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廣東留學史 內容簡介
廣東留學,是廣東社會留給近現代中國社會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社會向現代性社會轉型的文化動力源。本書是暨南大學香山文化研究所和華人留學文化研究所同仁共同勞動的結晶,也是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地方歷史文化特色規劃項目成果。書中通過廣東留學百年潮、廣東社會與留學美國、廣東社會與留學歐洲、廣東社會與留學日本五個部分對19世紀中后期以來,廣東地區留學歐美和日本的情況做了梳理并分析了其對中國現代化所具有的獨特價值。
廣東留學史廣東留學史 前言
前 言
廣東留學,是近現代中國社會劃時代的壯舉。
廣東留學的壯舉,促成了中國社會的現代性轉型。
廣東留學,引發了中國社會日后的四次留學潮。
廣東留學的這種引發作用,促成了中國社會的不斷更新發展。
廣東留學,是廣東社會留給近現代中國社會的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社會向現代性社會轉型的文化動力源。
廣東留學開始于廣東香山縣南屏村一個貧苦農民人家名叫容閎的人。所以說,容閎就成了中國留學生之父,廣東香山(今珠海、中山、澳門)就成了中國留學教育的發源地。
廣東留學**人容閎于1847年漂洋過海到美國,先是進入寄宿制的預科學校學習語言,再考入耶魯大學學習文學,1854年畢業獲中國人**個西方現代大學的文學學士學位。所以,1847年就成了中國人留學西方的一個標志年份,它意味著中國現代教育的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容閎“以西方之學術灌輸于中國,使中國日趨于文明與富強之境”的教育救國、教育強國觀念所推行的幼童留美教育,開創了中國社會由個人留學進入官辦留學、由散兵游勇式留學進入有組織的群體性留學的新時代,它標志著中國社會學習西方、融入世界時代的開始。
四批共120名9~12歲幼童的留美,是中國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西學中用思想的現實性實踐。它所展示出來的意義不僅是中國人要睜眼看世界,更是中國人要用新知識新思想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強烈愿望。正是這些留學的學子,促成了古老中國向現代中國的轉型。
廣東留學是中國近代社會風云際會的產物,廣東留學表現著廣東人睜眼看世界的強烈精神渴望,廣東留學是廣東人敢為天下先的行為實踐。
廣東是封建帝國掘墓者的搖籃,廣東更是現代中國社會轉型的實踐者。因為開放是廣東人的文化心理,改革是廣東人的實踐精神。就是在這樣一種學習西方世界以強我中華自身的精神引領下, 廣東社會的全面性變革促動著廣東留學不斷向新的高度發展。
廣東留學促成了中國近現代社會的開放變革,改變了近現代中國人的人文思想,推動了近現代中國新產業經濟和中國現代教育業的發展。
前言所以說,在中華復興的步伐中,走出國門,留學海外,就成了當時*具影響力也*見成效的社會變革行為現象。可以毫不過分地說,近代中華的復興,因留學而興起,因留學而發展。
我們這里所言說的廣東留學,涉及從容閎1847年留學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這樣一個百年的時間范圍。廣東留學在廣東的地域在當時還包含了現今的澳門、海南和北海這些地方。廣東留學在西方的地域主要是美國、歐洲和日本這些地方。
廣東留學史 目錄
一 廣東留學概述/3
二 廣東留學發生的地緣條件/9
三 廣東留學發生的時代機遇/16
四 廣東留學的歷史地位與價值影響/22
第二章 廣東社會與留學美國/33
一 廣東人美國留學教育概述/33
二 晚清廣東的留美教育/40
三 廣東與庚款留美教育/89
四 北洋政府時期的留美政策/135
五 國民政府時期留美教育/159
六 留美生對廣東及中國社會發展的作用和影響/178
七 留美教育的得與失/205
第三章 廣東社會與留學歐洲/208
一 廣東人歐洲留學教育概述/208
二 問學英國的廣東留學生/212
三 以德為師的廣東留學生/254
四 求知法蘭西的廣東留學生/275
五 求學蘇俄的廣東留學生/321
六 訪學比利時和意大利的廣東留學生/342
七 廣東留歐生對中國社會發展的作用和影響/346
第四章 廣東社會與留學日本/349
一 廣東人日本留學教育概述/349
二 晚清時期廣東人的日本留學/353
三 北洋政府時期廣東人的日本留學/388
四 國民政府時期廣東人的日本留學/395
五 汪偽時期廣東人的日本留學/411
六 留學日本所產生的社會影響/424
后 記/465
廣東留學史 作者簡介
馬至融,暨南大學香山文化研究所、華人留學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 裴艷,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姜清波,暨南大學香山文化研究所、華人留學文化研究所講師,歷史學博士。 焦鵬,暨南大學香山文化研究所、華人留學文化研究所講師,歷史學博士。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