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心理學家向日葵爸爸的42堂私房育兒課-0-3歲嬰幼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477040
- 條形碼:9787115477040 ; 978-7-115-4770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心理學家向日葵爸爸的42堂私房育兒課-0-3歲嬰幼期 本書特色
本書從心理學家爸爸的角度入手,既具有專業理論指導,又關注新手父母們的疑難困惑,將成功的育兒經驗以生動的場景、翔實的分析、風趣的解答、生動的插畫等形式展現出來,和年輕父母們一起面對育兒路上的問題,建立健康、成熟、科學的親子關系,幫助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長。本書適合年輕父母,以及對兒童心理、親子關系和家庭教育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心理學家向日葵爸爸的42堂私房育兒課-0-3歲嬰幼期 內容簡介
1.心理學家、《為何家會傷人》作者武志紅,心理學家、《我們為什么被霸凌》作者陳嵐,廣東衛視總監王世軍,《爸爸去哪兒》制片人謝滌葵等大咖傾情推薦;
2.向日葵爸爸的42堂私房育兒課 是心理學專家的育兒感悟,融合了新手爸爸 心理專家的雙重身份,既能理解當今廣大新手父母的困惑,感同身受,又能從心理學角度對新手父母非常關注的42個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解惑,具有實用性和專業性;
3.從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來看,出生后的前3年是兒童身體、心理、情感和社會等方面充分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關鍵期,而0~3歲是大腦發展的黃金期。現代研究表明,出生后3天的嬰兒,能將視線集中在母親的臉上,半歲的嬰兒能夠形成初步的概念,1歲以后的嬰兒開始具有推理能力和語言能力,2~3歲是快速發展語言的階段。本書指出,0~3歲是運動、語言等能力快速發展的敏感期,所以家長根據其生長發育規律及其神經心理發育特點,在孩子發展的關鍵期或者敏感期為孩子不斷創造每個階段生存和發展需要的環境刺激,讓孩子生理、心理和行為產生相互作用,刺激孩子的全面發展,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4.許多家長認為0~3歲“養”非常重要,管好孩子的吃穿發育就行了,殊不知0~3歲是人的心理發展關鍵期,就這么被生生錯過了。向日葵爸爸的42堂私房育兒課 闡述了爺爺奶奶輩的教育理念大都落伍,跟不上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的發展,而早教機構提出了五花八門的教育理念,普通家長難以選擇,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家教方法。書中一方面提出,錯誤的未經檢驗的養育觀念一直得不到澄清,另一方面提出,專門做兒童心理、兒童教育研究的專業人士的全新研究成果也不能有效地傳達給孩子父母。這之間似乎缺少一個有效的橋梁把兩者連接起來。本書的初衷是用心理專家爸爸的親身經歷,把育兒的專業知識傳達給普通父母;
5.本書指明了養育孩兒的過程包含了很多社會的、家庭的、自身的壓力因素,有來自與孩子關系的困惑,也有來自與家庭關系的困惑,有些經驗可能會轉化成好的經驗,但有些可能帶給我們焦躁的感受。很多父母在育兒之路上充滿了焦慮,他們的焦慮源自對親子關系缺乏深層理解,只能摸索著走在育兒路上。本書指導焦慮的父母如何轉型為平和、耐心、愉悅的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孩子各個階段的心理密鑰,是大多數父母在育兒過程中的夙愿; 1.心理學家、《為何家會傷人》作者武志紅,心理學家、《我們為什么被霸凌》作者陳嵐,廣東衛視總監王世軍,《爸爸去哪兒》制片人謝滌葵等大咖傾情推薦;
2.向日葵爸爸的42堂私房育兒課 是心理學專家的育兒感悟,融合了新手爸爸 心理專家的雙重身份,既能理解當今廣大新手父母的困惑,感同身受,又能從心理學角度對新手父母非常關注的42個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解惑,具有實用性和專業性;
