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金沙遺址-陽光地帶二期地點發掘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51960
- 條形碼:9787501051960 ; 978-7-5010-519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沙遺址-陽光地帶二期地點發掘報告 本書特色
“陽關地帶二期”地點是金沙遺址聚落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地點發現了豐富遺跡并出土了大量遺物,如此豐富的文化遺存發掘與研究為金沙遺址的聚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資料。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編著的這本《金沙遺址(陽光地帶二期地點發掘報告)》分別從地層堆積、建筑遺存、灰坑、陶窯、墓葬等方面對該考古發掘成果進行了匯報。
金沙遺址-陽光地帶二期地點發掘報告 內容簡介
《金沙遺址 陽光地帶二期地點發掘報告/金沙遺址系列報告》認為: 金沙遺址陽光地帶二期地點位于成都市西郊金牛區營門口鄉黃忠村六組,地處金沙遺址的西北部,東南距離金沙遺址祭祀區約1000米,它是金沙遺址聚落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地點發現了豐富的遺跡并出土了大量的遺物。 陽光地帶二期地點遺存豐富,遺跡主要有灰坑、陶窯、墓葬等;铱油蟹植加谔崭G周邊和建筑遺存附近,它可能與陶窯或建筑有著密切的關系。陶窯是目前金沙遺址中發現*為集中的地點,陶窯均為小型饅頭窯,由窯室、火膛、操作坑組成。墓葬是該地點發現數量*多的遺存,有船棺葬與豎穴土坑墓,葬式有仰身直肢葬和屈肢葬;葬法有一次葬和二次葬;頭向以西北東南向和東南西北向常見。隨葬品一般置于死者兩端,亦有少量置于兩側或生前佩戴和使用的部位。墓主人既有成人,亦有未成年人或兒童! 〕鐾吝z物主要為陶器、另有少量玉、石器、青銅器等。陶器有平底器、圈足器、尖底器、三足器、圜底器等。尖底器和圈足器是*多見的器形,其次為平底器,三足器和圜底器非常少見,尤其是圜底器,僅見陶缽。器形以束頸罐、高領罐、甕、盆、缸、尖底杯、尖底盞、器蓋、壺、簋形器、紡輪等為主,另有少量的尖底罐、缽、尊、盂、高柄豆等。玉、石器和青銅器無論數量和種類上均非常少見。玉、石器有工具、裝飾品及半成品,器形有錛、斧、鑿、磨石、耳塊等,這些玉、石器多為半成品,幾乎不見完整器,少數玉器邊沿有切割痕跡,除了磨石和條石常見隨葬墓葬外,其余少見墓葬。銅器有兵器、工具、裝飾品、銅塊等,兵器和工具是*多的器類,兵器形制單一,以銅鏃*多見,另有少量劍;工具有刻刀、刀、鑿等;裝飾品僅見蟬形飾! ≈参锖蛣游锟脊欧治稣J為水稻和粟可能是當時居民主要食物來源,家養的豬和水牛是其主要的動物蛋白來源,同時野生動物也是其必要的食物補充,這些居民不從事農業生產,他們主要從事專門的制陶工業和相關生產! £柟獾貛Ф诘攸c商周時期的遺存的時代距今3400~2900年。該地點早在距今4000年左右就已經有人群在此活動,在距今3400~3330年,制陶作坊開始出現于該地點,隨后制陶業得到緩慢發展;在距今3300~3200年,該地點局開始出現了墓葬。在距今:3200~3100年,陶窯和墓葬大量出現于該地點,距今3100~3000年,該地點的制陶工業急劇萎縮,墓葬數量較之前有了極大地增長,尤其是船棺葬較此前逐漸增多。距今3000~2900年左右,制陶工業已經消失,船棺葬聚族而葬,形制更加豐富,而且集中分布,形成專門的墓地。土坑墓數量劇減,隨葬品缺乏,個別墓葬隨葬有青銅器。陽光地帶二期地點商周時期的遺存,無論是從文化內涵,還是時代特征均屬于成都平原商周時期的十二橋文化,該地點的發掘與整理為研究金沙聚落群的內部結構和文化特質以及聚落發展演變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同時也延展了十二橋文化內涵與時代的寬度與厚度。
金沙遺址-陽光地帶二期地點發掘報告 目錄
**節 地理環境
第二節 歷史沿革
第三節 考古歷程
一 金沙遺址考古概述
1.**階段:初始期
2.第二階段:興盛期
3.第三階段:整理期
二 發掘經過
三 整理經過
第二章 綜述
**節 地層綜述
一 VT2310~VT5310北壁
二 VT3901~T3930、ⅧT3901~T3902西壁
三 VT4501~T4508、ⅧT4501~T4510西壁
第二節 遺物綜述
一 陶器
1.尖底杯
2.尖底盞
3.尖底盂
4.尖底罐
5.高領罐
6.束頸罐
7.缽
8.缽形器
9.豆
10.尊
11.尊形器
12.杯形器
13.壺形器
14.簋形器
15.筒形器
16.盒形器
17.壺
18.瓶
19.盆
20.甕
21.缸
22.器蓋
23.盔形器
24.陶臼
25.坩堝
26.紡輪
27.支柱
28.器座
29.器紐
30.器耳
31.器底
32.圈足器
33.圈足
34.袋足
35.豆柄
二 玉石器
(一)玉器
1.玉斧
2.玉錛
3.玉料半成品
(二)石器
1.石斧
2.石斧半成品
3.石錛
4.石鑿
5.耳塊
6.磨石
7.石芯
……
第三章 地層堆積
第四章 建筑遺存
第五章 灰坑
第六章 陶窯
第七章 墓葬
第八章 結語
附表
附錄
后記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