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農村調查-(總第8卷.村莊類第7卷.華南區域第7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12741
- 條形碼:9787520112741 ; 978-7-5201-1274-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農村調查-(總第8卷.村莊類第7卷.華南區域第7卷)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了廣東省粵北下鎮村、浙江省浙西新葉村及廣東省粵北新嶺村三個村莊的調查結果,分別從村莊的由來與沿革、村莊自然形態與實態、村莊經濟形態與實態、村莊社會形態與實態、村莊文化形態與實態、村莊治理形態與實態對各調查村莊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剖析,為讀者呈現了一幅華南宗族村莊演變與發展的歷史畫卷。
中國農村調查-(總第8卷.村莊類第7卷.華南區域第7卷)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廣東省粵北下鎮村、浙江省浙西新葉村及廣東省粵北新嶺村三個村莊的調查結果,分別從村莊的由來與沿革、村莊自然形態與實態、村莊經濟形態與實態、村莊社會形態與實態、村莊文化形態與實態、村莊治理形態與實態對各調查村莊的具體情況進行了剖析,為讀者呈現了一幅華南宗族村莊演變與發展的歷史畫卷。
中國農村調查-(總第8卷.村莊類第7卷.華南區域第7卷) 目錄
凡 例【《中國農村調查》編輯組】
村莊類分序【徐 勇】
以房興族:官商并舉之族的分化與整合——粵北下鎮村調查
**章 陳氏宗族的由來與發展
**節 陳氏的由來和遷徙
一 系出舜帝,以國為姓
二 聚星義門,世系遠播
三 因亂遠避,入贛進粵
第二節 下鎮陳氏宗族的繁衍
一 因水而興:“沿江而下,落居開基”
二 因人而盛:“五年成聚,十年成族”
第三節 下鎮村建制沿革
第四節 下鎮村當下概況
第二章 下鎮村陳氏宗族的自然形態與實態
**節 自然環境
一 氣候與降雨
二 地理地貌
三 水資源特征
四 土壤與耕作
第二節 人文自然
一 祖宗建筑:“陳氏宗祠”
二 人居建筑
三 神靈建筑
第三節 下鎮村自然實態
一 自然觀的變化
二 交通概況
三 民居與村莊布局
第三章 下鎮村陳氏宗族的經濟形態與實態
**節 經濟形態概況
一 土地占有
二 生產能力
第二節 產權
一 宗族共有產權
二 家庭私有產權
第三節 經營
一 宗族共有財產的經營
二 家庭私有財產的經營
三 合作經營
第四節 交換
一 族內交換
二 族外交換
第五節 產業
一 農業
二 商業
三 手工業
第六節 消費
一 共同消費
二 家庭消費
第七節 財產繼承
一 宗族共有財產的繼承
二 家庭私有財產的繼承
第八節 下鎮村經濟實態
一 產權
二 經營
三 市場交換
四 分家
五 農民收入狀況
第四章 下鎮村陳氏宗族的社會形態與實態
**節 社會形態概況
一 姓氏概況
二 人口概況
三 世代繁衍
第二節 社會構成
一 人口
二 婚姻
三 家庭
四 鄰里
第三節 社會組織
一 房族理事會
二 祖嘗會
三 老人會
第四節 社會交往
一 族內交往
二 族外交往
第五節 社會分化
一 血緣分化
二 財富分化
三 職業分化
第六節 社會沖突
一 族內沖突
二 族外沖突
第七節 社會保障
一 族內救濟
二 族內保護
第八節 下鎮村社會變遷
一 土地改革時期的宗族社會
二 集體化時期的宗族社會
三 改革開放后的宗族社會
第九節 下鎮村社會實態
一 社會構成
二 社會組織
三 社會交往
四 社會分化
五 社會保障
第五章 下鎮村陳氏宗族的文化形態與實態
**節 信仰
一 祖先崇拜
二 生育崇拜
三 神靈崇拜
第二節 觀念
一 長幼有序
二 光宗耀祖
三 發家致富
第三節 文化習俗
一 婚喪習俗
二 節慶習俗
第四節 文娛活動
一 文化活動
二 娛樂活動
第五節 教育
一 私塾
二 學宮
三 社學與書院
四 崇文重教
五 新式學校
第六節 下鎮村文化變遷
一 宗族文化的消解
二 宗族文化的復興
第七節 下鎮村文化實態
一 祭祖現況
二 拜神
三 教育
第六章 下鎮村陳氏宗族的治理形態與實態
**節 治理主體
一 宗族權力主體
二 國家權力主體
第二節 治理內容
一 宗族共同事務
二 房支共同事務
三 家庭事務
四 國家事務
第三節 治理規則
一 族規
二 祖訓
三 國法
第四節 治理過程
一 決策
二 管理
三 參與
四 監督
第五節 下鎮村治理實態
一 村委會主導下的村治
二 小組與“片區”村治
三 宗族治理與村莊治理
下鎮村調查小記
下鎮村調查日記
中國農村調查-(總第8卷.村莊類第7卷.華南區域第7卷) 作者簡介
徐勇,男,1955年7月15日生,湖北省宜昌市人,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1982年,攻讀于華中師范大學政治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84—1987年,攻讀于華中師范大學科社所,獲法學碩士學位;1993—1996年:攻讀于華中師范大學科社所博士研究生,獲法學博士學位。1982年在華中師范大學科社所任教,1989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3年破格晉升為教授,1997年聘為博士生導師;1998年任校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所長,2000年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任,2004至2012年5月任政治學研究院院長。2011年任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2016年兼任湖南師范大學“瀟湘學者”講座教授。主要從事基層政治與鄉村治理研究。 鄧大才,男,1970年10月生,湖南省漢壽縣人,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兼分黨委書記,教育部新世紀人才,“長江學者”青年學者,中國政治學會副秘書長、湖北省政治學會秘書長、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武漢市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從事農村問題研究,研究領域主要為小農問題及其方法論、產權政治學方面。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