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yǎng)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chuàng)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qū)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與數據庫建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91545
- 條形碼:9787516191545 ; 978-7-5161-9154-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與數據庫建設 本書特色
中原地區(qū)的水文化資源分布廣泛,構成復雜,其傳承發(fā)展各有特色,長期以來又疏于對其進行全面、系統、準確地調查整理,各涉水管理、研究、教學、實踐部門各自為戰(zhàn),都缺乏對其現狀的清醒認識和全面了解。中原水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和開發(fā)是一項艱巨、系統、持久的工作。朱海風、史鴻文等著的《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與數據庫建設》對中原水文化資源的形成因素、內容范圍、普查方法、分級分類評估、保護政策措施、開發(fā)利用戰(zhàn)略規(guī)劃以及數據庫建設作了分析探討,在摸清中原水文化資源的現狀、研究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方略的基礎上,為河南省文化建設提出了決策咨詢建議。
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與數據庫建設 內容簡介
該書立足于對中原水文化資源概念的界定、分類、評級、普查和挖掘,從不同角度、不同領域、不同層面探討了中原水文化資源及其數據庫建設的意義、手段和路徑。該書所探討的數據庫建設工作的具體實施,將有助于中原水文化資源的全面整合、開發(fā)和利用。
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與數據庫建設 目錄
緒論 ………………………………………………………………………… 1
**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與數據庫建設課題解析 ……… 2
第二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與數據庫建設研究現狀 ……… 7
第三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與數據庫建設研究思路 …… 10
**章 中原水文化資源的稟賦特征 ………………………………… 12
**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形成的環(huán)境特征 ……………………… 12
第二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的稟賦特征 …………………………… 16
第二章 中原水文化資源分類…………………………………………… 22
**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分類的目的 …………………………… 22
第二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分類的標準 …………………………… 23
第三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主要類型 ……………………………… 27
第三章 中原水文化資源價值評估與分級 …………………………… 49
**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價值評估與分級的指導思想 ………… 49
第二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價值評估與分級的基本特征和
基本原則…………………………………………………… 51
第三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價值評估與分級的目標任務和
指標要素…………………………………………………… 52
第四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價值評估與分級的方法 ……………… 55
第四章 中原水文化資源普查…………………………………………… 60
**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普查的意義 …………………………… 60
第二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普查的任務 …………………………… 61
第三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普查原則 ……………………………… 63
第四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普查范圍 ……………………………… 64
第五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普查方法 ……………………………… 65
第六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普查的步驟 …………………………… 66
第五章 中原水文化資源的保護 ……………………………………… 69
**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保護現狀 ……………………………… 69
第二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保護原則 ……………………………… 72
第三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保護走向 ……………………………… __________76
第六章 中原水文化資源的開發(fā) ……………………………………… 84
**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的重要意義 ……………………… 84
第二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的基本現狀 ……………………… 86
第三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的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 ………… 87
第四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的重點工作 ……………………… 89
第七章 中原水文化資源之 “治黃理論”的開發(fā)利用 ……………… 92
**節(jié) 中原治黃理論的內涵……………………………………… 92
第二節(jié) 中原治黃理論的分類……………………………………… 93
第三節(jié) 中原治黃理論的傳承……………………………………… 98
第八章 中原水文化資源之 “紅旗渠精神”的開發(fā)利用…………… 101
**節(jié) 從中原水文化看紅旗渠精神的歷史動因 ……………… 101
第二節(jié) 從中原水文化看紅旗渠精神中人水和諧的
歷史軌跡 ………………………………………………… 107
第三節(jié) 從中原水文化看紅旗渠精神的實質 …………………… 109
第四節(jié) 紅旗渠精神對中華民族精神發(fā)展的意義 ……………… 113
第九章 中原水文化資源之 “水文學藝術”的開發(fā)利用…………… 115
**節(jié) 古典詩詞中的中原水文化資源 ………………………… 115
第二節(jié) 古代山水畫中的中原水文化資源 ……………………… 143
第三節(jié) 中原古代園林建筑中的水文化資源 …………………… 149
第十章 中原水文化資源之 “水俗文化”的開發(fā)利用……………… 159
**節(jié) 中原水俗的文脈表現 …………………………………… 159
第二節(jié) 中原傳統水節(jié)慶 ………………………………………… 163
第三節(jié) 中原的水祭祀、水禁忌 ………………………………… 166
第四節(jié) 中原傳統水游藝 ………………………………………… 169
第五節(jié) 中原水民俗的開發(fā) ……………………………………… 171
第十一章 中原水文化資源之 “風水文化”的開發(fā)利用…………… 176
**節(jié) 中原風水文化資源的淵源與積淀 ……………………… 178
第二節(jié) 中原城鎮(zhèn)風水文化資源的挖掘與整理 ………………… 182
第三節(jié) 中原民間風水文化資源的挖掘與整理 ………………… 188
第四節(jié) 中原民間風水文化資源的評價與開發(fā)建議 …………… 191
第十二章 中原水文化資源數據庫建設路徑 ………………………… 193
**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數據庫建設的指導思想 ……………… 193
第二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數據庫建設的基本要求 ……………… 195
第三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數據庫建設的主要特色 ……………… 197
第四節(jié) 中原水文化資源數據庫建設的重要數據 ……………… 198
第十三章 智庫一:中原水利工程文化資源數字圖形
信息大數據系統與虛擬仿真模型 ………………………… 201
**節(jié) 以創(chuàng)新精神推進中原水文化開發(fā)利用與
數據庫建設 ……………………………………………… 201
第二節(jié) 中原水利工程文化資源數字圖形信息大數據
系統與虛擬仿真模型的主要研究內容 ………………… 203
第十四章 智庫二:河南高校建設黃河水文化數據庫的構想……… 205
**節(jié) 高校圖書館構建黃河水文化數據庫的意義 …………… 206
第二節(jié) 河南高校圖書館建設黃河水文化數據庫的優(yōu)勢……… 207
第三節(jié) 黃河水文化數據庫的建設構想 ………………………… 209
第十五章 智庫三:河南高校建設南水北調工程水文化
數據庫的構想 ……………………………………………… 212
**節(jié) 南水北調工程水文化數據庫建設的可行性 …………… 213
第二節(jié) 南水北調工程水文化數據庫建設的原則 ……………… 215
第三節(jié) 南水北調工程水文化數據庫建設與服務面向 ………… 217
第十六章 智庫四: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與
生態(tài)文化旅游系統的虛擬仿真平臺構建 ………………… 219
**節(jié) 平臺構建的背景、目的和意義 ………………………… 219
第二節(jié) 基本理論與概念 ………………………………………… 222
第三節(jié) 南水北調中線典型工程的數字圖形信息模型構建…… 229
第四節(jié) 可能性與已有的工作基礎 ……………………………… 234
參考文獻 ………………………………………………………………… 243
后記 ……………………………………………………………………… 248
中原水文化資源開發(fā)利用與數據庫建設 作者簡介
朱海風(1955--),男,河南西華人。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學者、河南省優(yōu)秀專家,長期從事高等教育工作。曾先后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文稿》、《高校理論戰(zhàn)線》等報刊發(fā)表論文近百篇,出版論著多部,獲省部級獎多項。曾任河南科技學院院長、黨委書記,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黨委書記。現任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水文化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華水文化委員會委員、河南省哲學學會副會長。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