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簡帛量詞研究 本書特色
《簡帛量詞研究》首次對已公布的所有戰國秦漢魏晉簡帛文獻中的量詞進行了窮盡性的系統的整理研究。首先將量詞分為三大類進行研究:一,自然單位量詞,下分個體單位量詞和集體單位量詞。二,借用單位和制度單位量詞,制度單位量詞分度量衡單位、面積單位、貨幣單位三類。三,動量詞。zui后附“簡帛物量詞呈現總表”和“簡帛動量詞呈現總表”,通過這兩個表,可概覽簡帛量詞的全貌。然后對簡帛量詞的特征及其歷時發展進行研究。此外,對與量詞關系密切的數詞在簡帛中的使用情況也進行了整理研究,并對數詞同量詞、名詞在句子中配合的各種情況進行考察。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zui后研究了簡帛量詞在構建量詞發展史上的價值。本書對漢語量詞史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很多結論均改寫了先秦兩漢魏晉量詞史。
簡帛量詞研究 內容簡介
1.首次對已公布的所有戰國秦漢魏晉簡帛文獻中的量詞進行了窮盡性的系統的整理研究。 2.本書對漢語量詞史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很多結論均改寫了先秦兩漢魏晉量詞史。 3.附錄“簡帛物量詞呈現總表”和“簡帛動量詞呈現總表”,可概覽簡帛量詞的全貌,方便讀者利用。
簡帛量詞研究 目錄
**節 簡帛材料簡介
一 戰國楚簡帛
二 秦簡
三 兩漢簡帛
四 昊晉簡
附:本書所引簡帛及其簡稱表
第二節 量詞概說
一 量詞的界定
二 古漢語量詞研究的現狀和展望
三 簡帛量詞的概貌
第二章 簡帛自然單位量詞研究
**節 侗體單位量詞
**組1.枚;2.個
第二組3.乘;4.駟;5.兩;6.艘
第三組7.口;8.頭;9.匹;10.騎
第四組11.所;12.處;13.區;14.町
第五組15.領;16.衣;17.裁;18.要;19.立;20.首
第六組21.編;22.篇;23.章;24.卷;25.牒;26.終-
第七組27.等;28.級;29.石
第八組30.條;31.格;32.給
第九組33.猴;34.發
第十組35.斷;36.節;37.成;38.辟
第十一組39.顆;40.丸;41.梃
第十二組42.人;43.夫
第十三組44.封;45.通;46.合;47.張
第十四組48.物;49.事
第十五組50.本;51.木;52.株
第十六組53.紐
第十七組54.歲
第十八組55.算
第十九組56.只;57.件;58.種;59.塊;60.函
第二節 集體單位量詞
**組1.乘2;2.駟:
第二組3.兩:;4.雙;5.偶;6.會;7.純;8.陽
第三組9.稱;10.真
第四組11.秉;12.把;13.接
第五組14.束;15.絮;16.蔡
第六組17.具;18.堵
第七組19.積;20.聒
簡帛量詞研究 作者簡介
張顯成,男,1953年生,漢族,成都人。1989年考入四川大學漢語史專業,先后師從經本植教授和趙振鐸教授攻讀并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西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文獻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文獻學和語言文字學研究,側重于簡帛和中醫文獻領域的有關研究;主編《簡帛語言文字研究》。完成和正在從事的各級科研和教改項目多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項,國家重大文化工程項目一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三項。獲得國家ji部省級科研獎和教學獎十一項。在中華書局、巴蜀書社、天津古籍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等出版著作二十六部,其中獨著十部,主編九部;在海內外發表學術論文一百余篇。李建平,男,1980年生,山東東營人。副教授,博士,碩導,山東師范大學高層次引進人才。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與出土文獻研究。先后在《中國語文》《古漢語研究》《語言研究》《敦煌研究》《考古與文物》《中原文物》《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簡帛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四十余篇,多次為人大復印數據《語言文字學》《經濟史》及《高校文科學報學術文摘》全文轉載。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省社科基金項目及其他項目十余項,參加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兩項。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