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shù)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chuàng)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qū)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xiàn)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ANSYS Workbench 18.0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升級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335761
- 條形碼:9787121335761 ; 978-7-121-3357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ANSYS Workbench 18.0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升級版) 本書特色
本書以ANSYS Workbench 18.0為操作平臺,詳細介紹軟件的功能和應用,內容豐富,涉及面廣,使讀者在掌握軟件操作的同時,也能掌握解決相關工程領域實際問題的思路與方法,自如地解決本領域所出現(xiàn)的問題。 全書分為5部分共19章,第1部分從ANSYS Workbench 18.0各個功能模塊著手,介紹常用命令的使用以及幾何建模、網(wǎng)格劃分和后處理的相關知識;第2部分以項目范例為引導,主要講解在Workbench平臺中進行的結構靜力學分析、模態(tài)分析、諧響應分析、響應譜分析、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和隨機振動分析等;第3部分作為結構有限元分析的進階部分,主要講解在Workbench平臺中進行的顯示動力學分析、結構非線性分析、接觸分析、特征值屈曲分析等;第4部分以項目范例為引導,主要講解在Workbench平臺中進行的熱力學分析、疲勞分析、流體動力學分析和結構優(yōu)化分析等;第5部分主要介紹多物理場耦合分析中的電磁熱耦合分析。 本書工程實例豐富、講解詳盡,內容循序漸進、深入淺出,可供理工科院校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力學、電氣工程等相關專業(yè)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使用,同時也可作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從事工程研究的參考書。
ANSYS Workbench 18.0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升級版) 內容簡介
(1)在16.0版廣泛應用的基礎上,吸收眾多讀者的寶貴建議,大幅完善圖書內容。 (2)不論從整體構思上還是每章內容安排上,都是從基礎到應用,從簡單到復雜,有利于讀者循序漸進地掌握相關知識。 (3)實例豐富,以實例為主線展開, 既生動形象又簡潔明了。 (4)條理清晰,講解詳細,確保自學的讀者能獨立學習和應用軟件。
ANSYS Workbench 18.0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升級版) 目錄
第1章 ANSYS Workbench 18.0概述 1
1.1 Workbench平臺界面 2
1.1.1 菜單欄 3
1.1.2 工具欄 9
1.1.3 工具箱 9
1.2 操作實例—用戶自定義分析模板建立 12
1.3 本章小結 15
第2章 幾何建模 16
2.1 DesignModeler幾何建模概述 17
2.1.1 DesignModeler幾何建模平臺 17
2.1.2 菜單欄 18
2.1.3 工具欄 26
2.1.4 常用命令欄 28
2.1.5 Tree Outline(模型樹) 28
2.1.6 DesignModeler啟動與草繪 31
2.1.7 DesignModeler特有操作 35
2.2 幾何建模實例 41
2.2.1 幾何建模實例1—實體建模 42
2.2.2 幾何建模實例2—概念建模 45
2.3 本章小結 51
第3章 網(wǎng)格劃分 52
3.1 ANSYS Meshing網(wǎng)格劃分 53
3.1.1 Meshing網(wǎng)格劃分適用領域 53
3.1.2 Meshing網(wǎng)格劃分方法 53
3.1.3 Meshing網(wǎng)格默認設置 57
3.1.4 Meshing網(wǎng)格尺寸設置 58
3.1.5 Meshing網(wǎng)格Quality設置 62
3.1.6 Meshing網(wǎng)格膨脹層設置 68
3.1.7 Meshing網(wǎng)格高級選項 69
3.1.8 Meshing網(wǎng)格統(tǒng)計 70
3.2 ANSYS Meshing網(wǎng)格劃分實例 71
3.2.1 應用實例1—Inflation網(wǎng)格劃分 71
3.2.2 應用實例2—MultiZone網(wǎng)格劃分 76
3.3 ANSYS Workbench其他網(wǎng)格劃分工具 81
3.3.1 ICEM CFD軟件簡介 81
3.3.2 TGrid軟件簡介 82
3.3.3 Gambit軟件功能 83
3.4 本章小結 84
第4章 后處理 85
4.1 ANSYS Mechanical 18.0后處理 86
4.1.1 查看結果 86
4.1.2 結果顯示 89
4.1.3 變形顯示 89
4.1.4 應力和應變 90
4.1.5 接觸結果 91
4.1.6 自定義結果顯示 92
4.2 案例分析 93
4.2.1 問題描述 93
4.2.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93
4.2.3 導入創(chuàng)建幾何體 94
