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聽誰的命運在高聲呼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0954
- 條形碼:9787542660954 ; 978-7-5426-6095-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聽誰的命運在高聲呼喊 本書特色
孔笑微曾在《南方周末》上連載歷史和經濟評論,見解獨到,也曾在天涯社區“閑閑書話”版發表多篇雜文,人氣頗高。本書集結她的18篇隨筆,18種對人類自己與歷史的觀察。
“金融雜談”多為歷史經濟評論。華爾街經濟奇跡加速納粹德國的興起、“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幽靈盤旋在現代社會每一個經濟熱點問題之上、金融市場不怕“伊斯蘭國”、*品的傲嬌矜持支撐著東亞市場的消費主義之夢……作者縱論古今,參透金融的深度參與如何改變著一切。
在作者的評點中,我們能看到歷史總是驚人相似。歷史的轉角處,充斥著金錢與權力的博弈。而當不可逃避的困境出現時,似乎只有危機才能克服繁榮帶來的惰性。人類*終也將從永恒的利益、紛爭與合作中不斷認識自己。
“文藝亂彈”是作者為我們提煉出的專屬于文學的聲音。從路遙到毛姆,從足球到電影,從文學名著到譯制片,看似隨意的調侃背后包含著作者對文藝與人生的思考。無論是大眾作家還是經典文豪,無論是哲學家還是電影人,他們在作者筆下都化身人類精神觀察者,在花樣百出的年代里為人類的命運高聲呼喊。
“歷史狂想”則以歷史人物評傳為主。17世紀的瑞典國王、蘇聯將軍、上個世紀的哲學家……這些人在時空上已與我們疏離,但他們的命運今天讀來依然讓人動容。因為他們身上寄托著人類的本能期待——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無限的可能。
聽誰的命運在高聲呼喊 內容簡介
本書是《南方周末》專欄作家孔笑微的首部隨筆集,分“金融雜談”、“文藝亂彈”和“歷史狂想”三大主題。
當繁榮消失,權勢崩塌,金錢與權力在博弈中為自己找到新的砝碼;當“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啟,金融的深度參與改變一切;當面對金融困境的整體清算,我們深陷失衡的世界……當不可逃避的困境出現,危機所激發的智慧與爆發力將引領歷史走向何處?“金融雜談”,看見永恒的利益、無盡的紛爭與無所不在的合作,以及人類自己。
路遙死在城市化道路上、毛姆被從文字間拎出來“一頓海扁”、德國球星羅德魯普竟與埃芬博格玩斗地主、孫道臨化身中國版“哈姆雷特”、“上校的女兒”不是蘇聯小說的主人公、圣埃克絮佩里也不僅僅是小說家……“文藝亂彈”,深沉苦調與明快歡腔并存,看似閑情之作,但觀點獨到。
“有些人,身上有一切人。文明與歷史,革命與傳統,夢想與現實,人類的預言總是反噬自己,而人類的寓言卻通向永恒。”“歷史狂想”以歷史人物評傳為主,間雜讀史筆記。這些人物的身份無法遮掩人性,他們的命運也因寄托著我們對生命的本能期待,讀來令人動容。
聽誰的命運在高聲呼喊 目錄
003 金土罌粟:漫談納粹德國的興起與華爾街金融集團
035 嘩動與喧囂:華爾街的權力之路
047 斯芬克斯的遺產:“布雷頓森林體系”與現代國際金融問題
069 困境的哲學
080 金融市場怕不怕“伊斯蘭國”?
