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網中之我-何明升網絡社會論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713133
- 條形碼:9787519713133 ; 978-7-5197-131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網中之我-何明升網絡社會論稿 本書特色
網絡社會研究一直是學界的熱點和前沿問題,《網中之我:何明升網絡社會論稿 》匯集了何明升教授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其中,*篇是對信息技術與網絡社會的理論探討,從物質層面的信息技術特性講起,既涉及網絡生存的哲學問題,也議到網絡社會系統的虛擬和諧。第二篇是網絡化生存樣態研究,有些是網絡生活中的情景定義、主體特征、虛擬認同等一般性問題,但相對集中于網絡消費的具體論域。第三篇是網絡化的社會結構及效能發揮問題,網絡社會的組織化邏輯已滲透到各個角落,觸及到網絡社區、虛擬公共領域、虛擬企業、網絡輿論、電子政務、網絡文化等諸多內容。第四篇是網絡越軌和網絡治理這一對相輔相成的論題,既包括對網絡侵犯行為、網絡成癮、網絡越軌等病態現象的分析等。
網中之我-何明升網絡社會論稿 內容簡介
網絡社會研究一直是學界的熱點和前沿問題,《網中之我:何明升網絡社會論稿 》匯集了何明升教授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其中,**篇是對信息技術與網絡社會的理論探討,從物質層面的信息技術特性講起,既涉及網絡生存的哲學問題,也議到網絡社會系統的虛擬和諧。第二篇是網絡化生存樣態研究,有些是網絡生活中的情景定義、主體特征、虛擬認同等一般性問題,但相對集中于網絡消費的具體論域。第三篇是網絡化的社會結構及效能發揮問題,網絡社會的組織化邏輯已滲透到各個角落,觸及到網絡社區、虛擬公共領域、虛擬企業、網絡輿論、電子政務、網絡文化等諸多內容。第四篇是網絡越軌和網絡治理這一對相輔相成的論題,既包括對網絡侵犯行為、網絡成癮、網絡越軌等病態現象的分析等。
網中之我-何明升網絡社會論稿 目錄
**節 現代信息技術的技術特性與社會效應 1 第二節 信息化的社會學含義——一個技術社會學問題 6 第三節 復雜巨系統:互聯網——社會研究的一個新視角 13 第四節 “網絡社會”的概念辨析 23 第五節 網絡行為的哲學意義 39 第六節 信息化進程中的生活觀轉型問題 45 第七節 論“在線”生存 50 第八節 論“在線”與“在世”的關系 60 第九節 在線生存:現代性的另一種呈現 69 第十節 虛擬和諧:網絡社會系統的一種理想狀態 78
第二章 網絡化生存樣態 88
**節 網絡生活中的情景定義與主體特征 88 第二節 網絡生活中的虛擬認同問題 91 第三節 互聯網與消費形態的躍遷 99 第四節 關于網絡消費的理論解說 105 第五節 網絡消費的數學模型與應用分析 109 第六節 網絡消費的測度及其管理意義 115 第七節 網絡消費的制度化過程 122 第八節 發達國家的網絡消費管理 127 第九節 網絡消費管理模式初探 134 第十節 我國網絡消費的問題分析 142
第三章 網絡化結構效能 154
**節 一種新的社區形式:網絡社區 154 第二節 虛擬公共領域功能實現的過程 159 第三節 網絡集體行動的意義建構——基于斯圖亞特 ·霍爾的編碼—解碼理論的分析 166 第四節 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困境及出路——以虛擬社區系統的社會建構為例 176 第五節 演化博弈論在虛擬企業和諧互動研究中的應用 186 第六節 基于Weisbuch -Deffuant模型的網絡輿論演化模式研究 192 第七節 電子政務:政府與公眾互動規則的技術化呈現 204 第八節 網絡文化建設的兩個視點與多主體協同發展 211 第九節 我國網絡文化建設的多主體協同發展戰略 224 第十節 網絡文化的工具性因緣及其多樣化共享問題——兼論中國特色網絡文化的學理依據 235
第四章 網絡越軌與網絡治理 248
**節 網絡侵犯行為:多視角解讀 248 第二節 網絡成癮與病態人格的選擇性親和 254 第三節 青少年網絡越軌:虛擬和諧視角 260 第四節 網絡秩序的生成機理:從分層演化到共生演化 269 第五節 基于進化博弈理論的網絡秩序生成機理研究 275 第六節 電信技術選擇管制的理論與政策分析 279 第七節 虛擬社會治理的概念定位與核心議題 290 第八節 網絡治理:政策工具與推進邏輯 305 第九節 中國網絡治理的定位及現實路徑 322后 記 337
網中之我-何明升網絡社會論稿 作者簡介
何明升,管理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學會網絡社會學專業委員會會長,中國軟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網絡社會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5項,完成國家博士點基金課題、國家軟科學課題等重要課題10余項,擔任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中國特色虛擬社會管理模式研究"首席專家。已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社會學研究》《自然辯證法研究》《管理工程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