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社會正義與人的現實幸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0834
- 條形碼:9787520300834 ; 978-7-5203-008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社會正義與人的現實幸福 內容簡介
正義和幸福是正相關的。幸福雖然是“在世”生活中個人的價值追求,但它的實現卻有賴于社會提供的“正義環境”。“以正義看待幸福”,幸福不僅與個人的財富收入、個體體驗有關,更是與社會正義有關,只有在正義社會中幸福才是可欲的和可行的。正義是幸福的前置條件,無正義便無幸福。幸福又是正義的價值目標。正義是工具性的,正義是“為他”的和不自足的,正義為幸福而存在。而幸福是目的性的,幸福是“為己”的和自足的,幸福才是終 極價值。
社會正義與人的現實幸福 目錄
引言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框架結構和基本內容
**章 社會正義
一 “社會正義”界定
(一)個人正義與社會正義
(二)社會正義與全球正義
二 社會正義的環境
三 社會正義觀念發展的三種路向
(一)自然主義正義觀
(二)實證主義正義觀
(三)功利主義正義觀
四 自由、平等與社會正義
(一)社會正義的核心價值之一:自由
(二)社會正義的核心價值之二:平等
(三)正義的至上性與自由、平等的條件性
第四章 馬克思人類解放理論視聞下的人的現實幸福
一 政治解放:人的現實幸福的歷史前提
二 勞動解放:人的現實幸福的現實基礎
三 人類解放:人的現實幸福的真正實現
(一)人類解放的主體:類·群體·個體
(二)人類解放的內涵:“關系”中的解放
(三)人類解放的條件:物質基礎·主體力量·閑暇時間
第五章 當代中國的實踐:社會正義與人民幸福
一 當代中國語境中的社會正義
(一)當代中國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的凸顯
(二)公平正義: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三)正義共識:構建和諧社會的價值理念
二人民幸福:社會正義的價值訴求
三社會正義:人民幸福的必要條件
四 社會正義的實踐邏輯與人民幸福的可能性
(一)堅持“以人為本”,維護人的尊嚴,增進人民幸福
(二)實現共同富裕,提升人民比較幸福感
(三)加強民主法治建設,保障人民的幸福權利
(四)以“差別原則”提升“*不利者”的幸福指數
參考文獻
一 著作
二 論文
后記
社會正義與人的現實幸福 節選
《社會正義與人的現實幸福》: 簡言之,慈善是一種人道主義的責任,而不是正義的責任。“規勸人們對其鄰人要慷慨大方、至善至慈、體諒寬宏和誠善幫助的告誡,并不需要用法律規范加以貫徹和實施。這些道德要求旨在通過自愿的和非強制的行為而在實踐中加以執行。但另一方面,當人們提出正義要求時,從很大程度上來講,這些要求則是向那些有權力憑借以制裁為后盾的具有拘束力的規范手段控制人們行為的人提出的。”同理,社會不正義與個人缺乏道德也不是一回事。如前所述,道德是屬于一種個人責任,而正義關涉社會制度、社會秩序。因此,正義關涉的不是個人道德,而是社會制度(體制)和政府組織的正當合理性。因此,如果把社會不正義問題簡單地視為道德問題,并以加強人們的道德修養來作為醫治社會不正義的藥方,這是錯誤的。 ……
社會正義與人的現實幸福 作者簡介
崔希福,1964年生,男,黑龍江樺南人。哲學博士,現為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1983~1987年,在黑龍江大學哲學系學習,獲學士學位;1993~1996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學習,獲碩士學位;2002~2005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學習,獲博士學位。1996年至今,在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工作。主要從事唯物史觀、制度理論、政治哲學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過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1項、北京市教委面上項目1項、校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教學項目多項,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江西社會科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30余篇,著有《唯物史觀的制度理論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