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民國課堂-教學方法的變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19577
- 條形碼:9787520319577 ; 978-7-5203-195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國課堂-教學方法的變革 本書特色
《民國課堂:教學方法的變革》從歷史發展的視角,秉持客觀理性的原則,綜合運用歷史文獻、統計分析、案例研究、比較鑒別等研究方法,試圖生動、形象、立體地描繪出一幅近代教學方法的演進圖,帶領讀者體會那一代教育同人的理念和作為,以引發教學理論的探索者、教學實踐的改革者和家長的深入思考,使之不再人云亦云,不再迷茫和焦慮,終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逐漸走向從容和淡定。
民國課堂-教學方法的變革 內容簡介
本文作者從歷史發展的視角,秉持客觀理性的原則,綜合運用歷史文獻、統計分析、案例研究、比較鑒別等研究方法,試圖生動、形象、立體地描繪出一幅近代教學方法演進地圖,帶領讀者體會那一代教育同仁的理念和作為,可以引發教學改革者和家長的深入思考,不再人云亦云,不再迷茫和焦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逐漸走向從容和淡定。
民國課堂-教學方法的變革 目錄
節 社會的變遷對傳統課堂教法的沖擊
一 傳統教學方法的成就
二 傳統教學方法的局限
三 傳統教學方法的延續
第二節 教學方法的調整與局部改革
一 實學教學方法體系的初步形成
二 近代實學家對傳統主流教學方法的批判
三 近代實學家對教學方法改革的構想
第三節 教會學校與西方教學方法的導人
一 教會學校的創立
二 教會學校的課程設置及對傳統教學的影響
三 教會學校教學方法實施引起的波動
第二章 晚清的課堂嬗變
節 洋務運動時期的課堂
一 洋務派的教學改革
二 新式學校的課堂教學
三 典型教學方法舉要
第二節 維新運動與清末“新政”時期的課堂
一 課堂教學改革
二 中西方課堂教學的碰撞
三 新式學堂的發展與教學方法的嬗變
四 教學方法舉要
第三章 民國的課堂變革
節 民國早期(1912-1927)的課堂教學
一 教學改革
二 西方教育家與課堂教學實驗
三 學校教學方法的變革
四 新式教學方法實驗
第二節 民國后期(1927-1949)的課堂教學
一 教學改革
二 留美學生與課堂教學
三 教法轉型實驗
四 西方教學方法的中國化改造
第四章 教法的理論探索
節 普通教學方法理論
一 概念界定
二 教法分類
三 教法價值觀轉變
四 普通教學方法理論發展
第二節 學科教學方法理論
一 國語教學方法理論
二 外語教學方法理論
三 數學教學方法理論
四 其他學科教學方法理論
第五章 典型的學校的案例
節 洋務運動時期課堂教法革新案例
一 上海徐匯公學
二 上海正蒙書院
第二節 維新運動與“新政”時期課堂教法革新案例
一 湖南時務學堂
二 上海青墩小學
第三節 民國早期(1912-1927)課堂教法革新案例
一 江蘇師范附小
二 東南大學附屬中學
第四節 民國后期(1927-1949)課堂教法革新案例
一 開封城廂小學
二 鼓樓幼稚園
第六章 理性的體悟反思
節 課堂教法變革的歷史軌跡及其特征
一 教學方法變革的歷史軌跡
二 教學方法變革的特征分析
第二節 民國課堂教法變革的內在關系
一 國外教學理論與中國教學方法
二 教學目標、課程的變革與教學方法
第三節 民國課堂教法變革的困惑
一 移植與改造的困惑
二 教學傳統在變革實踐中的徘徊
第四節 變革的歷史啟示
一 通過實驗的方式研究教學方法
二 教育家的改革精神與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三 教育家的理性思考與教學方法的本土化
主要參考文獻
民國課堂-教學方法的變革 作者簡介
呂春枝,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產業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中國銀行上海金融研修院培訓經理,教育學博士,TTT講師,IPMA-CP持證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專注研究人才發展余年,長期從事學習項目開始實施工作,擁有深厚的教育教學理論根基和豐富的企業培訓經驗。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