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內幕交易罪應用法律對策與監管模式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89143
- 條形碼:9787301289143 ; 978-7-301-28914-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內幕交易罪應用法律對策與監管模式研究 本書特色
高效規制資本市場內幕交易行為,必須根據內幕交易的違法犯罪行為規律構建與完善制度性防控體系,這正是本書的研究價值之所在。首先,通過研究現行刑事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挖掘、剖析有關內幕信息、內幕交易行為、內幕人員等重點問題,能夠為定性提供理論支持,豐富和完善對本罪的系統性研究,從而準確指導司法實踐。其次,通過研究發現立法規定和司法解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立法建議和司法舉措,完善相關刑事立法和司法程序,強化對內幕交易行為的懲治和預防。*后,構建實時監控主動性執法與責任追究被動性執法并重的監督格局。立足于反內幕交易實體規范與程序的雙重優化,形成針對內幕交易行刑高效銜接的監管模式。既能夠促進我國證券期貨市場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也將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加強證券期貨市場監管和上市公司證券犯罪預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內幕交易罪應用法律對策與監管模式研究》研究的創新之處主要有:一是運用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雙向互動研究方法。結合實踐中的司法認定難題將其轉化為刑法上的理論問題進行研究,并為立法提供修改和完善建議,進而指導司法實踐的雙向路徑并行的研究方法。二是研究視角的突破。對內幕交易行為的認定和懲防采用跨學科的、全視域的視角,而非僅僅局限于刑法規制。三是對內幕交易行為產生的刑事與行政責任競合開展系統性研究,從刑民交叉角度構建行刑銜接的模式,更為有效地解決內幕交易認定、處置、執行等諸環節的障礙。
內幕交易罪應用法律對策與監管模式研究 內容簡介
《內幕交易罪應用法律對策與監管模式研究》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內幕交易罪立法背景系統梳理和基礎問題整體性考察。結合我國證券期貨犯罪的產生、發展歷程以及入罪化背景,明晰內幕交易罪的立法背景和立法意圖,并針對其概念和基本特征等基礎問題展開詳細分析。二是內幕交易罪犯罪構成要件的系統性分析,如內幕信息范圍的具體化、內幕人員的認定、非法獲取內幕信息進行交易行為定性與行為人身份定性、內幕交易行為的認定等問題給予充分的理論論證,并結合大量現實案例予以檢驗和完善。三是內幕交易罪司法應用問題研究,將其與其他罪名進行全面辨析,解決實務中適用法律的疑難問題。四是內幕交易罪刑事與行政責任競合研究,明晰行為人實施相應行為所應承擔的責任性質和各自范圍,并對特殊情況下的責任承擔進行研究。五是比較法視域下對各主要國家或地區內幕交易罪立法與司法狀況進行介紹和系統分析,借鑒其先進、成熟經驗。六是針對我國內幕交易監管乏力的現狀,力圖打破專業限制,構建內幕交易行刑高效銜接的監管模式。包含建立健全“主動型”立法保障機制、“高效型”行政執法機制、“制約型”查審分離機制和“緊密型”政府部門協同機制等方面。要進一步細化違法行為認定標準,提高處罰標準,豐富執法措施和手段,增強操作性和匹配性,建立行政執法和解制度,研究投資者補償制度。更多引入刑事司法力量參與監管執法,強化行刑銜接。
內幕交易罪應用法律對策與監管模式研究 目錄
第二章 比較法視域下各國或地區規制內幕交易罪的對比分析與域外經驗借鑒
第三章 內幕信息的認定研究
第四章 內幕交易行為認定
第五章 內幕交易行為主體研究
第六章 內幕交易刑事、行政責任的競合與銜接
第七章 內幕交易監管模式研究
內幕交易罪應用法律對策與監管模式研究 作者簡介
王玉玨,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刑法教研室,副教授、法學博士,碩士生導師。英國利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在《法學》、《人民檢察》、《檢察日報》等報刊發表論文三十余篇。主持、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司法部、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課題。專著2部,參編著作、教材多部。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