3.從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來看,出生后的前3年是兒童身體、心理、情感和社會等方面充分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關鍵期,而0~3歲是大腦發展的黃金期。現代研究表明,出生后3天的嬰兒,能將視線集中在母親的臉上,半歲的嬰兒能夠形成初步的概念,1歲以后的嬰兒開始具有推理能力和語言能力,2~3歲是快速發展語言的階段。本書指出,0~3歲是運動、語言等能力快速發展的敏感期,所以家長根據其生長發育規律及其神經心理發育特點,在孩子發展的關鍵期或者敏感期為孩子不斷創造每個階段生存和發展需要的環境刺激,讓孩子生理、心理和行為產生相互作用,刺激孩子的全面發展,往往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
4.許多家長認為0~3歲“養”非常重要,管好孩子的吃穿發育就行了,殊不知0~3歲是人的心理發展關鍵期,就這么被生生錯過了。向日葵爸爸的42堂私房育兒課 闡述了爺爺奶奶輩的教育理念大都落伍,跟不上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的發展,而早教機構提出了五花八門的教育理念,普通家長難以選擇,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家教方法。書中一方面提出,錯誤的未經檢驗的養育觀念一直得不到澄清,另一方面提出,專門做兒童心理、兒童教育研究的專業人士的全新研究成果也不能有效地傳達給孩子父母。這之間似乎缺少一個有效的橋梁把兩者連接起來。本書的初衷是用心理專家爸爸的親身經歷,把育兒的專業知識傳達給普通父母;
5.本書指明了養育孩兒的過程包含了很多社會的、家庭的、自身的壓力因素,有來自與孩子關系的困惑,也有來自與家庭關系的困惑,有些經驗可能會轉化成好的經驗,但有些可能帶給我們焦躁的感受。很多父母在育兒之路上充滿了焦慮,他們的焦慮源自對親子關系缺乏深層理解,只能摸索著走在育兒路上。本書指導焦慮的父母如何轉型為平和、耐心、愉悅的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孩子各個階段的心理密鑰,是大多數父母在育兒過程中的夙愿;
6.本書作者胡慎之老師是業界知名的親子關系和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從事心理咨詢行業長達10余年,本書以一位心理學專家爸爸和其妻子的育兒經歷為藍本,細致入微地講述了孩子從0~3歲心理發育的過程,并從心理專業角度,結合全新的心理學知識,就父母應如何滿足孩子心理發育的需要,與孩子一起成長提供了參考和建議。對孩子的行為,本書分別從一個普通媽媽和一位心理學專家爸爸的角度進行了不同的解讀,前者活潑幽默的記敘與后者詳實專業的解答相映成趣,讓讀者在輕松閱讀中重新認識孩子的成長。從心理學角度對新手父母關注的0~3歲的42個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解惑,具有實用性和專業性。
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心理學家向日葵爸爸的42堂私房育兒課-0-3歲嬰幼期 目錄
第 1課 當我來到這個世界——分離,生命的初體驗 //2
第 2課 幸福的月子,安靜的豆子——如何為寶寶建立安全感 //11
第 3課 香香的大乳房——母乳喂養,為了寶寶的心理健康 //20
第 4課 抱,還是不抱——生命初期,請做寶寶的照料者 //28
第 5課 寶寶第—次對我笑——給寶寶—面光潔美好的“鏡子” //36
第 6課 吃飽喝足養小豬——自閉期,非誠勿擾 //44
Part 2 2~5個月懷抱里的豆子 //53
第 7課 好媽媽,壞媽媽——非好即壞,寶寶把世界分成兩半看 //54
第 8課 我要豎著抱——滿足的不僅是好奇心 //62
第 9課 羨慕啊,豆爸會說火星語——我們用什么和寶寶交流 //69
第 10課 不要叫我胖胖——愛,讓評價走開 //76
第 11課 用嘴巴看世界——寶寶正在口欲期 //82
第 12課 超級郁悶,—周摔了兩次——如何處理成長中的小創傷 //89
Part 3 6~10個月 坐著玩的豆子 //97
第 13課 認生了——開始分化 //98
第 14課 高興時叫“ba”,郁悶時叫“mm, ma”——寶寶需要穩定的照料 //106
第 15課 斷奶的日子——媽媽和寶寶都“失戀”了 //113
第 16課 親歷智力評估——別讓孩子滿足父母的自戀 //120
第 17課 走街街——我要和世界接觸 //129
第 18課 什么玩具也比不上媽媽——寶寶需要與媽媽互動 //135
