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孔廟保護協(xié)會第二十次年會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52592
- 條形碼:9787501052592 ; 978-7-5010-525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孔廟保護協(xié)會第二十次年會論文集 本書特色
文廟的每一次修造,在崇文重教的鄉(xiāng)村背景中,都會演繹出一個個文風浩蕩的傳奇故事。
舊志載,“旌俗重詩書,勤課誦,多延名師以訓子弟。又設文會,聚族人士每月有課,寒暑不輟,凡城鄉(xiāng)皆然”。光緒年間,旌德全縣有書屋、文會、書院、縣學100多處。從建縣到清末,學有成就者代不乏人,僅有姓名可考者就有舉人206人、進士143人,其中狀元、榜眼、探花各一人。
在這樣一方土地上,對于“釋奠先師先圣”的文廟百姓們不僅崇敬有嘉,愛護之心天地可鑒。
嘉慶十年(1805年),文廟傾頹朽壞,朱旺村的貢生們呈請獨立修建,“自大成殿暨兩廡、齋房、丹墀、甬道、戟門、名宦祠、鄉(xiāng)賢祠、泮池、石橋、左右二坊、欞星門、照墻、崇圣宮、尊經(jīng)閣、土地祠、魁星樓、云路門,概行修建齊整”,“規(guī)模較舊閎敞,工材倍加壯麗”,計費白銀三萬多兩。
寄托文運的文廟,說它是民心所育,一點都不過分。正因為有此強大的后盾,文廟在滄桑變化中的一次次劫難均能得以化解。即便是“文革”歲月,旌德文廟成了縣公安局的辦公場所,一次轉(zhuǎn)身卻是一次轉(zhuǎn)機,使得文廟今天依然能夠聳立于世。 文廟的每一次修造,在崇文重教的鄉(xiāng)村背景中,都會演繹出一個個文風浩蕩的傳奇故事。
舊志載,“旌俗重詩書,勤課誦,多延名師以訓子弟。又設文會,聚族人士每月有課,寒暑不輟,凡城鄉(xiāng)皆然”。光緒年間,旌德全縣有書屋、文會、書院、縣學100多處。從建縣到清末,學有成就者代不乏人,僅有姓名可考者就有舉人206人、進士143人,其中狀元、榜眼、探花各一人。
在這樣一方土地上,對于“釋奠先師先圣”的文廟百姓們不僅崇敬有嘉,愛護之心天地可鑒。
嘉慶十年(1805年),文廟傾頹朽壞,朱旺村的貢生們呈請獨立修建,“自大成殿暨兩廡、齋房、丹墀、甬道、戟門、名宦祠、鄉(xiāng)賢祠、泮池、石橋、左右二坊、欞星門、照墻、崇圣宮、尊經(jīng)閣、土地祠、魁星樓、云路門,概行修建齊整”,“規(guī)模較舊閎敞,工材倍加壯麗”,計費白銀三萬多兩。
寄托文運的文廟,說它是民心所育,一點都不過分。正因為有此強大的后盾,文廟在滄桑變化中的一次次劫難均能得以化解。即便是“文革”歲月,旌德文廟成了縣公安局的辦公場所,一次轉(zhuǎn)身卻是一次轉(zhuǎn)機,使得文廟今天依然能夠聳立于世。
在安徽,素有“北桐(城)南旌(德)”之稱的旌德文廟建筑群,現(xiàn)由大成殿、東西廡、東西齋房、戟門、名宦祠、鄉(xiāng)賢祠、泮池、泮橋、文昌塔等構成,占地面積6670.65平方米,建筑面積1479.46平方米。
改革開放后,旌德文廟的修繕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一直步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列。近年來,旌德縣委、縣政府對文廟保護工作更是傾心盡力,毅然拆除文廟前面的政法大樓及文昌塔周邊建筑,為文廟保護利用騰出發(fā)展空間。與此同時,還按舊志所載恢復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及匾額楹聯(lián)、祭器樂器等,依舊制復原東西廡、戟門、鄉(xiāng)賢名宦祠畫像及展陳,并將在文廟上演新中國建立后首次祭孔大典和開筆禮。旌德縣保護文廟的諸多善舉,得到了中國孔廟保護協(xié)會的贊許,此次在旌德召開中國孔廟保護協(xié)會第二十次年會就是好證明。
中國孔廟保護協(xié)會第二十次年會論文集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全國范圍內(nèi)的50余篇關于各地孔廟研究的論文,作者多為長期從事孔廟保護管理的工作者,他們用**手資料,字里行間體現(xiàn)了他們的工作心得與學術研究成果,本論文集宏觀地反映了歷史上各地方儒家思想傳播、文化教育發(fā)展的總體脈絡和狀況,從史學角度更呈現(xiàn)出民族文化的統(tǒng)一性、普遍性和認同感。
中國孔廟保護協(xié)會第二十次年會論文集 目錄
儒學研究
“修身”思想淺釋
《子壽終錄》(孔子臨終遺言)考
《論語》中的“孝道”思想淺析
東南亞社會民間宗教中孔儒崇拜成因探析
儒學與佛教在歷史發(fā)展中的融合
從孔府檔案管窺明代衣冠服制
儒學中的生活智慧
儒學與宗教的關系及文廟在當代社會的作用
儒學:關于仁義的學問
儒學語境下的女性研究與女性形象的改寫——以近代女性為例
儒學:關于生命的學問
元圣周公事跡小考
儒家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分析
冠(笄)之禮的歷史流變及在文廟中的應用
芻議《論語》君子人格及其對現(xiàn)代的啟示
孔子行跡考
學儒學會做人
對“仁”“禮”關系的一點理解——從孔子對管仲的評論看
平凡的圣人——還原孔子的本真魅力
明成化年間衍圣公的廢立
曲阜魯司寇像中的孔子形象
曲阜祭孔樂舞考略
有道、足兵、謀戰(zhàn)、慎戰(zhàn)——淺析孔子的兵學思想
淺析《儀禮》的現(xiàn)代價值
淺析《論語》的法文譯本
淺析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
淺談《論語》中的政治智慧
淺談《論語》的歷史流變
淺談中庸思想的修身功用
簡述儒學在元代的傳播情況
從《論語》看孔子的學習觀
淺談明萬歷年《孔子圣跡圖》中的孔子為學事跡
孔廟研究
傳統(tǒng)文化對于老年人的意義
從儒學碑刻看“東南學官之首”
從長春文廟科舉制度展看古代科舉
關于中國文廟在當今社會的價值與利用探究
廣州番禺學宮與明清海上絲綢之路
吉林文廟復建白山書院之現(xiàn)實意義
深入整理廟學文獻活化地方文脈資源——以嘉定孔廟為例
建在汶上縣衙內(nèi)的孔廟——思圣堂
孔府燈謎淺析
孔府建筑體現(xiàn)的儒家思想初探
魯國青銅器研究綜述
略論儒家思想在曲阜孔廟中的體現(xiàn)
民國時期天津文廟祀孔活動概述
明清時期廣西書院與儒學傳播之芻議
明代長泰廟學與科舉成就
淺談孔廟的社會功能及其作用——以萍鄉(xiāng)孔廟為例
淺談平遙文廟和超山書院(平遙中學)
淺談曲阜孔廟的匾額
……
孔廟保護
孔廟利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jīng)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