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歷程回憶-續編1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3620
- 條形碼:9787520303620 ; 978-7-5203-036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歷程回憶-續編1集 本書特色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歷程回憶》兩年前已經出版八卷,收錄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老一輩學者的回憶文章。該書為之前八卷的續編第1集,值得一提的是,主編還搜集了當時學術活動的照片,使讀者可以直觀地感受當時的情景,無疑這些照片是寶貴的歷史資料。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歷程回憶-續編1集 內容簡介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歷程回憶》兩年前已經出版八卷,收錄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老一輩學者的回憶文章。該書為之前八卷的續編第1集,值得一提的是,主編還搜集了當時學術活動的照片,使讀者可以直觀地感受當時的情景,無疑這些照片是寶貴的歷史資料。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歷程回憶-續編1集 目錄
學部時期回憶
敬愛的周總理對考古文物工作的關懷
憶哲學所自然辯證法組的創建
我與哲學所自然辯證法組——為紀念哲學研究所自然辯證法組成立
40周年而作
哲學所自然辯證法研究組成立前后
成立哲學社會科學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科學發展史上
具有里程碑意義——在“學部”成立60周年座談會上的發言
哲學社會科學部的成立推動了我國經濟科學的發展
考古所與中國考古學的全面發展——紀念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成立60周年
紀念哲學社會科學部成立60周年座談會舉行
文學
我的比較詩學生涯
俄蘇文學譯介和研究工作的三代人
外國文學研究所德語文學研究的發展歷程
我雙肩挑后的科研工作
李榮先生與漢語方言學會
李榮先生與《方言》雜志
歷史學
從中亞到內陸歐亞:古代中外關系史學科
發展回顧
歷史研究所明史學科60年
跨過臺灣海峽實現雙向交流之旅——記1992年5月赴臺北“黃興與近代中國”之學術
討論會
先驅者的理想光輝照我心——李大釗研究35年
關于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學科建設的歷史片段
胡喬木與當代中國研究所的建立
歷史之音——中國口述史學研究之口述史
《歷史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學發展的縮影
曠世之作:《商代史》
哲學
我們的老師和終生的師生關系
生命倫理學在中國的發展
一支研究和翻譯德國古典哲學之隊伍的興衰
經濟學
有關我籌建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前后
的一些情況
政治經濟學學科發展歷程回憶
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符合國情的理論支持——中國社會科學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
發展回顧
農村研究工作的回顧與反思
法學
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個赴日法學考察團
“珍稀法律文獻整理與法史考證”出版回眸
國際學
中國人研究蘇聯經濟的三個階段和蘇聯的
三個理論錯誤
世界農業經濟研究在中國
東歐研究室學科建設發展歷程
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圖書館的發展
綜合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會的早期工作(1986—1991)
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學者老干部的《萬年青學苑》
“要下地獄我先下”——憶我到社科雜志社后的**個春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國外社會科學》發展歷程回眸
一套有溫度的書——讀《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歷程回憶》有感
展開全部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歷程回憶-續編1集 作者簡介
劉培育,男,1940年生,吉林扶余人,1967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哲學所(研究生),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中國邏輯與語言函授大學董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書友推薦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