4.2.4 添加材料庫 95
4.2.5 添加模型材料屬性 96
4.2.6 劃分網(wǎng)格 97
4.2.7 施加載荷與約束 98
4.2.8 結果后處理 100
4.2.9 保存與退出 103
4.3 本章小結 104
第5章 結構靜力學分析 105
5.1 線性靜力分析簡介 106
5.1.1 線性靜力分析 106
5.1.2 線性靜力分析流程 106
5.1.3 線性靜力分析基礎 107
5.2 項目分析1—實體靜力分析 107
5.2.1 問題描述 107
5.2.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108
5.2.3 導入創(chuàng)建幾何體 108
5.2.4 添加材料庫 109
5.2.5 添加模型材料屬性 111
5.2.6 劃分網(wǎng)格 111
5.2.7 施加載荷與約束 112
5.2.8 結果后處理 114
5.2.9 保存與退出 115
5.3 項目分析2—梁單元線性靜力分析 116
5.3.1 問題描述 116
5.3.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116
5.3.3 創(chuàng)建幾何體 117
5.3.4 添加材料庫 123
5.3.5 添加模型材料屬性 124
5.3.6 劃分網(wǎng)格 125
5.3.7 施加載荷與約束 126
5.3.8 結果后處理 128
5.3.9 保存與退出 129
5.4 項目分析3—曲面實體靜力分析 130
5.4.1 問題描述 130
5.4.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131
5.4.3 導入創(chuàng)建幾何體 131
5.4.4 添加材料庫 132
5.4.5 添加模型材料屬性 134
5.4.6 劃分網(wǎng)格 135
5.4.7 施加載荷與約束 135
5.4.8 結果后處理 137
5.4.9 保存與退出 139
5.5 項目分析4—支承座靜態(tài)結構分析 139
5.5.1 問題描述 139
5.5.2 賦予材料和劃分網(wǎng)格 144
5.5.3 添加約束和載荷 145
5.5.4 求解 147
5.5.5 后處理 148
5.5.6 保存與退出 149
5.6 項目分析5—子模型靜力分析 149
5.6.1 問題描述 149
5.6.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150
5.6.3 導入創(chuàng)建幾何體 150
5.6.4 添加材料庫 151
5.6.5 添加模型材料屬性 153
5.6.6 劃分網(wǎng)格 154
5.6.7 施加載荷與約束 155
5.6.8 結果后處理 156
5.6.9 子模型分析 157
5.6.10 保存并退出 161
5.7 本章小結 162
第6章 模態(tài)分析 163
6.1 模態(tài)分析簡介 164
6.1.1 模態(tài)分析 164
6.1.2 模態(tài)分析基礎 165
6.2 項目分析1—計算機機箱模態(tài)分析 165
6.2.1 問題描述 165
6.2.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166
6.2.3 導入創(chuàng)建幾何體 166
6.2.4 添加材料庫 167
6.2.5 添加模型材料屬性 169
6.2.6 劃分網(wǎng)格 170
6.2.7 施加載荷與約束 170
6.2.8 結果后處理 171
6.2.9 保存與退出 173
6.3 項目分析2—有預應力模態(tài)分析 174
6.3.1 問題描述 174
6.3.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175
6.3.3 導入創(chuàng)建幾何體 175
6.3.4 添加材料庫 176
6.3.5 添加模型材料屬性 178
6.3.6 劃分網(wǎng)格 178
6.3.7 施加載荷與約束 179
6.3.8 模態(tài)分析 181
6.3.9 后處理 181
6.3.10 保存與退出 183
6.4 項目分析3—制動鼓模態(tài)分析 184
6.4.1 問題描述 184
6.4.2 添加材料和導入模型 184
6.4.3 賦予材料和劃分網(wǎng)格 186
6.4.4 添加約束和載荷 187
6.4.5 求解 188
6.4.6 后處理 188
6.4.7 保存與退出 190
6.5 本章小結 191
第7章 諧響應分析 192
7.1 諧響應分析簡介 193
7.1.1 諧響應分析 193
7.1.2 諧響應分析基礎 193
7.2 項目分析1—計算機機箱諧響應分析 193
7.2.1 問題描述 194
7.2.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194
7.2.3 創(chuàng)建諧響應項目 194
7.2.4 施加載荷與約束 195
7.2.5 結果后處理 197
7.2.6 保存與退出 199
7.3 項目分析2—齒輪箱諧響應分析 200
7.3.1 問題描述 200
7.3.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200
7.3.3 創(chuàng)建模態(tài)分析項目 201
7.3.4 材料選擇 202
7.3.5 施加載荷與約束 202
7.3.6 模態(tài)求解 204
7.3.7 后處理 205
7.3.8 創(chuàng)建諧響應分析項目 206
7.3.9 施加載荷與約束 206
7.3.10 諧響應計算 208
7.3.11 結果后處理 209
7.3.12 保存與退出 210
7.4 項目分析3—絲桿諧響應分析 211
7.4.1 問題描述 211
7.4.2 添加材料和導入模型 211
7.4.3 賦予材料和劃分網(wǎng)格 212
7.4.4 添加約束和載荷 214
7.4.5 諧響應求解 215
7.4.6 諧響應后處理 216
7.4.7 保存與退出 218
7.5 本章小結 219
第8章 響應譜分析 220
8.1 響應譜分析簡介 221
