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技術發展報告:2017:2017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249997
- 條形碼:9787568249997 ; 978-7-5682-499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汽車技術發展報告:2017:2017 本書特色
本書旨在跟隨中國汽車產業技術進步的步伐、反映中國汽車產業技術進步的狀況、水平和趨勢,見證中國汽車技術創新活動的日益活躍,為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貢獻力量。本書為年度研究報告,設置八個板塊:(1)綜述;(2)技術能力評價;(3)產業發展環境;(4)技術應用狀況;(5)研發能力基礎;(6)技術研發趨勢;(7)國外相關資料附錄;(8)圖表索引。讀者對象包括為汽車行業管理部門、企業決策部門、企業技術戰略研究機構等。
中國汽車技術發展報告:2017:2017 內容簡介
本書為年度研究報告, 設置八個板塊: 主要內容包括: 綜述 ; 技術能力評價 ; 產業發展環境 ; 技術應用狀況 ; 研發能力基礎 ; 技術研發趨勢 ; 國外相關資料附錄和圖表索引。
中國汽車技術發展報告:2017:2017 目錄
1?綜合評估報告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年度進展綜合評估報告(2016—2017) …………… 2
一、導言 …………………………………………………………………………… 2
二、技術路線圖確立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方向評估 ………………… 4 三、面向達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目標的技術進展與挑戰 ……… 15
四、戰略支撐和保障措施評估 ………………………………………………… 96
五、結論和建議 ………………………………………………………………… 109
2?專題評估報告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年度專題評估報告(2016—2017) …………………… 114
一、導言 ………………………………………………………………………… 114
二、國內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發展動態 ………………………………… 116
三、面向達成路線圖目標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進展評估 …………………… 132
四、戰略支撐和保障措施評估 ………………………………………………… 167
五、總結和建議 ………………………………………………………………… 170
附:技術路線圖綜合和專題評估過程中調研的部分單位和執筆人……………… 177
3?產業發展環境
石油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為18%左右 ……………………………………… 182
交通領域石油消費占比在37%以上 ………………………………………………… 183
交通領域石油消費中近80%用于汽車 ……………………………………………… 184
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60% …………………………………………………………… 185
汽車工業增加值占全國GDP比重在1.5%以上 …………………………………… 186
中國汽車千人保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3/4 …………………………………… 187
單車道路資源占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相當,各地汽車保有密度相差懸殊……… 188
2016年新公布兩項環保標準,污染物排放控制更加嚴格………………………… 189
排放標準升級至國Ⅴ,計劃2020年實施國Ⅵ……………………………………… 190
車用燃油標準同步升級到國Ⅴ,部分地區進入國Ⅵ……………………………… 191
在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條件下,所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不升反降…………… 192
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標準實施進入第四階段,雙積分并行管理政策可期………… 193
第四階段油耗標準大幅加嚴單車限值和目標值,高整備質量段尤甚…………… 194
4?技術應用狀況
節能環保安全 乘用車中柴油車份額進一步降低為0.12% ………………………………………… 196
汽油乘用車缸內直噴技術應用快速增長,占比逾25% …………………………… 197
汽油乘用車渦輪增壓技術應用比例接近33% ……………………………………… 198
自動變速器占比逐年提高,其中DCT、CVT增幅*大…………………………… 199
6擋及以上變速器已成市場主流,多擋化趨勢明顯 ……………………………… 200
在先進供油技術和先進進氣技術應用上,自主品牌落后于合資品牌…………… 201
在先進自動變速器技術應用上,自主品牌落后于合資品牌……………………… 202
乘用車油耗與排量和整備質量反向變化體現技術進步…………………………… 203
乘用車主流排量區間為1~1.6 L,市場份額逐年增大到73% …………………… 204
國產乘用車企業CAFC整體達標,但1/4的單個企業未達標 ……………………… 205
乘用車進口經銷商企業CAFC整體達標,但1/3的單個企業未達標 ……………… 206
