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061487
- 條形碼:9787502061487 ; 978-7-5020-614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本書特色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寫于1867年,是儒勒·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的**部,其后兩部是《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故事發生在愛爾蘭與英格蘭之間的海峽上,格里那凡爵士的豪華游船“鄧肯號”啟航,突然船尾出現了一條尾隨的鯊魚!水手們捕殺了鯊魚后,意外地在魚腹中發現了一個瓶子,瓶子里裝著三封殘缺不全的分別為英文、法文、德文的求救信,信是英格蘭探險家格蘭特船長遇難后所發。格蘭特船長的一雙兒女在得到消息后趕到了爵士家。由于英國政府拒絕營救,格里那凡爵士和海倫夫人決定帶著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乘坐“鄧肯號”去尋找格蘭特船長。在經歷了無數艱難曲折之后,這些英勇的航行者終于在太平洋的一個荒島上找到了格蘭特船長。 凡爾納用他的奇思妙想為讀者構筑了一個奇妙的冒險世界,整部小說跌宕起伏,情節引人入勝,充滿著激情和神秘色彩,同時具有科幻小說和探險小說的特征。其作品的成功不僅在于驚險的故事、曲折的情節、清新的文筆,更在于作者神奇而又富有科學性的想象力。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內容簡介
人物性格是體現一部文學作品創作內涵以及文學思想的重要因素,在《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無障礙閱讀)》中,作者塑造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并且用細膩的筆觸,采用語言描寫、細節描寫、外貌刻畫等展現人物特征:格里那凡爵士答應出海救助格蘭特船長,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善良的人,之后在航海過程中幾次遇險,他都能夠憑借自己的勇敢和果斷使眾人順利脫離險境;海倫夫人是“鄧肯號”上一個重要的女性,溫柔而慈祥;麥克那布斯少校深沉穩重,相比別的年輕人,更加具有魄力和勇氣;雅克·巴加內爾是一個常犯迷糊的地理學家,一路上他馬馬虎虎,導致錯誤不斷,不過也因為他將“澳大利亞”寫成了“新西蘭”,反而因禍得福,讓全體成員獲救了。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目錄
格里那凡建議營救
“鄧肯號”上的陌生人
上錯船的巴加內爾
穿過了麥哲倫海峽
新的信息
格里那凡爵士橫穿智利
進入了阿根廷
到達坦狄爾村
面臨洪災
得救了
遇上“鄧肯號”
再次起航
遇到颶風
熱情的農場主
澳大利亞
途中過圣誕
有預謀的慘案
澳大利亞新西蘭日報
匪徒的真面目
陰謀初現
抓緊趕路
返回蘇格蘭
麥加利號
新西蘭島
艱難的旅程
被俘虜了
逃脫
前后夾攻
“鄧肯號”出現在新西蘭
交換條件
孤島團聚
順利返航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節選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無障礙閱讀)》: 進入了阿根廷 第二天,大家重新踏上要尋找格蘭特船長的路,1O月22日8點鐘,塔卡夫發出起程的信號。阿根廷的地形,在南緯22°與42°之間,一溜兒由西向東傾斜著。旅客們只有從這微微傾斜的下坡路一直走到海邊了。 一走出高低巖山區,格里那凡一行就遇到許多沙丘,當地人稱為“迷蕩落”,這些“迷蕩落”就和波浪一樣,每逢沒有植物的根株把它們攀結在土地上的時候,它們就不斷地隨風飛揚。沙是極細的,因此,只要有一點兒風,沙就和輕煙一樣,一陣一陣地飄蕩起來,或者涌起沙柱,旋轉著直升到高空! ∵@天刮的是北風,沙揚了大半天。快到6點鐘時,那高低巖已經被丟在背后40英里遠,只呈現出一排隊影,消失在黃昏的煙霧中了。(對時間和路程的詳細描述,體現了他們的不辭勞苦,毫不停留。) 當夜無話,次日照常趕路,旅行隊走得迅速順利。道路平坦,氣候也還受得了,所以行路不困難! ∵@天是10月24日,就是從塔爾卡瓦諾出發后的第十天。行人距科羅拉多河和37°線交叉處還有150公里,也就是說,還要走三天。沿途格里那凡集中注意力瞭望著有無土人走到他們的附近來,他很想向土人走到他們的附近來,他很想向土人打聽格蘭特船長的消息。(說明他們走的這條路很少遇到土人。)偶然有個騎馬游牧的人在遠處出現,但是他一看見他們一行就很快逃走了,他們不愿和生人接觸。本來他們這一行人,讓草原上任何單身行人看了都覺得形跡可疑:強盜看見他們八個人全副武裝,騎著快馬,就會溜之大吉;旅客們見他們在這樣荒野的草地里,又會誤認他們是強盜。因此,不管他們想跟良民或強盜談話都是絕對不可能的! ≈钡竭@時為止,塔卡夫看他們專沿著一條直線走,沒有提出任何意見。不過他曉得,這條直線既不和草原上任何一條路相銜接,又不會走到任何一個城鎮、一個村落,或阿根廷任何一個墾殖區。他是個向導,他看見這班人不但不由向導領路,反而來引導他。因此,他自然不能不驚訝,就忍不住向巴加內爾詢問其中緣由。(表明了塔卡夫的好奇和疑慮。) 巴加內爾用他那不算嫻熟的西班牙語向巴塔戈尼亞人說明了他們此行的目的。雖然他講得斷斷續續,巴塔戈亞人聽得非常吃力,幸好,巴塔戈亞人還是聽懂了大致意思! 澳銈円乙粋俘虜嗎?”塔卡夫問!笆堑!卑图觾葼栺R上回答。格里那凡請巴加內爾問那巴塔戈尼亞人:他可曾聽到有外國人落到草原區的印第安人手里。(巴加內爾詢問其他的塔戈尼亞人關于外國人的事情。) 巴加內爾照樣問了,并且靜候回答!八坪趼犝f過!卑退昴醽喨苏f。那巴塔戈尼亞人每說出一個西班牙字,他就用英文同時說一遍,使他的旅伴們聽著就仿佛塔卡夫在直接用英文說話。“這俘虜是什么樣的人呢?”巴加內爾問! 笆莻外國人,是歐洲人。印第安人閑談時曾講到他。他是一個好漢!有一顆牯牛的心!” “一顆牯牛的心!”巴加內爾驚嘆著說,“啊!好個巴塔戈尼亞語言!你們懂嗎,朋友們?!那意思是說一個勇敢的人!”(形象的語言,準確地概括出人物的性格。) ……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1828-1905),生于法國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是一位多產的優秀科幻作家、劇作家和詩人。其中,使他聞名于世的是他的科幻作家的身份。凡爾納的科幻小說著作頗豐,其中著名的是他的代表作“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凡爾納被公認為“現代科幻小說之父”,他的作品對后世的科幻文學流派影響頗為深遠。2005年是凡爾納的百年忌辰,法國將這一年定為“凡爾納年”。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