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唐宋貶謫詞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11243
- 條形碼:9787520311243 ; 978-7-5203-1124-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宋貶謫詞研究 內容簡介
唐宋兩朝貶謫事件頻發,貶謫文人眾多。唐宋貶謫詞不僅與貶謫詩文一同構成了貶謫文學的高潮,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唐宋文學在整個文學史上的輝煌,而且成功地構筑了詞體自身的興起、發展和蛻變。沒有唐宋貶謫詞,不僅詞史的發展脈絡無從談起,甚至整個文學史這宏大壯闊的交響篇章也會頓然失色。 《唐宋貶謫詞研究》將勾勒唐宋貶謫詞的發展脈絡,追溯唐宋貶謫詞的文學淵源,并探析文人貶謫對唐宋詞的深刻影響。
唐宋貶謫詞研究 目錄
**章 中唐文人詞的興起與文人貶謫
**節 中唐文人貶謫與中唐貶謫詞的創作
第二節 中唐文人貶謫與文人詞對民歌的學習借鑒
第三節 中唐文人貶謫后的心態對唐宋詞的影響
第二章 北宋黨爭背景下的貶謫詞
**節 北宋黨爭背景下的詞人貶謫情況
第二節 北宋貶謫詞的風貌
第三章 南宋和戰斗爭背景下的貶謫詞
**節 南宋和戰斗爭背景下的詞人貶謫情況
第二節 南宋貶謫詞的風貌
第四章 宋玉、屈原、陶淵明與唐宋貶謫詞
**節 文人的感傷——宋玉對唐宋貶謫詞的影響
第二節 志士的執著——屈原對唐宋貶謫詞的影響
第三節 達者的睿智——陶淵明對唐宋貶謫詞的影響
第五章 詞人貶謫與唐宋詞的“詩化”
**節 畏禍心理的驅使——詞人貶謫與詞體題材的拓寬
第二節 萬水千山行遍——詞人貶謫與詞境的轉變
第三節 不作妮子態——詞人貶謫與詞作抒情主人公的轉變
第四節 文外有事——詞人貶謫與詞作中的寄托之意
第五節 詞亦可以群——貶謫詞人之酬唱與詞體功能的提高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唐宋貶謫詞研究 節選
《唐宋貶謫詞研究》: 一情感上的共鳴 由于貶謫詞人彼此遭際相似,故而在情感上有著互相溝通、互相安慰的需求,他們的心靈很容易產生共鳴,互相實現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在北宋黨爭中的貶謫者尤其是蘇門文人身上表現得特別突出。蘇門文人在政治上同進同退,彼此有著深厚的師友情誼。貶謫之后,他們雖然零星四處,各自品味著惶恐漂泊的況味,但彼此的情誼卻無法割舍。在那些互相贈送的詞作當中,他們彼此的想念和關切透過參差的語句娓娓道來,在貶謫苦難中平添了一絲溫暖。晁補之的《驀山溪·毫社寄張文潛舍人》便是這類酬唱詞的典型代表: 蘭臺仙史,好在多情否。不寄一行書,過西風、飛鴻去后。功名心事,千載與君同,只狂飲,只狂吟,綠鬢殊非舊。 山歌村館,愁醉潯陽叟。且借兩州春,看一曲、樽前舞袖。古來畢竟,何處是功名,不同飲,不同吟,也勸時開口。 該詞是紹圣三年晁補之通判毫州時所作,當時張耒坐黨籍徙宣州。因為很久沒有得到他的消息,故晁補之寄詞致思念關切之意。這首詞就像一封書信一樣:現在是否安康?為何許久沒有收到你的音信?在那條追求功名的路上我們所渴望的和我們所遭遇的是如此相似,同在荒僻之所,同為落魄之人,我了解你心中的傷痛如同了解自己。可是朋友啊,盛年將逝,歲月不返,古往今來功名何在?我們不如飲酒作樂,享受這未了的人生。雖然與你相隔千里不能同醉同歸,但深深盼望著你能回應我這遠方寄來的情誼。詞中有思念,有訴說,有勸慰,感人至深。由于史料缺乏,我們不能確知張耒是否收到了這首詞。由于時空隔阻,有些酬唱之作無法被對方所知,黃庭堅的《鵲橋仙·次韻東坡七夕韻》便是一首永遠都沒機會讓蘇軾閱讀的和詞: 八年不見,清都絳闕,望河漢、溶溶漾漾。年年牛女恨風波,拼此事、人間天上。 野麋豐草,江鷗遠水,老去惟便疏放。百錢端欲問君平,早晚具、歸田小舫。 紹圣元年,黃庭堅與蘇軾相別于彭蠡江上,到建中靖國元年,二人整整八年再未相見。又到了七夕的夜晚,詞人想起元祐年間蘇軾寫過的那首《鵲橋仙》“乘槎歸去”,于是揮筆寫下了這首次韻之詞。詞中牛郎織女對天河風波的怨恨,滲透了詞人對于人間久別的悲哀。在貶謫之路上奔波數年,詞人早已略無宦情,其對歸老田園的渴望,恰如蘇東坡在原詞中發出的“成都何在”的鄉關之思,表現出他們經歷貶謫后相似的追求。可惜的是,原本在這一年遇赦北歸,有希望與黃庭堅一見的蘇軾,卻在這首次韻詞作成的十天后病逝于常州,這首和詞自永無緣被東坡所閱讀了。 ……
唐宋貶謫詞研究 作者簡介
張英(1981-),吉林省柳河縣人,文學博士。現為江蘇理工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和科研,主要研究方向為詞學研究。已發表論文30余篇,主持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1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項。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