期 135
8.5.2 發生量與發生程度 135
8.5.3 危害損失 136
8.5.4 防治指標 136
8.6 測報資料收集、調查數據匯報與匯總 136
第9章 煙粉虱的預測預報技術 138
9.1 形態特征 138
9.2 生物學特性 139
9.3 影響發生的因素 140
9.4 調查內容與方法 140
9.4.1 蟲口基數調查 140
9.4.2 大田系統調查 141
9.4.3 大田普查 141
9.5 預測預報方法 142
9.6 煙田煙粉虱發生程度分級標準 142
9.7 測報資料的匯報 143
第10章 煙蛀莖蛾的預測預報技術 144
10.1 形態學特性 144
10.2 生物學特性 145
10.3 影響發生的因素 146
10.4 危害情況分級 147
10.4.1 嚴重度分級 147
10.4.2 危害指數(或蟲情指數) 147
10.4.3 發生程度分級指標 147
10.5 調查技術 148
10.5.1 越冬蟲量調查 148
10.5.2 系統調查 148
10.5.3 大田普查 149
10.6 預測預報 150
10.6.1 預報內容 150
10.6.2 測報資料 150
第11章 煙草青枯病的預測預報技術 152
11.1 病原 152
11.2 病原生物學 152
11.3 癥狀特點 153
11.4 發生特點和流行規律 155
11.4.1 病害循環 155
11.4.2 病害發生的季節性變化 155
11.4.3 影響發病的因素 155
11.5 青枯病的調查 157
11.5.1 系統調查 157
11.5.2 大田普查 158
11.6 青枯病的預測預報 158
11.6.1 發生期的預測 158
11.6.2 發生量的預測 158
11.6.3 發生程度、危害程度、發生面積預測 158
11.7 預測預報參考資料 159
11.7.1 危害情況分級標準 159
11.7.2 發生程度劃分標準 159
11.8 測報資料收集、調查數據匯報和匯總 160
11.8.1 測報資料收集 160
11.8.2 測報資料匯報 160
11.8.3 測報資料匯總 160
第12章 煙草野火病及其預測預報技術 162
12.1 煙草野火病病原菌 162
12.2 煙草野火病的田間識別特征 163
12.3 發生和流行規律 164
12.4 影響野火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165
12.4.1 起始侵染源 165
12.4.2 氣候條件 165
12.4.3 品種抗性因素 165
12.4.4 栽培因素 166
12.4.5 其他因素 166
12.5 野火病的調查 166
12.5.1 系統調查 166
12.5.2 大田普查 167
12.6 野火病的測報 168
12.6.1 發生期預測 168
12.6.2 發生量預測 168
12.6.3 發生程度、危害程度、發生面積預測 169
12.7 測報參考資料 169
12.7.1 病害嚴重度分級 169
12.7.2 煙田野火病發生程度分級 169
12.8 測報資料收集、調查數據匯報和匯總 169
12.8.1 測報資料收集 169
12.8.2 測報資料匯報 170
12.8.3 發生與防治情況匯總 170
第13章 煙草黑脛病的調查與測報技術 172
13.1 煙草黑脛病的病原 172
13.2 病原菌生物學 173
13.2.1 生理特性 173
13.2.2 寄主范圍 173
13.2.3 危害癥狀及識別
煙草有害生物調查與測報 作者簡介
丁偉,男,1966年8月生,河南省鄧州市人。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9年獲西北農業大學學士學位,1997年獲西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西南農業大學博士學位,2008~2009年美國奧本大學訪問學者。全國植物源農藥產業技術聯盟副理事長,全國煙草綠色防控重大專項青枯病與黑脛病控制技術首席專家,重慶市煙草植保重大專項首席專家,重慶市植物保護學會副理事長。 主要從事煙草、馬鈴薯、辣椒等茄科作物病蟲害發生機制與綠色防控技術研究,天然產物農藥開發研究,根際微生態機制及調控技術研究等。 主持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農業部公益性行業專項、國家煙草專賣局重點項目等資助課題多項,研究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8項。2013年,“土壤修復對作物根莖病害防控作用研究與應用”成果獲中華農業科技獎三等獎;2014年,“煙草葉部病害系統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獲中國煙草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2015年,“煙草葉部病害預警與綜合治理”獲中華農業科技獎三等獎;2016年,“茄青枯病與煙草互作的分子機制及調控技術研究”獲國家煙草專賣局二等獎。至今已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SCI收錄的國際學術刊物上50多篇,主編《煙草藥劑保護》等相關專著4部,申請并獲準國家發明專利12項。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