由企業平均油耗和平均整備質量分布看,8家企業處于低油耗區, 6家企業處于高油耗區 …………………………………………………………… 207
C-NCAP新車評價規程不斷升級,汽車碰撞安全性長足進步 …………………… 208
乘用車安全氣囊標配率超過90%,多氣囊成發展趨勢 …………………………… 209
乘用車ABS標配率超過90% ………………………………………………………… 210
純電動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產量中的占比進一步擴大……………………………… 211
純電動乘用車整車能耗、輕量化、智能化水平與國外產品不相上下…………… 212
純電動乘用車平均整備質量與電池容量呈上升趨勢,續駛里程不斷提升……… 213
受補貼依據變化影響,純電動客車產品結構發生變化…………………………… 214
純電動專用車平均電池容量、整備質量和續駛里程均顯著提高………………… 215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16
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中,混聯構型車型銷量快速增長…………………………… 217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純電續駛里程為70 km左右,車型向大型化延伸 ……… 218
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車型結構受補貼政策影響發生變化………………………… 219
國內燃料電池汽車處于示范運行階段,主要在公共領域客車和專用車運行…… 220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車總容量快速增長,純電動客車占比超過50% ………… 221
磷酸鐵鋰電池為新能源汽車主流配套動力電池, 三元鋰電池市場份額快速擴大 …………………………………………………… 222
動力電池單體及系統比能量、循環壽命逐年提高………………………………… 223
2016年主流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單體和系統能量密度分別達到 120 Wh/kg和90 Wh/kg以上 ……………………………………………………… 224
2016年主流客車和專用車動力電池單體和系統能量密度分別達到 110 Wh/kg和80 Wh/kg以上 ……………………………………………………… 225
永磁同步電機占主導,市場份額逐漸擴大………………………………………… 226
純電動乘用車電機裝機量*大……………………………………………………… 227
我國驅動電機峰值功率達到160 kW,*高轉速達到12 000 r/min ……………… 228
DCT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主流配套變速器,市場份額超過50% ……………… 229
截至2016年年底,充電基礎設施累計建設運營數量超過14.1萬個 ……………… 230
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省份………………………………… 231
混合動力汽車節能效果明顯但產業化速度較慢…………………………………… 232
汽車輕量化是輕量化設計技術、材料技術和制造技術的集成應用……………… 233
2016年上市轎車和SUV平均整備質量約為1 528 kg ……………………………… 234
2016年上市的小型轎車的平均整備質量為1 150 kg ……………………………… 235
2016年上市的緊湊型轎車平均整備質量為1 315 kg ……………………………… 236
2016年上市的中型轎車平均整備質量為1 583 kg ………………………………… 237
2016年上市的小型SUV平均整備質量為1 340 kg ………………………………… 238
2016年上市的緊湊型SUV平均整備質量為1 555 kg ……………………………… 239
2016年上市的中型SUV平均整備質量為1 785 kg ………………………………… 240
2016年納入免征購置稅新能源乘用車的平均整備質量為1 205 kg、 動力蓄電池組平均總質量為263 kg ……………………………………………… 241
鋼是我國自主品牌乘用車白車身的主要用材……………………………………… 242
自主品牌乘用車白車身高強度鋼平均用量約為56% ……………………………… 243
2016年新上市外國品牌乘用車智能化應用以DA為主 …………………………… 244
2016年新上市自主品牌乘用車智能化應用以預警監測為主……………………… 245
2016年乘用車網聯化應用功能不斷增強,前裝率不斷提高……………………… 246
部分跨國車企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當前研發進展及預期目標……………………… 247
國內企業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當前研發進展及預期目標…………………………… 248
國際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深度布局智能網聯產業鏈……………………………… 249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投資、并購、合作方興未艾………………………………… 250
“5+2”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建設全面推進 ……………………………… 251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法規建設開始起步………………………………………… 252
