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海洋捕撈業生產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52909
- 條形碼:9787509652909 ; 978-7-5096-529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海洋捕撈業生產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海洋捕撈業生產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在文獻梳理和實踐總結的基礎上,分近海捕撈業與遠洋捕撈業兩部分對中國海洋捕撈業生產進行了理論與實證研究,分析了有關漁業管理政策,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對策建議。在近海捕撈業生產研究部分,首先利用拓展的Gordon-Schaefer模型對自由進入與壟斷占有兩種狀態下的漁業經濟均衡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數理分析,為解釋實證結果和分析政策績效提供了基礎;之后分別對近海捕撈業的技術效率變動及其影響因素、近海污染對捕撈業生產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實證研究。在遠洋捕撈業研究部分,主要利用省級遠洋漁業投入產出的面板數據研究了遠洋捕撈業的全要素生產率變動、技術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在兩部分的后,還分別對近海捕撈業與遠洋捕撈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進行了探討。
中國海洋捕撈業生產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內容簡介
梳理我國海洋捕撈業發展與規制的目標及措施,回顧之前相關政策的實施效果,對政策效果進行評價和反思,并以前述實證結果和理論分析為基礎,對我國海洋捕撈業生產提出政策建議。主要包括嚴格落實限產政策、將漁船數量和主機功率的雙控政策修改為負零增長、消減捕撈能力應當分省設立目標、加大漁業資源保護力度及嚴控近海污染、遠洋漁業規模有序擴張、謹慎制定遠洋漁業補貼政策等。
中國海洋捕撈業生產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目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標
三、研究內容
四、研究方法
五、創新之處
第二章 外海洋捕撈業研究綜述
一、近海捕撈業研究綜述
二、遠洋漁業研究綜述
三、國外研究綜述
四、研究展望
第三章 概念、方法與數據
一、基本概念與捕撈業特性
二、漁業經濟基本模型
三、效率研究基本方法
四、生產率研究基本方法
五、海洋捕撈業勞動力數量估算
附注異常值處理
第四章 近海捕撈業發展歷程與現狀
一、發展歷程
二、近海捕撈業現狀
第五章 漁業經濟均衡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對Gordo- Schaefer模型的拓展
一、引言
二、我國近海捕撈業的入漁特征分析
三、模型基本設定
四、自由進入漁業的長期均衡分析
五、壟斷進入漁業的長期均衡分析——大經濟產出均衡
六、壟斷進入漁業的長期均衡分析——大生物產出均衡
七、三種均衡的比較分析
八、不足與展望
第六章 中國近海捕撈業生產的前沿分析
——基于省級面板數據
一、引言
二、近海捕撈業SFA模型
三、數據來源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五、結束語
第七章 中國近海捕撈業技術效率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捕撈能力控制視角
一、引言
二、基本模型
三、數據來源
四、實證結果及分析
五、結束語
第八章 近海污染、捕撈業生產與漁業資源存量
——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的研究
一、近海污染與近海捕撈業
二、近海污染的測度
三、基本模型
四、數據來源
五、實證結果及分析
六、陸源污染的現狀
七、治理措施及建議
第九章 資源衰退背景下近海捕撈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第十章 遠洋捕撈業發展歷程與現狀
第十一章 中國遠洋漁業技術效率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2008-2014年省級面板數據
第十二章 中國遠洋捕撈業全要素生產率變動測算——基于DEA - Malmquist指數
第十三章 遠洋捕撈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第十四章 結論、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中國海洋捕撈業生產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作者簡介
梁鑠(1975一),山東省青島市人,畢業于重慶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主要從事海洋經濟、漁業經濟領域的研究工作。已在《中國管理科學》《農業技術經濟》《海洋科學》《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十余篇,參與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海洋發展研究中心研究項目、山東省人文社科基金項目等各級科研項目十余項。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