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聞倫理學:中文·英文(雙語版)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5721137
- 條形碼:9787565721137 ; 978-7-5657-211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聞倫理學:中文·英文(雙語版) 內(nèi)容簡介
《新聞倫理學》從頭至尾參考了大量相關新聞以及報紙的具體實踐準則。有些地方,作者引用了長篇大論,目的是為那些平日不太容易接觸、閱讀到這些資料的讀者提供方便。因此,對于某些讀者而言‘或是在限時探討新聞倫理問題的課堂之上,該書可以作為一個快速閱讀的單元。而對于那些會花整個學期的時間來研究這一問題的課程而言,這《新聞倫理學》又可作為基礎的教材,其中以引用文獻的形式闡釋了多個子課題。
新聞倫理學:中文·英文(雙語版) 目錄
序言二
前言
**章 出版的商業(yè)倫理
第二章 作為一種職業(yè)的新聞
第三章 公眾對報紙的指控
第四章 報業(yè)的缺陷:唯物主義的控告
第五章 報業(yè)的缺陷:現(xiàn)實主義的解釋
第六章 客觀性原則的應用:平衡與比例
第七章 客觀性原則的應用:煽情主義
第八章客觀性原則的應用:社論引導
第九章 建立專業(yè)標準:法律措施
第十章 建立專業(yè)標準:記者組織
第十一章 建立專業(yè)標準:報紙職責
第十二章 建立專業(yè)標準:教育機構(gòu)
附錄A 記者組織、報紙雜志所遵循的新聞倫理準則與規(guī)范
附錄B 參考文獻選輯
附錄C 新聞倫理學詞匯索引
譯者跋
The Ethics of Journalism
Preface
ⅠThe Business Ethics of Publishing
Ⅱ Journalism as a Profession
Ⅲ Public Charges Against the Newspaper
Ⅳ Deficiencies of the Press: The Materialistic Indictment
V Deficiencies of the Press:A Realistic Explanation
VI The Principle of Objectivity Applied: Balance and Proportion
VII The Principle of Objectivity Applied: Sensationalism
Ⅷ The Principle of Objectivity Applied: Editorial Leadership
IX Setting Professional Standards: Legal Measures
X Setting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s of Journalists
XI Setting Professional Standards: The Newspaper‘s Part
……
新聞倫理學:中文·英文(雙語版) 節(jié)選
《新聞倫理學》: 報紙的另一個義務是,對所有廣告商都應一視同仁,不應存歧視。這并非是說,特殊版面位置或特殊類型版面及長期合作的廣告商不應該享有特殊的付費比率,否則就是不合倫理。它僅僅只是意味著,對于同一行業(yè)內(nèi)的兩個廣告商,如果他們所用的廣告版面大小以及登報的廣告數(shù)量都相同,那么在廣告的版面位置或者價格方面不應該存有偏見。這正是“一口價原則”(one-price principle)的運用和推廣。這一原則曾把美國商業(yè)從討價還價的局面中解脫出來。 廣告的審查問題或許比出版業(yè)的其他商業(yè)倫理問題存在更多的爭議。如同公布發(fā)行量需恪守誠信一樣,廣告也要講求誠信,這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的進步。但是,廣告商的表現(xiàn)遠不如報紙出版商那么誠實。事實上,廣告中誠信的不斷提升,很大程度上是由報紙出版商促成的。廣告的標準,尤其對那些大型廣告商而言,從未像今天這么嚴格,而且在當下社會,美國的廣告標準顯然要高于其他國家。 但是,仍然有一些廣告商故意不講求誠信,還有一些廣告商因為過于熱情,或粗心,或員工的疏漏,導致廣告中出現(xiàn)誤導性信息。針對虛假廣告,國家法律從未發(fā)揮過實質(zhì)性作用。普通大眾不懂得商品買賣中的玄機,要保護他們免受虛假廣告的蒙騙,*有效的方法就是借助于刊登廣告的各種報刊發(fā)行物的力量。盡管如此,不同的報紙在刊登廣告的執(zhí)行標準方面有天壤之別。一種極端的情況是,某些發(fā)行商對于那些通過郵件取得聯(lián)系,抑或是連郵件往來都沒有的廣告商的廣告,也愿意予以刊登。當然,這種現(xiàn)象現(xiàn)在已經(jīng)較少出現(xiàn)。總體而言,在美國,目前具有這一傾向的臭名昭著的例子,正是那些外語報紙。①而與此截然相反的情況是,有些人對于廣告欄實行嚴格的審查,他們整批整批地拒絕特定類型的廣告,例如專利藥品、投機性股票等,并對所有的廣告都予以細致審查。某些情況下,報紙對廣告真實性有特殊的擔保。相較于雜志而言,牢靠得多。擔保廣告真實性的實踐起源子1880年的《農(nóng)場雜志》(TheFarm Journal,費城)。在報紙領域,這種做法于1914年《紐約論壇報》(The Nezu York Tribune)發(fā)起激進運動之后,開始變得司空見慣。有時,我們會聽聞由于財務原因而反對擔保計劃的言論,其實并無事實依據(jù)。一份報紙按照這一計劃返錢給顧客,由此產(chǎn)生的開銷不會超過廣告收入的0.2%。這一計劃在一些小城鎮(zhèn)和中型城市里都已得到成功實行。 人們通常認為,保證廣告真實性的做法僅僅只是出于保護讀者的利益而被保留下來。實則不然。誠信、細致的廣告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如果在同一份報紙中存在其他不講信譽或者劣跡斑斑的商家的廣告,那么,其自身廣告的價值也會被削弱。一個特定的保證可以提升報紙中所有廣告的價值。如果廣告商提前知曉——并且也理應被告知——報紙上所有廣告的類型,隨后也插入自己的廣告,他也就沒什么正當?shù)睦碛杀г箯V告的質(zhì)量。服務是商業(yè)之本,從這個立場出發(fā),報紙發(fā)行商考慮到廣告商的利益,對所登廣告進行嚴格審查并予以保證,即便沒有主動考慮公眾的利益,這種做法也值得推薦。 一方面,如果即將刊登的某個廣告和報紙上現(xiàn)有的其他廣告是競爭對手,或者某個廣告因某種原因不能為其他的廣告商所接受,抑或是報紙出版商個人反感某個廣告商,從倫理的角度講,這些都不是報紙出版商拒絕刊登某則廣告的理由。例如,某個出版商出售版面,給一個五金店打廣告,而不允許其他五金店染指,這是不合理的行為。有些出版商拒絕為塞繆爾·霍普金斯·亞當斯(Samuel Hopkins Adams)的小說《號角》(The Clarion)做廣告,顯然是因為其廣告收入中有一大筆是來自亞當斯先生口誅筆伐的對象——專利藥品生產(chǎn)商,這種行為無疑是不符合商業(yè)倫理準則的。出版商理應拒絕的是那些攻擊競爭對手的廣告商,倘若其廣告中含有誹謗信息,為保險起見,出版商須嚴詞拒絕。另一方面,如果在某個有爭議的問題上存在對立的雙方,出版商的報紙上刊載其中一方的所謂的宣傳廣告,而拒絕刊登另一方類似性質(zhì)的廣告,亦非合理行為。 ……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