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十五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88863
- 條形碼:9787301288863 ; 978-7-301-28886-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十五期) 本書特色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是由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主編的綜合性學術文集,收錄的文章主要有《內藤湖南承襲趙翼略考》《中國儒學經典翻譯的學術大師理雅各》《李白詩歌譯成意大利語初探》《托馬斯·杰斐遜與周武王》《在晚明和清初遞傳與意義流變》《五山版再考》等,重在介紹國際漢學界在中國傳統人文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涵蓋中國文學、文獻、歷史、考古、藝術、中西交流等多個領域。本書主編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劉玉才教授,作者多為國內外一線學者。字數約45萬字,有4個左右的彩色插頁。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十五期) 內容簡介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是由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主編的綜合性學術文集,重在介紹國際漢學界在中國傳統人文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涵蓋中國文學、文獻、歷史、考古、藝術、中西交流等多個領域。本書主編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劉玉才教授,作者多為國內外一線學者。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十五期) 目錄
“版本的美學”序說/宇佐美文理(USAMI Bunri)撰,廖明飛譯
李白詩歌譯成意大利語初探/[意]畢羅(Pietro De Laurentis)
托馬斯?杰斐遜《獨立宣言》與周武王《泰誓上》/[美]施珊珊(Sarah Schneewind)撰,焦堃譯
文獻天地
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避諱詞考/王曉平
那哩娑和夷(nrysh yzd)溯源——霞浦文書研究/馬小鶴
北堂圖書館漢籍藏書/惠澤霖(H. Vernaeren)撰,趙大瑩譯
國家圖書館藏中文公教古籍中的陳垣贈書/馬琳
民國時期袁同禮對中國學研究的貢獻/尹漢超
五山版《韻鏡》再考/住吉朋彥撰,王慧榮、王維維譯
藝術史苑
豐坊與吳門/陳斐蓉
《湖莊清夏圖》在晚明和清初的遞傳與意義流變/章暉、白謙慎
上圖藏阮元致陳文述十四札考述/薛龍春
張之萬書畫與鑒藏活動述略/林梢青
馬可?波羅研究
《馬可?波羅行紀》文本系統與傳播/安德烈歐塞(Alvise Andreose)撰,馬曉林譯
13—14 世紀中西交通史中的大黃/馮鶴昌
元大都門尉初探/寇博辰
算端的城市——伊利汗文獻所載孫丹尼牙考/陳溯
沿著馬可?波羅的足跡走訪伊朗(之二)——2016 年10 月考察紀要/王一丹撰,黨寶海、榮新江補
《馬可?波羅寰宇記》影印本序/榮新江
《馬可?波羅之書》影印本序/榮新江
《馬可?波羅注》影印本序/榮新江
伯希和《馬可?波羅注》前言/韓百詩(Louis Hambis)撰,張曉慧譯
基地紀事
國際漢學系列講座紀要(2017.01—2017.06)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十五期) 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由國家漢辦和北京大學共同籌建,旨在發揮北大在文、史、哲、考古等學科的整體優勢,吸引國外和港澳臺成就卓著的漢學家前來進行合作研究及學術交流。基地主任為北京大學歷史系榮新江教授,通訊主編為北京大學中文系劉玉才教授。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