5?研發能力基礎
技術能力指數 汽車產業技術能力指數(1): 勞動生產率和出口銷售率為技術能力*大短板 ………………………………… 254
汽車產業技術能力指數(2): 研發投入強度呈上升趨勢,稍高于中低水平 …………………………………… 255
汽車產業技術能力指數(3): 研發人員強度提升至9%以上,研發活動增多增強 …………………………… 256
汽車產業技術能力指數(4): 產業規模迅速擴大,但支柱產業地位有待提升 ………………………………… 257
汽車產業技術能力指數(5): 勞動生產率近年徘徊不前,2015年出現下降 …………………………………… 258
汽車產業技術能力指數(6): 國際化發展處起步階段,出口銷售率艱難爬坡 ………………………………… 259
汽車產業技術能力指數(7): 自主品牌汽車質量提升至與國際品牌基本相當的水平 ………………………… 260
汽車產業技術能力指數(8): 2015年乘用車按產量加權平均油耗降至6.98 L/100 km ………………………… 261
汽車產業技術能力指數(9): 人均發明專利持續增長,是技術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 262
2015年全行業研發經費900多億元 ………………………………………………… 263
萬名從業人員中研發人員數量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64
2015年汽車行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工作成果豐碩……………………………… 265
汽車行業部分企業技術中心一覽…………………………………………………… 266
6?技術研發趨勢
技術標準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標準(CSAE)已發布57項 …………………………………… 270
研發成果 2002—2016年共有44個汽車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272
2001—2016年共47個項目獲汽車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 275
2016年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6個一等獎項目成果簡介 ………………… 278
技術專利 在中國公開的汽車類專利累計數量首超美國,位列世界第二…………………283
國內申請人是中國專利申請主力,但高強度專利占比很低……………………… 284
企業年度專利公開量大幅提升,但與跨國公司相比差距很大…………………… 285
電控技術相關專利占汽油發動機節能技術專利的39% …………………………… 286
變速器專利中AT技術相關專利累計公開量*大 ………………………………… 287
結構優化設計是汽車輕量化的主要手段,相關專利數量居輕量化 相關專利之首 ……………………………………………………………………… 288
2016年動力電池材料技術相關專利累計公開量是上年的133% ………………… 289
比亞迪在動力電池技術相關專利公開量上處于領先地位………………………… 290
驅動電機系統相關專利中電機技術相關專利占比為65% ………………………… 291
山東理工大學驅動電機系統相關專利國內累計公開量居國內機構之首………… 292
燃料電池技術專利公開量增長緩慢,中國企業申請量偏少……………………… 293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相關專利近十年國內累計公開量大幅增長…………………… 294
吉利和豐田分列智能網聯汽車相關專利國內累計公開量國內外申請人首位…… 295
環境感知技術相關專利國內累計公開量吉利汽車*多…………………………… 296
比亞迪的汽車類專利國內累計公開量和專利強度國內領先……………………… 297
中國高校汽車專利強度明顯高于企業……………………………………………… 298
7?國外相關資料附錄
8?圖表索引?(3~6章)
展開全部
中國汽車技術發展報告:2017:2017 作者簡介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成立于1963年,是由中國汽車科技工作者自愿組成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社會組織,目前下設專業分會30余個,擁有個人會員數萬人,團體會員數百家。主要業務包括學術交流與科普文化、技術創新與產業研究、培訓認證與編輯出版、科技獎勵與國際合作。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以推動汽車工業科技進步和為行業服務為己任,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進程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
豐田汽車公司,成立于1937年,總部位于日本愛知縣豐田市。一直以來豐田基于“通過汽車,創造富裕社會”這一企業理念,積極參與在中國的整車、發動機及汽車配套設施的相關事業,分別與一汽集團和廣汽集團合作,推出了包括混合動力車普銳斯、凱美瑞混合動力在內的17款深受中國用戶喜愛的車型。此外,在進口車方面,已經引進了包括混合動力車型在內的29款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車型。至此,豐田在中國有三萬多名中國員工在各相關領域為中國的汽車工業和汽車市場發展積極貢獻著力量。同時,豐田以“環境保護”、“交通安全”和“人才培養”為中心,積極開展扎根于中國的各項社會貢獻活動,力爭成為受中國社會認可和信賴的優秀企業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