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賢者喜宴-(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5053028
- 條形碼:9787225053028 ; 978-7-225-05302-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賢者喜宴-(全2冊) 本書特色
研究古代藏族社會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宗教的**書目
賢者喜宴-(全2冊) 內容簡介
《賢者喜宴(套裝共2冊)/藏籍譯典叢書》成書于明朝年間。《吐蕃史》是其中專載吐蕃時期歷史的部分,該書由于征引了大量珍貴原始史料,且這些史料又多數能與漢文史料、碑銘及敦煌古藏文史料相印證,可以說是記載唐代吐蕃史的可靠史籍。 《噶瑪崗倉史》是其中篇幅*多的一卷,書中以大量的原始資料,詳細記述了元朝初年至明朝末年藏傳佛教噶舉派的歷史及西藏地方史,此外還涉及元、明中央王朝的治藏政策,漢藏、蒙藏關系,活佛轉世制度等內容,是研究中國史與西藏地方史不可缺少的重要史籍。
賢者喜宴-(全2冊) 目錄
前言
**章 贊普囊日松贊之前的吐蕃歷史
第二章 贊普松贊干布的政績
第三章 贊普松贊干布迎娶公主及初創佛教
第四章 贊普芒松芒贊、都松芒杰隆囊及墀德祖贊的事跡
第五章 贊普墀松德贊的事跡
第六章 贊普墀松德贊從印度和漢地迎請高僧
第七章 墀松德贊興建桑耶寺等事跡
第八章 藏人受戒出家及制定佛教大法
第九章 墀松德贊頒布興佛詔書及有關碑文
第十章 墀松德贊制定各種習規及法律
第十一章 頓漸凈辯及“三戶養僧”
第十二章 墀松德贊晚年與墀德松贊執政
第十三章 贊普墀祖德贊的事跡
第十四章 贊普朗達瑪的事跡
第十五章 朗達瑪之嫡系及其佛教
第十六章 吐蕃奴隸起義及王子云丹和約松之后裔
第十七章 德祖袞后裔及其興佛之舉措
第十八章 阿底峽進藏前后的吐蕃社會及佛教
第十九章 保護大昭寺及修繕桑耶、葉爾巴等寺
下冊
前言
**章 **世噶瑪巴活佛都松欽巴(1110~1193)
第二章 第二世噶瑪巴活佛噶瑪巴什(1206~1283)
第三章 第三世噶瑪巴活佛讓迥多吉(1284~1339)
第四章 第四世噶瑪巴活佛若必多吉(1340~1383)
第五章 **世紅帽系活佛扎巴僧格(1283~1 349)
第六章 第二世紅帽系活佛貝喀覺旺波(1350~1405)
第七章 第五世噶瑪巴活佛德新協巴(1384~1415)
第八章 第三世紅帽系活佛卻貝益西(1406~1452)
第九章 第六世噶瑪巴活佛統瓦頓丹(1416~1453)
第十章 第七世噶瑪巴活佛卻扎嘉措(1454~1506)
第十一章 第四世紅帽系活佛卻吉扎巴益西貝桑波(1453~1522)
第十二章 噶瑪噶舉派的著名大師
第十三章 第八世噶瑪巴活佛米覺多杰(1507~1554)
附錄
藏文與拉丁字母轉寫符號對照表
參考書目
譯后記
賢者喜宴-(全2冊) 節選
《賢者喜宴(套裝共2冊)/藏籍譯典叢書》: 大屬民和奴隸的社會負擔。 通過這些史料的記載,首先我們可以看到佛教勢力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取得更為突出的特權。這表現在四個方面:1.墀德松贊發布興佛盟誓詔書,這是繼其父兩次興佛詔書后的又一法律性詔書,再次肯定興佛。2.在正面肯定佛教的同時,對不信或反對佛教的人,進行威逼利誘,以使彼等棄本信佛;命令蘇毗大臣改信佛教;將拒不信佛的大臣達策甫斬首;將信佛的妃子賜予大臣陸桂,并通過講經促使陸桂皈依佛門等。3.恢復并增加對寺院的供養。除去規定的“三戶養僧”之外,還必須由其他貴族予以資助。此外,贊普又借建立“四大供”之機,動員更多的屬民廣開財源支持寺院。同時,贊普又先后為僧侶建造了新的根據地——噶瓊寺和多吉英寺。4.墀德松贊盟誓詔書再次肯定在經濟上對寺院的支持,并且讓八十七人署名盟誓,以示支持。