8.2 項目分析1—塔架響應譜分析 222
8.2.1 問題描述 222
8.2.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222
8.2.3 導入幾何體模型 222
8.2.4 模態(tài)分析 223
8.2.5 添加材料庫 224
8.2.6 劃分網(wǎng)格 225
8.2.7 施加約束 226
8.2.8 結果后處理 227
8.2.9 響應譜分析 228
8.2.10 添加加速度譜 230
8.2.11 后處理 231
8.2.12 保存與退出 232
8.3 項目分析2—計算機機箱響應譜分析 233
8.3.1 問題描述 233
8.3.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233
8.3.3 響應譜分析 234
8.3.4 添加加速度譜 235
8.3.5 后處理 236
8.3.6 保存與退出 237
8.4 本章小結 237
第9章 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 238
9.1 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簡介 239
9.1.1 瞬態(tài)分析簡介 239
9.1.2 瞬態(tài)分析公式 239
9.2 項目分析1—實體梁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 240
9.2.1 問題描述 240
9.2.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240
9.2.3 創(chuàng)建幾何體模型 240
9.2.4 模態(tài)分析 243
9.2.5 創(chuàng)建材料 243
9.2.6 模態(tài)分析前處理 245
9.2.7 施加約束 246
9.2.8 結果后處理 248
9.2.9 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 249
9.2.10 添加動態(tài)力載荷 250
9.2.11 后處理 253
9.2.12 保存與退出 254
9.3 項目分析2—彈簧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 254
9.3.1 問題描述 255
9.3.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255
9.3.3 創(chuàng)建幾何體模型 255
9.3.4 模態(tài)分析 256
9.3.5 模態(tài)分析前處理 257
9.3.6 施加約束 258
9.3.7 結果后處理 259
9.3.8 瞬態(tài)動力學分析 260
9.3.9 添加動態(tài)力載荷 262
9.3.10 后處理 264
9.3.11 保存與退出 266
9.4 本章小結 266
第10章 隨機振動分析 267
10.1 隨機振動分析簡介 268
10.2 項目分析1—隨機振動 學分析 268
10.2.1 問題描述 268
10.2.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 分析項目 268
10.2.3 創(chuàng)建幾何體模型 269
10.2.4 模態(tài)分析 271
10.2.5 創(chuàng)建材料 272
10.2.6 模態(tài)分析前處理 274
10.2.7 施加約束 275
10.2.8 結果后處理 276
10.2.9 隨機振動分析 277
10.2.10 添加加速度譜 278
10.2.11 后處理 280
10.2.12 保存與退出 281
10.3 項目分析2—彈簧隨機振動分析 281
10.3.1 問題描述 281
10.3.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281
10.3.3 創(chuàng)建幾何體模型 282
10.3.4 模態(tài)分析 283
10.3.5 模態(tài)分析前處理 283
10.3.6 施加約束 285
10.3.7 結果后處理 286
10.3.8 隨機振動分析 287
10.3.9 添加動態(tài)力載荷 288
10.3.10 后處理 290
10.3.11 保存與退出 291
10.4 本章小結 291
第11章 顯式動力學分析 292
11.1 顯式動力學分析簡介 293
11.1.1 ANSYS Explicit STR2 293
11.1.2 ANSYS AUTODYN 293
11.1.3 ANSYS LS-DYNA 294
11.2 項目分析1—鋼釘受力顯式動力學分析 294
11.2.1 問題描述 294
11.2.2 啟動Creo Parametric 3.0 295
11.2.3 啟動Workbench建立項目 297
11.2.4 顯式動力學分析 298
11.2.5 材料選擇與賦予 299
11.2.6 建立項目分析 299
11.2.7 分析前處理 300
11.2.8 施加載荷與約束 302
11.2.9 結果后處理 304
11.2.10 保存與退出 306
11.3 項目分析2—鋼板成型顯式動力學分析 306
11.3.1 問題描述 307
11.3.2 啟動Workbench并建立分析項目 307
1
ANSYS Workbench 18.0有限元分析從入門到精通-(升級版) 作者簡介
CAX技術聯(lián)盟是由計算機輔助技術領域的專業(yè)人員組成,包括來自于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以及航空航天、兵器工業(yè)、建筑設計院、核工業(yè)等工業(yè)集團的從業(yè)人員。聯(lián)盟成員均畢業(yè)于國內外著名高校,擁有碩士、博士學歷,在教學科研第一線,擁有較高的學術專業(yè)水平。本聯(lián)盟已經(jīng)和正在推出計算機輔助技術領域的科技圖書,以提高國內計算機輔助技術領域的水平。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