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寶寶疾病防治百事通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153440
- 條形碼:9787510153440 ; 978-7-5101-534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寶寶疾病防治百事通 本書特色
在實際生活中,每一位家長都會遇到過類似問題:寶寶發熱了、哭鬧了、拉肚子了、磕磕碰碰了……而孩子又往往無法像成年人一樣用語言清晰表達,一旦出現這些問題,常常“一人生病,全家忙亂”。其實大可不必,我們只要掌握寶寶疾病的特點,就能沉著應對,恰當處理,或及時就醫,寶寶就能化險為夷平安康復。 吳凌主編的《寶寶疾病防治百事通/母子保健系列叢書》編寫了一些嬰幼兒常見疾病的癥狀、治療和護理知識,像就醫指南、癥狀鑒別、疾病預防等方面,我們都作了詳盡地介紹,還增添了“兒科專家”“兒科醫生”“媽媽須知”等版塊。這些都是廣大年輕的爸爸媽媽必須了解和掌握的常識。只要我們認真學習領會,在培育寶寶的過程中,就能有備無患,處變不驚。
寶寶疾病防治百事通 內容簡介
《寶寶疾病防治百事通》從讓媽媽們困惑的寶寶難題入手, 對照每一種問題給出了相應的家庭識病和養護方法, 幫助媽媽們更好地對寶寶進行日常照顧, 避免意外傷害, 預防各種疾病。
寶寶疾病防治百事通 目錄
一、問醫就診
寶寶病了怎么辦
看病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怎樣給寶寶選擇醫院
怎樣給寶寶掛號
怎樣給寶寶選擇看病的科室
如何向醫生陳述病情
怎樣讓寶寶配合檢查
以前看病的資料對這次看病有用嗎
寶寶吃了藥還不好怎么辦
二、吃藥打針
怎樣給寶寶服藥
給寶寶打針好不好
寶寶用藥的劑量怎樣計算
寶寶用藥有哪些原則
用藥次數與療效有什么關系
用藥時間與療效有關系嗎
藥物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如何防治藥物中毒
切勿濫用維生素和補藥
三、護理與預防接種
怎樣給寶寶測量體溫
怎樣給寶寶測量呼吸
怎樣給寶寶數脈搏
怎樣給寶寶測血壓
……
第二章 常見癥狀鑒別與護理
第三章 新生兒疾病防治與護理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第五章 呼吸系統疾病
第六章 消化系統疾病
第七種營養性疾病
第八章 神經系統疾病
第九章 小兒外科疾病
第十章 五官科疾病
第十一章 寶寶意外傷害預防和護理
寶寶疾病防治百事通 節選
《寶寶疾病防治百事通/母子保健系列叢書》: 怎樣觀察發熱的寶寶 (1)精神狀態:因為小兒不會裝病,所以精神狀態是病情的客觀反映。一般來講,感冒發熱即使體溫較高,但小兒精神狀態尚好,問題就不大,只要體溫稍有下降,小兒又活潑如常。若精神萎靡,嗜睡,或發熱持續不退,精神又不好者,則應引起家長的注意和重視,必須及早去醫院診治。 (2)面色:正常小兒的面色為紅潤有光澤。若面色出現青紫、灰白,大多為缺氧、疼痛、出血等原因所致。因此,一旦發現以上情況,應及時去醫院診治,以免延誤病情。若發熱1周以上,伴面色萎黃、灰暗、發白,需及時請醫生診治,以便及早分辨病因。 (3)食欲:感冒發熱對食欲影響不大,只是平素胃納欠佳的小兒會有食欲缺乏。不少家長就是從孩子食欲缺乏才注意到小兒是在發熱。所以,觀察食欲的好壞,一是了解病情的輕重,二可提醒家長隨時調節小兒的飲食,促使病體早日康復。 (4)活動狀況:小兒生性好動,但突然活動異常,吵鬧不休,或者多睡,都是不正常現象,必須注意觀察,及時去醫院治療。 (5)體征:如果發熱卻四肢冰冷,尤其是嬰幼兒出現此類癥狀常為高熱抽搐的先兆。這時應注意散熱,采取降溫措施,絕不能再加被穿衣,否則等于火上澆油,弄不好就會出現抽搐;如發熱伴嘔吐,或一陣陣哭鬧不安,嬰幼兒常表現突然尖叫,絕大多數是腹痛的表現,如按壓腹部可使哭鬧更甚,此時就要想到腸腔發生阻塞或腸蠕動過快、嚴重腹脹等。因此,當小兒出現上述癥狀時,必須仔細觀察,必要時立即去請醫生做進一步檢查;當發熱伴咳嗽,或出現鼻翼翕動等氣急癥狀時,很有可能是肺炎,應該去醫院檢查治療。對持續1周以上或發熱反復發作者,家長更應注意小兒的體征變化,如有無關節痛、皮疹、出血等,可及時供醫生診治參考。 感染性發熱會是什么病 感染性發熱主要由細菌、病毒感染所致。有起病急、來勢兇、發展快的特點。小兒發熱*常見的病因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炎癥,如感冒、氣管炎、肺炎、嬰幼兒腹瀉或腸炎、細菌性痢疾等。 如果小兒發熱伴噴嚏、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癥狀,首先應懷疑是感冒;如發熱伴咳嗽,甚至出現鼻翼翕動的氣急癥狀,特別是吃奶的嬰兒有拒食或嗆奶的現象,很有可能是氣管炎或肺炎。 發熱伴排便次數增多,或呈稀水樣便、量多,有時帶泡沫,一般為淡黃色,也可帶有點綠色,又發生在秋冬季節,則大多為病毒引起的嬰幼兒腹瀉;若發熱,排便次數增多,呈稀糊狀夾有黏胨,甚至帶少量膿血,那90%可能是患了細菌性痢疾。如果持續高熱1-2周不退,同時伴腹脹、精神萎靡等癥狀時,需警惕是否有其他原因,如傷寒、副傷寒可持續發熱不退,應到醫院抽血做細菌培養或血清檢查才能明確診斷,不可自行判斷是普通型腹瀉發熱而不去就診。 由細菌引起的神經系統感染(如腦膜炎、腦炎或腦膿腫)也可有發熱癥狀,同時常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如頭痛、嘔吐、抽搐、神志不清等。此外,結核病也常有發熱并遷延不退。泌尿系統感染,可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 對于細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發熱,往往同時伴有其他癥狀。因此,對發熱的小兒,家長應該注意觀察有無其他伴隨癥狀,這對及早明確診斷有很大幫助。尤其是急性傳染性疾病,早期癥狀常為發熱,不能盲目應用退熱藥,以免掩蓋癥狀而影響診斷。 ……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