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日益寂靜的大自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79892
- 條形碼:9787301279892 ; 978-7-301-27989-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日益寂靜的大自然 本書特色
《日益寂靜的大自然》講述眾多探險家、博物學家的旅行見聞以及作者自己的親見親聞;重溫旅鴿、卡羅萊納長尾鸚鵡等數百物種滅絕的悲傷故事;哀嘆物種滅絕的趨勢愈演愈烈、豐富細微的自然聲響日益衰微;精心收集四百余幅經典博物畫,盡顯珍稀物種和已滅絕物種的驚艷美感。 我們對物種滅絕的大趨勢憂心忡忡,不是因為我們可能再也吃不到或利用不了那些業已消失的動物或植物,而是因為物種的劇烈衰減只會導致人類思維和想象的單一,只會帶來文化的貧乏……馬歇爾·羅比森是杰出的博物學家、高超的“講故事的人”,他以生花妙筆令人信服地證明,當大自然日益死寂,人類將無可挽回地陷入一個無趣而乏味的時代。不折不扣的經典! ——愛德華·威爾遜(哈佛大學教授,著名博物學家)
日益寂靜的大自然 內容簡介
在這本完美地融合了文學、歷史、人類學、生態學、動物學、語言學、環境學的奇妙著作里,博物學家、生態專家馬歇爾·羅比森以生花之筆,從前所未有的全景角度,探討了物種的多樣性與人類文明的繁茂之間的深層關聯。一方面,他帶我們“回味”過去自然界物種和平共處的美好時光,引領我們欣賞野生世界之美并感受豐富細微的自然聲響;另一方面則從生物變遷史的視角,點出了物種多樣性的衰減趨勢,并剖析了這種不容樂觀的趨勢在過去、現在、未來是如何影響我們及整個世界的。
馬歇爾·羅比森認為,大自然是我們的導師,是一切的起源,人類和其他物種共同構成了生命共同體。但是,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不再能從自然中獲得啟示。于是,他憂心忡忡地警示我們: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只會導致文化的貧乏,隨著顏色、香氣和聲音的消失,人類數千年來所累積的智性及文化寶藏都將走向衰減。因此,人類必須盡快改變過度開發、濫墾及剝奪其他生物生存權的愚行。
本書博學、睿智而深情,堪稱“有趣味的深度閱讀”的典范,自出版后好評如潮,被譽為是“推進了《寂靜的春天》中的生態議題”,“足以與《寂靜的春天》媲美的生態佳作”。本書也是科學與藝術完美融合的典范。為了有助于讀者理解文本的深意,中文版隨文配有500幅西方珍貴的博物畫。這些精美絕倫的畫作既呈現了每一物種獨有的美感和形態,也是對生態多樣性*好的禮贊。
日益寂靜的大自然 目錄
第2 章 逆著暴風向上/15
第3 章 霧中的長毛象/31
第4 章 烏龜之島/71
第5 章 在蒼翠的街道上/103
第6 章 綠色的羽翼/135
第7 章 被迫出海與遣返/179
第8 章 穿著精致毛衣的世界公民/211
第9 章 在航海和海鳥之間/247
第10 章 沙漠中的漫游者/279
第11 章 生命邊界形式/295
第12 章 鐵道旁的鬼魅聲/309
第13 章 洪堡的軼事或瀑布上的懸崖/327
附 言 青山中的峽谷在哪里? /349
參考文獻/350
日益寂靜的大自然 作者簡介
馬歇爾·羅比森,德國人,曾在弗萊堡大學和牛津大學研讀森林學,在劍橋大學取得生物學博士學位。曾任職于弗勞恩佛荷大氣環境研究協會及德國國會科技評估辦公室,并在美國加州聯邦森林管理局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還擔任過弗萊堡大學森林及環境科學院學術顧問和弗萊堡教育大學自然科學中心教授,F為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教授。旅行足跡遍及全球。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自卑與超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