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06614
- 條形碼:9787520306614 ; 978-7-5203-0661-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文集 本書特色
由文化部、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通過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2016“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和“中外影視譯制合作高級研修班”“中外文學出版翻譯研修班”等,搭建中外思想交流“朋友圈”。此次研討會有來自26個國家的31位著名漢學家參加。本文集是對研討會漢學家和中國學者專家發言整理后的文字成果。
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文集 內容簡介
由文化部、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研討會在北京舉行。通過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2016“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和“中外影視譯制合作高級研修班”“中外文學出版翻譯研修班”等,搭建中外思想交流“朋友圈”。此次研討會有來自26個國家的31位著名漢學家參加。本文集是對研討會漢學家和中國學者專家發言整理后的文字成果。
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文集 目錄
“一帶一路”與國際格局 從“一帶一路”到全球治理:哲學社會科學的橋梁作用 阿爾布勞【英國】 英國社會學學會榮譽副會長/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榮休教授 “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大外交 鄭永年【新加坡】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教授 認識與了解中國是有效參與“一帶一路”的必要條件 托濟克【白俄羅斯】 白中友好協會主席 “一帶一路”對國際貿易的潛在影響 愛麗莎【意大利】 經濟學副教授/意大利國際政治研究所(ISPI)高級研究員 “一帶一路”和中國的大開放戰略 阮宗澤【中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一帶一路”與中國的“天下”觀 巴得勝【比利時】 比利時根特大學漢學系教授 “一帶一路”:引發社會變革的連鎖反應 費爾南多【墨西哥】 墨西哥眾議院政治協調委員會政黨協調員 “一帶一路”推進與中國戰略思維方式 黃仁偉【中國】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世界中國學論壇秘書長 “一帶一路”:中國的共贏倡議 賈維德【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中國研究中心 主任 “一帶一路”與國際格局 雅克【英國】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清華大學客座教授 “一帶一路”與新型發展合作 張蘊嶺【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國際研究學部主任 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 奎恩【愛爾蘭】 國際與歐洲事務研究中心主任/愛爾蘭前財政部長與教育部長 “一帶一路”與中歐關系:認知,互動與可能性 程衛東【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 西班牙與“一帶一路” 維克多【西班牙】 馬德里弗朗西斯科德維多利亞大學中西關系中心主任/“知華講堂” 副主席 “一帶一路”與國際格局 頌蓬【泰國】 蘭實大學外交與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 理解“一帶一路” 任琳【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室副主任中國道路與共同價值 西方的政治學與中國傳統政治思想:從忽略到認同 尤銳【以色列】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 道路不同,價值共享 黃平【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講好中國發展的“兩個故事” 賀文萍【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對今后中國經濟的幾點看法 西川博史【日本】 北海商科大學代校長 《易經》的和同論 劉夢溪【中國】 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 “一帶一路”與中國理念 張維為【中國】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知識分享與共同家園 關于中外對魯迅早期文言論文的反應 寇志明【澳大利亞】 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中文系系主任 從“開而不放”到主動開放——以敦煌石窟的過去與未來為例 葛劍雄【中國】 復旦大學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尼日利亞與中國的治理倫理與社會秩序 奧什塔【尼日利亞】 尼日利亞和平與沖突解決研究所所長 我所了解的梁漱溟 艾愷【美國】 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 論知識分享與共同家園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歷史傳承 李國強【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副所長互聯互通與共同發展 中國國內變化對中歐經濟關系再分配中的影響 傅立門【歐盟】 歐洲學院研究員/布魯塞爾中歐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歐盟的基礎設施政策:歐亞一體化的絕佳機遇 馬歌德【德國】 德國全球和區域研究中心副主任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中國擔當與國際產能合作 田豐【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國際經濟評論》編輯部主任 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共同發展 薩米爾【約旦】 約旦安曼市文化局局長 “一帶一路”與中國經濟思想領導力 羅思義【英國】 前英國倫敦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中國的東亞互聯互通戰略:多維內涵與時代價值 趙江林【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國際經濟關系室主任、研究員 新背景下提高東盟一中國合作的效果 杜進森【越南】 越中友好協會常務委員/前越南社科翰林院中國研究所所長文化認同與共同遺產 從中文化層面看“一帶一路”倡議 黃吉利【緬甸】 緬甸仰光大學歷史系主任 中國元素之所在:移植海外的中國園林設計與功用 鄧肯【新西蘭】 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研究員 一代人的“國際視野” 陳平原【中國】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 楊莫塔【秘魯】 中國秘魯文化中心主任/秘魯衛生部前部長 漢代之前的絲綢之路 王巍【中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文化認同和人文交流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意義 斯巴修【阿爾巴尼亞】 阿中文化協會會長 古“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沙曼【印度】 德里大學甘地中心主任/德里大學社科院前院長 歷史上的全球化與中國文明的發展 稻煙耕一郎【日本】 早稻田大學中國古籍文化研究所所長/早稻田大學文學學術院教授
展開全部
2016-漢學與當代中國座談會文集 作者簡介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是專門從事中外文化交流工作的事業單位。主要業務包括組織和經辦外國藝術團體來華演出和展覽,組織國際會議、國際間的學術交流以及考察訪問等,組派各類文化藝術團體出國演出和舉辦展覽,拍攝、譯制、合作攝制以及向海內外發行各類影視片,制作多媒體節目,設計制作圖片、展品、書刊等各類文化藝術品,舉辦各類官方及民間的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以及承辦國內外大型活動的公關宣傳、媒體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