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尤哈 本書特色
《尤哈》發表于1911年,是阿霍*成功的的小說之一。故事發生在芬蘭東部卡累利亞地區,年老的尤哈不顧母親的反對,娶了年輕的妻子瑪麗亞,而瑪麗亞卻同借宿的商人謝美噶私奔。善良憨厚的尤哈始終堅信瑪麗亞是被擄走的,不顧艱難,尋找瑪麗亞。謝美噶是一個情場浪子,欺騙了瑪麗亞的感情。瑪麗亞為了重新回到尤哈身邊,編了她被擄走的謊言。當瑪麗亞帶尤哈接她和謝美噶的孩子時,謊言被揭穿了,尤哈糾結萬分,一方面痛恨瑪麗亞的欺騙,另一方面又對把謝美噶打成殘廢而心懷愧疚;一方面耿耿于懷瑪麗亞不愿意給自己生孩子,痛恨瑪麗亞和那個私生子,另一方面又擔心他們的安危,拼盡全力想送他們回家……在激流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無論善良憨厚的尤哈還是跟謝美噶私奔了的瑪麗亞,無不被命運捉弄。他們也抗爭,也逃離,但終究還是回到命運原點,極具悲劇色彩。作品曾兩次改編成歌劇,四次拍成電影。
尤哈 內容簡介
有人說,了解芬蘭文學,*好的方法莫過于陪她赤腳在清晨的草地上散步,請她嘗一嘗山坡上的野草莓。芬蘭文學的韻味就在其中。如果能陪她到赫爾辛基的市場上走一走,徜徉在愜意的陽光中,就更好了。或許你也能帶她去看一看停靠在港口上的國際商船,沿街叫賣海味、蔬菜和鮮花的婦女:這是芬蘭的大自然和文化、城市生活和鄉村生活的交匯點。也正是這種交融、角力,成為芬蘭文學的母題。 本輯《芬蘭文學叢書》收錄芬蘭文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兩位作家阿歷克西斯·基維和尤哈尼·阿霍的代表作,由《庫勒爾伏》《尤哈》《鐵路》三部文學作品組成。叢書跨越時空,帶領讀者穿越到19世紀末,或去劇場看一出拷問靈魂的史詩劇;或放逐在河流中,感受生而為人的原罪;或聽一曲且行且遠的鄉村挽歌,感受世紀末芬蘭眾生相……正如被紫羅蘭黑色填充的北歐夜空,芬蘭文學時而瑰麗,時而浪漫,時而深邃,時而寂靜,成為世界文學中一顆璀璨的星。
尤哈 作者簡介
作者:尤哈尼·阿霍,原名Johannes Brofeldt,芬蘭文學家。1861年出生于芬蘭東部薩伏省的一個牧師家庭。1880年進入赫爾辛基大學學習。1883年他創作了短篇小說《當父親買燈的時候》,踏上了文壇。隨后相繼發表了小說《鐵路》《牧師的女兒》《尤哈》等。他的作品大多數描寫芬蘭普通人的生活,被譽為“芬蘭人民形象”的塑造者,曾先后12次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譯者:余志遠,1935年生,浙江鄞縣人。資深翻譯家。1957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1958年,作為我國第一批赴芬蘭留學生,在赫爾辛基大學學習芬蘭語言與文化。1960年回國,任教于北京外國語大學,并從事芬蘭文學翻譯。主要譯作有《明娜·康特作品選》和《兔年》。《神圣的貧困》獲魯迅文學獎提名獎(文學翻譯)。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