第 19課 弟弟 or妹妹 ——幫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認同 //142
第 20課 爬呀,小豆子——寶寶爬行的心理意義 //150
第 21課 寶寶哭了,怎么辦——學會延遲滿足 //157
Part 4 10~15個月滿地爬的豆子 //167
第 22課 回頭望望,媽媽在——安全依賴是建立親密關系的形式 //168
第 23課 我要的,是你溫暖的擁抱——愛的表達讓寶寶更自信 //177
第 24課 照鏡子——發現自我,認識自我 //184
第 25課 大花園里的例行早會——寶寶要建立自己的人際關系 //191
第 26課 躲貓貓——你會陪寶寶玩游戲嗎 //199
第 27課 小豆子坐飛機——積累愉快的“第—次”體驗 //207
第 28課 豆爸,生日快樂——和諧的家,健康的愛 //214
Part 5 16個月~2歲半到處跑的豆子 //221
第 29課 家有Superman //222
第 30課 對著干——控制與反控制游戲 //230
第 31課 欠扁的小豆子——規則的建立 //238
第 32課 自言自語的豆子——寶寶的內部對話 //247
第 33課 玩具被搶之后——如何引導孩子維護自己的權利 //255
第 34課 你、我、他——沒有“我”很糟糕 //262
第 35課 拉粑粑的故事——讓寶寶自我滿足 //269
Part 6 2歲半~3歲要獨立的豆子 //279
第 36課 不睡覺——寶寶對付分離的小把戲 //280
第 37課 誰動了我的枕頭——陪伴孩子成長的過渡性客體 //287
第 38課 不許打媽媽——與孩子建立健康的三角關系 //294
第 39課 幼兒園焦慮——分離需要被接納和被理解 //301
第 40課 你的小雞雞呢——寶寶的性教育 //308
第 41課 小雞去世了——在照料中體會愛 //316
第 42課 生命中的第—朵小紅花——分享快樂,培養自信 //323
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心理學家向日葵爸爸的42堂私房育兒課-0-3歲嬰幼期 相關資料
慎之是我初期重要的采訪對象之一,我們是見證彼此成長的伙伴。他擅長將感覺和理論相融合,把故事講得非常到位。在這套書中,他把心理學的理論和個人感受相結合,運用到他和兒子的關系中,這種創新非常吸引人。 —— 心理學家、《為何家會傷人》作者 武志紅 慎之的新書告訴我們:好的教養從來都不是拼爹拼媽的,父母zui重要的作用不是給孩子豐富的物質享受,而是給孩子富足的愛,做到積極關注和回應。父母是如何對待孩子的,孩子將會如何對待他人和世界。從這個角度說,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是孩子成長的大貴人,幾乎能夠決定一個孩子一生的命運。 —— 《爸爸去哪兒》制片人 謝滌葵 本書是慎之在關系學理論基礎上推出的重要著作,也是一個孩子一生中重要的七年的親子關系成長指南,它用情景再現的方式,讓家長知道身處其境時,應該怎么做。家長在好好讀這本書、指導孩子成長的同時,也能體察和接納自我,和孩子,一起重新成長一次。 —— 心理學家、《我們為什么被霸凌》作者 陳嵐 父親的缺席不能完全歸責于男人,它是一個家庭親密關系崩壞的結果,而非原因,因此本書的讀者,不應該只有父親,更應該是夫妻雙方共同閱讀。慎之兄沒有給出“做爹速成攻略”,他只是溫暖地告訴我們,一個好爸爸與銀行賬戶無關、與名望地位無關。 —— 廣東衛視總監、中山大學碩士生導師 1994年全國大學生辯論賽冠軍、超級奶爸 王世軍
陪孩子度過生命第一個三年-心理學家向日葵爸爸的42堂私房育兒課-0-3歲嬰幼期 作者簡介
胡慎之廣東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副會長
向日葵心理咨詢中心創辦人
關系心理學家
《心理訪談》特邀嘉賓
湖南衛視《變形計》特邀心理顧問
《家庭教育指導師》教材副主編
廣東省未成年人網絡工作組主任
《婚姻家庭咨詢師》廣東省總督導
胡慎之
廣東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副會長
向日葵心理咨詢中心創辦人
關系心理學家
《心理訪談》特邀嘉賓
湖南衛視《變形計》特邀心理顧問
《家庭教育指導師》教材副主編
廣東省未成年人網絡工作組主任
《婚姻家庭咨詢師》廣東省總督導出版書籍:《變形記——十天變成一個好孩子》《別對我說謊——微表情讀心術》《童心密碼》等,同時也是《婚姻與家庭》《羊城晚報》《新快報》《信息時報》等多家雜志報社特約撰稿人。曾路
豆子媽媽,兒童心理工作者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