其次從“三喜法”中可以看到對贊普權力的法律約束,即承認贊普殺屬民的無罪,但又規定贊普以維護法律為條件,否則不能對屬民治罪。這里所謂的屬民指貴族而言,“三喜法”的“喜”,主要不是指貴族屬民的“喜”,因為“三喜法”是由對穆底贊普殺屬民是否治罪的問題引起的,而結果終究流放了穆底贊普。總之,“三喜法”是解決贊普與貴族之間的法律關系,因奴隸階級是根本不可能得到什么法律保護的。“三喜法”的執行過程,表明贊普在與貴族集團的斗爭中失敗了,因為贊普*終保護不了自己的王子不受法律制裁。盡管《賢者喜宴——吐蕃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吐蕃政治等方面的內容,但亦明顯側重于吐蕃的佛教以及寺院修筑情況的記載,因此它是研究吐蕃佛教史的*好素材,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三、唐蕃關系《賢者喜宴——吐蕃史》通過對吐蕃歷代贊普和唐朝友好往來的記載,使我們看到唐蕃關系的密切。作者巴臥-祖拉陳瓦征引了詳實的罕見史料,對松贊干布與唐朝的關系做了客觀而忠實的記述。松贊干布奉行了和睦的政策,尤其對內地中央政權,自松贊干布起從政治、經濟、宗教、文化以及婚姻等方面,同唐朝建立了極為密切的關系,文成公主的人藏和大、小昭寺的建造,就是這方面的生動體現。而作者巴臥'祖拉陳瓦以其豐富的史料、熱烈的筆觸為我們再現了當時的盛況。 墀德祖贊執政期間,唐蕃友好關系得到了發展,繼都松芒波杰從漢地取得茶葉和各種樂器之后,金城公主又將醫藥、歷算和漢地的五經傳至吐蕃。繼而赤嶺交馬、甘松嶺互市,擴大了漢藏經濟交流的范圍。在宗教方面,一面派人前往漢地尋求佛典,另一面漢地和于闐僧人被迎至吐蕃。漢地僧人還協助吐蕃,將漢地的醫學和歷算等著作譯成藏文傳播。金城公主還將漢地的一些宗教禮儀及習俗傳至吐蕃,如朝拜釋迦佛像等謁佛儀式、對死去的大臣進行''七期薦亡“的追悼。此外,還記載了那囊氏與金城公主爭奪王子墀松德贊的生動場面,*后以墀松德贊認漢人為舅告終,此墀松德贊認舅故事,使漢藏間”甥舅一家“的關系進一步牢固地建立起來,影響極其深遠。 墀德祖贊晚年繼續保持同漢地的密切關系,他派使者向唐朝皇帝求取漢地佛經千部,并首次朝拜五臺山,期間受到唐朝皇帝及漢地僧人的盛情款待。這種以宗教文化交流為特點的漢藏友好關系,在墀德祖贊及墀松德贊兩代贊普間甚為突出,值得指出的是,在吐蕃任職并受到特別重視的漢人桑希、巴德武、賈珠嘎堪等,為此貢獻尤為顯著,從而獲得吐蕃贊普的高度贊揚和寵信,而且通過這種交流使漢地佛典傳人吐蕃,并推動了吐蕃佛教的發展。 頓漸之爭是漢藏宗教文化交流方面的一件大事。墀松德贊時期是漢藏文化特別是宗教文化不斷交流的時期,而其中以漢地禪師摩訶衍入藏達到高潮,由摩訶衍等漢地禪師將漢地特有的禪宗學說傳到了吐蕃宗教界,并從此影響到藏傳佛教中的某些宗派,而且流傳后世。 ……
賢者喜宴-(全2冊) 作者簡介
黃顥(1933-2004年),北京人。畢生致力于藏學研究事業,對藏學研究頗有造詣。撰寫和參與編著《藏族簡史》《活佛轉世》《倉央嘉措及其情歌研究》《格薩爾王傳研究文集》等多部著作;撰寫有《吐蕃奴隸及其演變》《唐代漢藏文化交流》等論文60余篇;翻譯藏文典籍《新紅史》《青海史》《嘉木樣謝貝多吉年表》等多部。在我國藏學界具有廣泛影響,其著作的價值得到國內外學者專家廣泛的贊譽。 周潤年,1954年生,河北省康保縣人。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臺灣政治大學及西藏民族大學等6所大學客座教授。講授有《古代藏文文獻》等10余門課程;撰寫和參與編攫專著20余部,翻譯藏文典籍8部;主編、撰寫辭書10部;撰寫論文120余篇。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重大項目等6項,著作及其論文8項成果獲北京市優秀著作一等獎和中國珠峰獎等。
- >
史學評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