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繁星.春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485167
- 條形碼:9787536485167 ; 978-7-5364-851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繁星.春水 本書特色
《繁星·春水/語文必讀叢書》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影響下寫的著名小詩集。這些詩兼采中國古典詩詞和泰戈爾哲理小詩之長,善于捕捉剎那間的靈感,以三言兩語抒寫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思考,深刻的思想和詩中描繪的具體形象有機融合,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長;充盈女性特有的纖柔,帶有“滿蘊著溫柔,帶著憂愁”的抒情風格;語言輕柔雅麗,意味雋永。
繁星.春水 內容簡介
《繁星·春水/語文必讀叢書》是詩人冰心平時記下的“隨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詩集中收錄的都是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繁星》收短詩164節,《春水》收短詩182節。這兩部詩集都以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對自然的贊頌及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為主要內容,表達了她對母親的情感、對孩子的喜愛、對自然的贊嘆及對人生的理解。
繁星.春水 目錄
繁星(一至一六四)
春水
春水(一至一八二)
冰心早期詩作散文精選
冰心早期詩作散文精選
延伸閱讀
讀后感
傾聽大自然的旋律
考題直擊
參考答案
繁星.春水 節選
《繁星·春水/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 清晨 曉光破了, 海關上光明了。 我的心思,小鳥般乘風高舉, 飛遍了天邊,到了海極, 天邊,海極,都充滿著你的愛。 上帝啊!你的愛隨處接著我, 你的手引導我, 你的左手也必扶持我, 我的心思,小鳥般乘風高舉, 乘風高舉,終離不了你無窮的滋愛,阿門。 (原栽1921年3月15日《生命》1卷8冊) 夜半 《詩篇》第十六章第七節 上帝啊!你安排了這嚴寂無聲的世界。 從星光里,樹葉的聲音里 我聽見了你的言詞。 你在哪里,宇宙在哪里,人又在哪里? 上帝是愛的上帝, 宇宙是愛的宇宙。 人呢?—— 上帝啊!我稱謝你, 因你訓誨我,阿們。 一朵白薔薇 怎么獨自站在河邊上?這朦朧的天色,是黎明還是黃昏?何處尋問,只覺得眼前竟是花的世界。中間雜著幾朵白薔薇。 她來了,她從山上下來了。靚妝著,仿佛是一身縞白,手里抱著一大束花。 我說:“你來,給你一朵白薔薇,好簪在襟上。”她微笑著說了一句話,只是聽不見。然而似乎我競沒有摘,她也沒有戴,依舊抱著花兒,向前走了。 抬頭望她去路,只見得兩旁開滿了花,垂滿了花,落滿了花。 我想白花終比紅花好,然而為何我竟沒有摘,她也競沒有戴? 前路是什么地方,為何不隨她走去? 都過去了,花也隱了,夢也醒了,前路如何,便摘也何曾戴? (原載1921年8月26日《晨報》) 冰神 白茫茫的地上,自己放著風箏,一絲風意都沒有—— 颶起來了,愈飛愈緊,卻依舊是無風。抬頭望,前面矗立著一座玲瓏照耀的冰山;峰尖上莊嚴地站著一位女神,眉目看不分明,衣裳看不分明,只一只手舉著風箏,一只手指著天上—— 天上是繁星錯落如蛛網—— 一轉身急驚,西山月落涼階上,照著樹兒,射著草兒。 這莫是她頂上的圓光,化作清輝千縷? 是真?是夢?我只深深地記著:是冰山,是女神,是指著天上—— 一九二一,八,二十道記。 (原載1921年8月26日《晨報》) 病的詩人(一) 詩人病了—— 詩人的情緒 更適合于詩了, 然而詩人寫不出。 菊花的影兒在地, 藤椅兒背著陽光。 書落在地上了, 不想拎起來, 只任它微風吹卷。 窗兒開著, 簾兒飚著, 人兒無聊, 只有: 書是舊的, 花是新的。 鏡里照著的, 是清瘦的寵兒; 手里拿著的, 是沉重的筆兒。 凝澀的詩意, 卻含著清新; 憔悴的詩人, 卻感著愉快。 詩人病了—— 詩人的情緒 更適合于詩了, 然而詩人寫不出! (原載1921年11月27日《晨報副鐫》) 病的詩人(二) 詩人病了—— 卻怪窗外天色, 怎的這般陰沉! 天也似詩人, 只這樣黯寂消沉。 一般的: 釀詩未成, 釀雪未成。 墻外的樹枝, 屋上的爐煙, 和著隱隱的市聲, 悠悠的送去了幾許光陰? 詩人病了—— 卻怪他窗外天色 怎的這般陰沉! 一九二一年十二月五日。 (原載1921年12月23日《晨報副鐫》) ……
繁星.春水 作者簡介
冰心,原名謝婉瑩。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她崇尚“愛的哲學”,母愛、童真、自然是她創作的主旋律,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讀者》《小桔燈》等,影響了中國幾代人。同時,她的譯作《先知》《沙與沫》《吉檀迦利》等,也是公認的精品。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