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2016-2017-大洋洲發展報告-全球治理框架下的大洋洲區域合作-2017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13731
- 條形碼:9787520113731 ; 978-7-5201-137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6-2017-大洋洲發展報告-全球治理框架下的大洋洲區域合作-2017版 本書特色
本書以“全球治理框架下的大洋洲區域合作”為主題,全方位展示了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太平洋島國2016~2017年政治、社會、經濟和對外關系等方面的*動態。書中剖析了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亞太戰略轉變對大洋洲地區的影響,如中澳關系、美新關系;在全球治理框架下,澳大利亞的太平洋地區合作政策面臨新的挑戰,大平洋島國在區域合作中謀求獨立和更多的話語權。
2016-2017-大洋洲發展報告-全球治理框架下的大洋洲區域合作-2017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全球治理框架下的大洋洲區域合作”為主題,全方位展示了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太平洋島國2016~2017年政治、社會、經濟和對外關系等方面的*新動態。書中剖析了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亞太戰略轉變對大洋洲地區的影響,如中澳關系、美新關系;在全球治理框架下,澳大利亞的太平洋地區合作政策面臨新的挑戰,大平洋島國在區域合作中謀求獨立和更多的話語權。
2016-2017-大洋洲發展報告-全球治理框架下的大洋洲區域合作-2017版 目錄
1 2016~2017年度大洋洲地區發展形勢回顧與展望【喻常森】/001
一 大洋洲國家宏觀經濟發展呈現低速增長/002
二 澳大利亞大選后特恩布爾政府出臺多項維穩政策/005
三 新西蘭進入后約翰·基時代/006
四 太平洋島國政局總體平穩,現代化進程伴隨著矛盾/008
五 大洋洲區域合作多層次并進/008
Ⅱ 形勢篇
2 澳大利亞2016年內政外交綜述及2017年展望【〔澳〕于 鐳 Sophia Sui】/012
3 2016~2017年度新西蘭發展報告【費 晟 王婷婷】/043
4 2016~2017年度太平洋島國發展概況回顧與展望【王作成】/053
Ⅲ 熱點篇
5 美國亞太政策調整對中澳關系的影響【〔澳〕王 毅】/075
6 21世紀以來美新關系的發展與演變【王偉光 許 通】/090
7 2017年新西蘭大選前瞻【余章寶 黃 捷】/104
Ⅳ 專題篇
8 太平洋多層次地區主義:尋找合作點【〔新〕楊杰生】/117
9 澳大利亞對太平洋地區合作政策的演變及面臨的新挑戰【〔澳〕張 劍】/126
10 21世紀以來亞洲的崛起對太平洋島國的影響【〔澳〕大衛·莫里斯】/138
11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下的發展合作【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44
Ⅴ 中國與大洋洲關系篇
12 澳大利亞國內因素對中澳自貿協定的影響【沈予加】/174
13 中澳簽署自貿協定以來雙邊教育交流合作及特點【張登華 陰梓涵】/197
14 中新自貿協定簽署以來雙邊教育交流合作及特點【張登華 陰梓涵】/213
15 中國對太平洋島國醫療衛生援助【王學東 喻福泉】/229
Ⅵ 附錄
16 2016年大洋洲地區大事記【曹康莉】/250
17 后 記【喻常森】/260
Abstract/261
Contents/263
2016-2017-大洋洲發展報告-全球治理框架下的大洋洲區域合作-2017版 作者簡介
喻常森,男,1961年7月2日出生于江西省武寧縣。1992年獲得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專門史博士學位。現為中山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國際關系學系系主任,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1980年9月--1984年7月江西師范大學歷史系本科學習;1984年9月--1987年7月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中外關系史專業碩士;1989年9月--1992年7月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中外關系史專業博士。1987年8月—1989年8月江西師范大學歷史系助教。1992年8月—1994年12月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講師。1994年12月晉升副教授(2001年轉制中山大學政務學院國際關系學系副教授)。2008年9月任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國際關系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2年5月任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亞太區域合作、澳大利亞外交政策、中國與大洋洲國家關系等。王學東,男,南開大學博士學位,中山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南海戰略研究院)副院長,中山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大洋洲地區環境與氣候變化、澳大利亞能源政策等。喻常森,男,1961年7月2日出生于江西省武寧縣。1992年獲得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專門史博士學位。現為中山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國際關系學系系主任,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1980年9月--1984年7月江西師范大學歷史系本科學習;1984年9月--1987年7月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中外關系史專業碩士;1989年9月--1992年7月廈門大學南洋研究所中外關系史專業博士。1987年8月—1989年8月江西師范大學歷史系助教。1992年8月—1994年12月中山大學東南亞研究所講師。1994年12月晉升副教授(2001年轉制中山大學政務學院國際關系學系副教授)。2008年9月任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國際關系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2年5月任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亞太區域合作、澳大利亞外交政策、中國與大洋洲國家關系等。王學東,男,南開大學博士學位,中山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南海戰略研究院)副院長,中山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大洋洲地區環境與氣候變化、澳大利亞能源政策等。 常晨光,男,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中山大學大洋洲研究中心副主任。1982年9月至1989年6月攻讀中山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碩士學位。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攻讀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學位。1989年6月于中山大學外語學院、翻譯學院任教。2000年1月至2008年11月任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2008年11月至2014年9月任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2014年7月至2015年任中山大學外語與翻譯大學院副院長。2015年12月任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期間曾在英國劍橋大學、威爾士大學(1994-1995)、美國太平洋路德大學(2001-2002)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澳大利亞文化與教育、中國與澳大利亞關系、功能語言學等。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