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弦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245702
- 條形碼:9787540245702 ; 978-7-5402-457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弦外 內容簡介
《弦外》共分為境、時、緒、幻四個部分, 將地域、時間、個體串聯起來, 用言語之形式描述思想之質感, 在旁觀與融入中, 呈現文字之美, 展現生命之實。書中描摹了已經消逝或正在消逝的典型的鄉村圖景, 展示了變化的歷史時空中個人交錯的感知。
弦外 目錄
仙境傳說
霞彩
時
北方的春天
隱匿
萌生
三月
麥田的祭奠
六月的稻田
寄望深秋
秋天里的生長
靜立深秋
它們不在日子里
踏雪的葉子
雪
冬寂
除夕
在雨雪覆下季節界點逾序交錯
傾亂肆滿的激蕩狂情里
霜雪是歲月堆積的美
緒
心的介質
介質
心花
我遺忘了鮮花
時光雕琢
對靈魂之地
自省
斷裂
苘麻的暗地腐朽
變現
不懼結束不畏開始
如果生命是一種信仰
……
幻
弦外 節選
《弦外》: 六月的稻田 芒種過后,南方和北方的田野里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麥田收割之后,北方的田野是凌亂的,雖然新生的苗正在用力地生長,但是那麥茬、那上一季收獲的戰場跡象,還沒有被生機覆蓋,廣闊的田地里難以掩飾敗落過的痕跡。這讓我在很長的時間里都不愿意再去田地里,等新的生機將田野全部覆蓋還有好長的時間。 “芒種為五月節。芒指稻麥,麥子到此時始熟,田野里開始彌漫新麥的清香。水稻過此時則不可種,稻田里也是一片怡人的新綠。”當時,看到這個節氣的介紹時沒有在意,心里只有近在咫尺的麥田,而我和它們的距離已經越來越遠,我甚至不忍心去細看,我在本質上缺乏去直面某些歷程的勇氣,無法接受生機的凋零,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凝固了這一段歷程里的收獲。 直到二十多天后,六月底出差到長沙,看到了南方的稻田時,那種大地上整體涌動的生機再次呈現在眼前時,才忽然想到,當北方凝固的生機被斂聚起來盛放糧倉時,在我不斷地為收獲帶來的敗落傷感時,南方的生機正在田野里鋪陳。 自然是不停滯的,它只是在不同的地方呈現出生命的繁茂形態。 六月底的稻田,那簇生的新綠如一塊一塊的綠毯,這綠毯中沒有任何的雜質,禾苗扎穩了根,正在展開生機蓬勃的畫面,新綠覆滿了水田,看不到下面的一絲痕跡。只有在這新綠伸展到彼此交融、無須分辨,濃重到充盈得直到每個葉片末梢都飽滿欲滴的時候,生命成長狀態的純粹才真正地被呈現出來。六月底的稻田,就是這樣的,新生的痕跡還未完全退去,生機濃烈的底圖卻已經奠定。 麥田和稻田的生機是有些相似的,都是那么嬌柔細碎的形態,這讓它不只是顯得精致,也讓它的整體感更加明顯。而這種整體感又和大的曠野背景分不開。 和北方的落葉樹木不同,南方的樹木并不需要在冬季里褪去所有的葉片才能保留生命的能量。但樹木的狀態依然有很大的不同,冬季是維持,春末才開始新生,有新的樹葉長出來的時候,老的葉子開始掉落。而且它并不像北方的樹木一樣對于春暖那么敏感,那么具有呈現的形態,從四月份開始,到五至六月間,樹木整體的換裝完成,新生的葉子基本上已經褪去了初始的嬌嫩,茂然如同茁壯的少年,融人樹木墨綠一般的重色中。 所以,六月底的時候,和新生稻田相伴而生的,是看似年年不變卻又悄然更新過的覆滿山川的樹木。我看到過三月底的樹木,那時候,在蒙蒙煙雨中,雖然有明亮的油菜花做伴,但山川樹木的顏色依然是暗淡而拘謹的。如今不同,明亮干凈的太陽光下,它們讓立體的山川更加的飽滿,山的形態,水的線條,被刻畫得清晰、圓潤而有力度,油亮的色調和強烈的光線和諧而共生,是*匹配的一種。水系,生動了很多,流動的碧水讓狂熱的季節不顯現得干渴。 ……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