087 歲晚雜談:奢侈品的打折和不打折
文藝亂彈
097 城市化道路上的作家:也談路遙
102 水柱噴射,永不濺落:飛行員作家圣艾克絮佩里
106 世間再無柳文揚:一個非科幻迷的碎碎念
112 亂彈毛姆
115 足球隨筆:德意志戰車上的文藝老青年
142 上校的女兒
155 非典型才女的一生:電影《逐愛天堂》
160 聽誰的命運在高聲呼喊
歷史狂想
167 虛擬歷史偵緝檔案: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失蹤之謎
180 狂想曲:維特根斯坦
183 讀史筆記:千古江山,英雄美人總相誤
190 人間不許見白頭:悲情元帥圖哈切夫斯基
聽誰的命運在高聲呼喊 節選
金土罌粟:漫談納粹德國的興起與華爾街金融集團
上帝保佑打敗仗的人民
20世紀20年代初,一戰硝煙遠去未久,古老的德國籠罩在一片幾乎毫無希望的風雨凄迷中。人們尚未來得及擺脫戰敗的沮喪和羞辱,嚴峻的生計問題就緊逼了上來。德國在戰爭中喪失了總人口的10%和將近七分之一的土地,換來的是1320億金馬克的賠款,僅1921年的數額就是德國商品出口總值的四分之一。德國拿不出這筆錢,法國就伙著比利時,毫不客氣地進占了德國經濟命脈魯爾工業區,是為“魯爾危機”。正倒著霉的時候,你往往想不到有一天還能更加倒霉,于是手忙腳亂的政府采取了千古不變的飲鴆止渴老辦法:增發紙幣。
真正的災難開始了。
隨著印刷機全速開動,1921年1月31日,世界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惡性通貨膨脹,如同張開翅膀的死神,撲向了已經奄奄一息的德國經濟。美元與馬克的比率從1921年1月的1 :64, 到1923年11月崩潰為1 :4200000000000。如此駭人的程度, 即使到今天,也只有1946年的墨西哥、匈牙利和1949年的中國可以相提并論。
到了這個地步,德國的日常生活可想而知。薪水得按天給, 要不然到了月末你會發現本來買面包的錢只能買面包渣了。發工資前大家都要活動一下腿腳,準備好起跑姿勢,錢一到手, 立刻拿出百米沖刺的激情和速度——沖向市場與雜貨店。腿腳慢點的,往往就難以買到足夠的生活必需品。農產品和工業品生產都在急遽萎縮,市面上商品短缺,唯一不缺的就是錢, 紙錢!沒有購買力的紙幣像沒有生殖力的性器官,叫人想著就傷心,孩子們在街上大捆大捆地拿它們堆房子玩。1923年《每日快報》上刊登過一則逸事:一對老夫婦金婚之喜,市政府發來賀信,通知他們將按照普魯士風俗得到一筆禮金。第二天,市長帶著一眾隨從隆重而來,莊嚴地以國家名義贈給他們1000000000000馬克——或者半個便士。對于德國的悲慘境地,它一戰中的對手們反應并不一致。老對頭法國自然是盼著這個強鄰兼宿敵越倒霉越好,在賠款問題上咬緊牙關毫不讓步;蘇聯因為社會制度被西方排除在戰后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之外,割地賠款全沒它的份兒,又剛剛跟波蘭打了一場敗仗,希望借助德國的先進軍事經驗,1922年開始就與德國秘密合作(結果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20年后的腳);英國秉承一貫的老奸巨猾,繼續“均衡勢力”品牌之大陸政策,不希望德國過分削弱而使法國坐大。小國家們有的內部爆發民族革命自顧不暇,有的在老大中間小心翼翼找個位置坐下觀看演出,有機會也詐點湯喝喝。
戰敗者付出代價,古來皆然。歷史上沒事就打來打去的歐洲,利益變幻翻云覆雨,沾親帶故反目成仇,一千多年下來戲碼反復,不過如此。
然而,這次的確有點不同。現在的人們討論一戰遠遠沒有二戰興趣濃厚,但是事實上,今天國際關系和文明準則的基礎,大部分是由一戰奠定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次世界大戰真正摧毀了傳統世界的根基,而二戰是一戰遺留矛盾的延續和清算。如果說從前歐洲的戰爭是國王和貴族的戰爭,那么一戰就是**次現代意義上國家之間的戰爭,從它的政治根源、戰爭動員、兵役體制和戰后安排上,無不體現出鮮明的現代國家主義特點。不管主動還是被動,戰爭成為全民對國家事務的參與,懲罰也成為有理論依據的全民責任。這樣,人們難免要反思一下,打了這個仗,對每個人來說意味著什么?
另外,通過一戰,人類在自相殘殺方面的創造力表現得沒有*強,只有更強。在凡爾登的絞肉機和索姆河的坦克面前, 19世紀天真的樂觀情緒,對主流古典人文主義的自信土崩瓦解了。新的思潮紛紛登上舞臺,直截了當,冷酷無情,與這個鐵血強權的時代賓主相得一拍即合。
聽誰的命運在高聲呼喊 作者簡介
孔笑微,筆名孟來,天涯社區“閑閑書話”版網友。南開大學經濟學專業本科,經濟史碩士;博士畢業于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其間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中國研究中心訪問研究員。畢業后曾任香港金融管理局貨幣研究所研究員,目前任教于香港某高校。文蠹網蟲,博覽雜收,貪多務得,細大不捐。曾為《南方周末》撰寫歷史和經濟評論連載,部分文章曾在《讀書》、《讀庫》發表。熱愛驚險文學,熱愛配音朗誦藝術,自命球迷(尤其熱愛德國足球)。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