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靈魂如水:雪萊詩歌研究:a study of Shelleys poetry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011661
- 條形碼:9787569011661 ; 978-7-5690-116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靈魂如水:雪萊詩歌研究:a study of Shelleys poetry 內容簡介
《靈魂如水:雪萊詩歌研究》借用歌德“靈魂如水”的比喻,一次把浪漫主義研究中的三個重要因素自然、情感和想象融入個體靈魂(水滴)、人的靈魂(江河)和宇宙靈魂(大海)的圖式中,以靈魂為視角,在主題、哲學以及文藝批評等多個維度系統(tǒng)考察和研究雪萊的詩歌。 《靈魂如水:雪萊詩歌研究》認為靈魂問題是解讀雪萊詩歌和思想的一把金鑰匙,雪萊的死是他隱蔽式的自殺行為。該書還一次把靈魂作為一個重要坐標納入文學批評中,修正并完善了艾布拉姆斯在《鏡與燈》中提出的文藝批評的四個坐標。
靈魂如水:雪萊詩歌研究:a study of Shelleys poetry 目錄
**節(jié) 問題的緣起
第二節(jié) 相關文獻綜述
第三節(jié) 雪萊的靈魂詩學概論
**章 水滴:作為本體的個體生命靈魂
**節(jié) 雪萊詩歌中的植物靈魂:《含羞草》隱喻之謎
第二節(jié) 雪萊詩歌中的動物靈魂:雪萊的素食主義
第三節(jié) 雪萊詩歌中人的靈魂:萬物之靈長
第二章 江河:進入塵世的人的靈魂
**節(jié) 宇宙支點:雪萊詩歌中人類靈魂的倫理道德世界
第二節(jié) 烏托邦:雪萊詩歌中人類靈魂的政治闡釋
第三節(jié) 上帝之愛:雪萊詩歌中人類靈魂的宗教闡釋
第四節(jié) 燦爛之死:雪萊的靈魂
第三章 大海:流溢于星空的宇宙靈魂
**節(jié) 宇宙靈魂與泛靈的大自然
第二節(jié) 宇宙靈魂與世界精神
第三節(jié) 宇宙靈魂與雪萊的科學精神
第四節(jié) 宇宙靈魂與雪萊的靈魂詩學
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靈魂如水:雪萊詩歌研究:a study of Shelleys poetry 節(jié)選
《靈魂如水:雪萊詩歌研究》: **節(jié) 宇宙靈魂與泛靈的大自然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的本原,天上是水,而地則像一個圓盤漂浮于水之上,萬物生于水而歸于水。水其實就是靈魂。泰勒斯還認為萬物都有靈魂,靈魂不是超自然的精神實體,它作為一種活動的原則、生命的原則,普遍存在于萬物之中。1另一位古希臘哲學家阿那克西美尼認為,事物的本原是“氣”,他說: “我們的靈魂是氣,這氣使我們構成整體,整個世界也是一樣,有氣息和氣包圍著。”2古希臘哲學家簡單而樸素的觀點表明大自然充滿了如水如氣的靈魂,而且這些靈魂還在運動之中,這種運動有自身的規(guī)律和秩序。畢達哥拉斯認為,宇宙萬物的本源是“數(shù)”,整個宇宙包括天體的大宇宙和人的小宇宙都體現(xiàn)著一種數(shù)的和諧。受畢達哥拉斯的影響,赫拉克里特認為宇宙的本源是“火”,火*能引起事物的運動和變化,甚至可以化身萬物,其依據(jù)是“邏各斯”( logos),也就是宇宙靈魂,是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大自然從對立統(tǒng)一中產生和諧。從泰勒斯的靈魂說到赫拉克里特的邏各斯都認為宇宙是由有生命、有靈魂的有機體構成的,并且處在有秩序的運動之中。柏拉圖把樸素的古希臘自然觀升華到理念論,認為在現(xiàn)實之外還有一個理念的世界。現(xiàn)實世界模仿理念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本或影子。柏拉圖還認為,天體能夠不停地自我旋轉,與靈魂有關,萬物生成和毀滅的皆是靈魂。宇宙靈魂是作為運動的起因,也是生成和諧的因素,宇宙靈魂包含宇宙秩序。笛卡兒認為大自然同時存在兩個實體:心靈和物質,它們互不相干。不難看出,從古希臘有機論的大自然觀到以笛卡兒二元論為代表的機械論自然觀,都有對靈魂的論述。笛卡兒的理論后來受到斯賓諾莎的批判。斯賓諾莎認為實體只有一個,那就是上帝,上帝即自然,從而確立了實體與自然的直接統(tǒng)一,宇宙靈魂與個體靈魂的統(tǒng)一。雪萊受斯賓諾莎的影響很大,尤其是斯賓諾莎的物質概念在雪萊的精靈概念中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他對宇宙和大自然的認識有著泛神論的觀點。一個神力,一種精神,無處不在的精靈,這些就是雪萊哲學和信仰的主要原則。像他鐘愛的柏拉圖一樣,雪萊相信宇宙擁有靈魂。他對霍格說, “上帝”一詞可以被宇宙靈魂代替。這里的神不是上帝,而是宇宙靈魂。在雪萊看來,天地之間,自然萬物,是宇宙靈魂之載體。凡描寫自然的作品,無不體現(xiàn)了作者以超乎塵俗之靈視,通達天地之靈魂,融人宇宙精神之中的思想。詩人是大自然的觀察者、愛好者和崇拜者。在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中,華茲華斯表現(xiàn)出來的是對一切永恒的自然現(xiàn)象的愛,這種愛雖然也帶有自然靈魂的烙印,但幾乎是毫無靈感的單純模仿;濟慈作品中自然幾乎占據(jù)其全部的感官世界,棲身于一個中立的地帶,缺乏冷靜的思考;雪萊對自然充滿激情,是一種充滿詩意的激進主義。雪萊詩歌中的大自然都有靈魂,雪萊在《致——》一詩中描述了大自然到處都充滿了靈魂這種可愛的靈物。因此,雪萊的作品在當時很少被人們理解和接受。雪萊認為,宇宙間的一切都是相通的: “在那普照一切的太陽光里,/宇宙萬物都仿佛渾然一體。”(卷一:469)一方面雪萊對自然刻畫得極其精確,極富于科學精神,另一方面他把自然描寫得符合他的思想和解釋。雪萊的自然作品充滿了泛神論。雪萊自己也在詩歌中提及露水如靈魂,《尤根尼亞山中抒情》一詩就充分表明大自然充滿了宇宙精神。 ……
靈魂如水:雪萊詩歌研究:a study of Shelleys poetry 作者簡介
劉曉春,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人,英語語言文學博士,英國劍橋大學英文系訪問學者,淮海工學院英語系副教授,南通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兩次獲得江蘇省政府留學獎學金,曾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加州州立大學舊金山分校等多所大學學習交流;有多篇論文在《國外文學》《當代外國文學》《外語教學》等期刊發(fā)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