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時空體敘事學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10307
- 條形碼:9787520310307 ; 978-7-5203-1030-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時空體敘事學概論 內容簡介
《時空體敘事學概論》的學術目標是在結構主義敘事學之外,建立一門歷史認知敘事學。這是一個極具難度而備受冷落的學術領地,非得有足夠大的勇氣才敢于踏進。作者是從詩學的語言學模型,也就是從歷史語言學、認知語言學模型入手,深入時空體理論的內在肌理,通過抽取語言學模型中的歷史認知科學基本原則,對時空體理論做出深入的解析。從時空體理論基本的要素開始,作者逐次剖析敘事語義與敘事語法的交互關系、“敘”與“事”的交互認知等層面,揭示內含的社會歷史因素和敘事學化潛勢,在與結構主義敘事學的比較中凸顯歷史認知敘事學的思路,剝露出蘊含其中的歷史認知敘事學雛形,并進而歸結為建構歷史認知敘事學的幾條原則意見。應該說,在《時空體敘事學概論》中,作者的思考是深刻而縝密的。敘事學要突破自身的困境,就必須另謀出路,注重語境的新敘事學則是走出這一困境的重要途徑,因此,作者所做出的理論選擇正順應了學術發展的需要。
時空體敘事學概論 目錄
**節 時空體理論敘事學化及歷史敘事學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第二節 時空體敘事學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三節 時空體敘事學研究意義及創新點
第二章 時空體敘事學的理論基礎:時空體理論后經典敘事學闡釋及其反思
**節 時空體理論的語言學及后經典敘事學化基礎之一:類型、比較及整體架構基礎層
第二節 時空體理論的語言學及后經典敘事學化基礎之二:語義與語法的綜合
第三節 時空體理論的語言學及后經典敘事學化基礎之三:語境的認知維度
第三章 時空體敘事學的**個層面:敘事語義與敘事語法結合的規則層面
**節 時空體敘事情境語義初始三要素的界面化:作為詞匯語法位的人、時空與動作
第二節 時空體敘事學的敘事語法與敘事語義交互的初步闡釋:從詞匯語法位到整體形式
第三節 時空體敘事學的敘事語法與敘事語義交互的進一步闡釋:邏輯及哲學層面的論證
第四章 時空體敘事學的第二個層面:語境一社會歷史的認知層面及其批評案例
**節 認知語境與詞匯語法問題的接口:“敘”與“事”的交互認知論理論根源及初步論證
第二節 認知語境的進一步展開:文化與歷史化的腳本、認識圖式、社會心理表征
第三節 歷史敘事學中形式的生成問題案例論述:以結構主義敘事學兩個案例重釋為中心
第五章 時空體敘事學的第三個層面:個案、類型及總體比較維度及其批評案例
**節 歷史詩學案例的敘事學闡釋及其經典敘事學案例的系統差異
第二節 歷史敘事學批評的總層面:從類型學到時空歷史族系學
結論
參考文獻
時空體敘事學概論 節選
《時空體敘事學概論》: 筆者已經在前面提到過,《時空體敘事學概論》實際上從一個轉化的角度,或者說是衍生與發展角度來研究與發展時空體理論的,但是,所有的衍生與發展的研究,必須基于已經有的學理基礎上,如果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的話,我們是從某個接口中發展時空體理論的,為了說明我們所提出的時空體敘事學,我們必須論證這種“接口”的“銜接”是有學理依據的! ∥覀冞@樣安排論述順序:如果我們研究的對象是建構一種歷史敘事學。我們的論述順序是分兩部分的,首先是按照理論來源的先后論述! “凑绽碚搧碓吹南群箜樞蛉缦滤! **個層面,主要是**個銜接點,這個層面是時空體敘事學的來處及曾經的理論基礎,時空體理論的基礎是歷史詩學,進一步地追溯,就是歷史語言學,不管是歷史詩學,還是歷史語言學,都是有類型學和比較維度的,歷史詩學是一種比較詩學,歷史語言學是一種比較語言學,從本體上說,巴赫金的時空體理論是一個比較詩學的概念,之所以在英美學界有很多誤解,恐怕跟其系統性失落有關。但時空體理論實際上是歷史比較詩學的一個概念,這一點,在筆者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及之后的2012年的專著中,有很詳細的論證。所以,時空體理論是什么,關系到我們對時空體敘事學的構建,時空體敘事學的歷史比較維度,應該是我們不應該忽視的。這部分對應莫妮卡·弗雷德尼克的《建構“自然”敘事學》,兩者在思路上有很相近的地方! 〉诙䝼層面,包括兩個銜接點,就是其中的第二個銜接點和第三個銜接點,這主要基于時空體理論對歷史詩學的貢獻,時空體理論*重要的貢獻之一,是搭建了時空體這個概念及其在歷史語境中的相關使用,需要指出的是,這部分是*難的,也是*復雜的。如果不能理解這部分,對巴赫金時空體理論的深入就是有問題的,因為,這部分是巴赫金*獨特的創造,也是*復雜的創造,同時,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對之的理解與轉換,應該是*難,也是*具創造性的,換言之,這個層面對巴赫金時空體理論是如何后經典敘事學的,而且是創造性地后經典敘事學的,十分關鍵。這里主要可以分成兩部分,**部分也就是第二個銜接點涉及部分是時空體的規則層面,這個銜接點主要論述其敘事語義與敘事語法相結合的方法,這是*重要的、*核心的部分。相對對應的后經典敘事學的部分,主要是戴維·赫爾曼對敘事語義的強調,盡管他缺乏歷史語言學的知識背景,但這種敘事語義的取向,恰恰是后經典敘事學目前所努力達到的,不過相比較戴維·赫爾曼而言,時空體敘事學提出的解決方法,在適用性上達到了一個較高的高度,這是它和其他后經典敘事學在敘事學有所區別的核心。第三個銜接點,是時空體的語境層面,通過對所述情境的錨定,我們上述的抽象層面才有了其完整的“肉身”,或者說,恰是在語境的驅動中,在主體與環境的交互中,我們才構建形式、表述意義。所以,第二個銜接點和第三個銜接點是同一的,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系,實際上在**個銜接點中,我們對規則歸納,實際就已經是與某種語境有關的,但是,為了更清楚地表述,我們在分析中,將之抽象獨立出來! ≡谶@個過程中,我們特別會強調語法、語義及語境的交叉銜接層面,甚至會推到這些語言學觀念,更遠的會到其中某種哲學基礎及新的邏輯基礎(這種新邏輯學對古典邏輯傳統提出了質疑,對于語義學研究領域的影響十分顯著,但是對于目前的文學研究者依舊十分陌生),作為其中的理論基礎,這是形式與歷史之所以能夠交叉的基礎論證。我們還會對主體與環境的交互的哲學層面做一些論述,因為這是形式與歷史交界面的一些根據!
時空體敘事學概論 作者簡介
孫鵬程,男,現在浙江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在職申請博士學位,溫州大學人文學院助理研究員。日前主要從事認知敘事學研究。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有8篇為《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出版專著1部,合著2部,譯著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2項,所參與的國家社科基金均已結項。獲浙江省政府頒發的省哲學社會科學獎1項、溫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獎1項、中國外國文學教學研究會著作獎1項、論文獎1項。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