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1911.12-1912.7-列寧全集-著作-21-第二版-增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71036
- 條形碼:9787010171036 ; 978-7-01-01710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1911.12-1912.7-列寧全集-著作-21-第二版-增訂版 內容簡介
《列寧全集(第21卷 1911.12-1912.7 第2版 增訂版)/列寧全集》共60卷,是我國自行編輯出版的版本,也是目前世界上收集列寧文獻多的版本,共收載列寧文獻9000多件。按照計劃本次增訂一是要根據近20年來《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使用中所發現的問題,以及新發現的列寧文獻和國內外新研究成果,有必要對《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的部分譯文進行必要的修訂;二要是對新發現的列寧文獻要按照列寧全集的收文原則進行增補;三是要根據《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寧專題文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的新譯文對列寧引用的馬恩論述進行必要的統一;四是要依據新的研究成果對各卷注釋、索引等進一步修改完善。
1911.12-1912.7-列寧全集-著作-21-第二版-增訂版 目錄
1911年
黨內危機的結局(12月8日[21日])
論社會民主黨在杜馬內外的行動口號和工作方法(12月8日[21日])
自由派資產階級的走狗(12月8日[21日])
來自斯托雷平“工”黨陣營的議論(12月8日[21日])
論托洛茨基的外交和護黨分子的一個綱領(12月8日[21日])
“保管人”仲裁法庭的總結(12月8日[21日])
第四屆國家杜馬選舉運動(1911年12月10日[23日]—1912年1月6日[19日])一一些基本原則問題
二 工人復選人在選舉運動中的作用
三 選舉運動中的農民和農民復選人
四 從第三屆杜馬選舉的實踐得出的結論
舊的和新的(12月10日[23日])
*布爾什維克國外小組會議文獻(12月)
*1 關于黨內狀況的報告的提綱(不晚于12月14日[27日])
*2 關于黨內狀況的報告的決議草案(不晚于12月14日[27日])
*3 關于國外組織章程的建議(12月16日[29日])
*4 關于召集代表會議的俄國組織委員會的決議(12月17日[30日])
饑荒和黑幫杜馬(12月22日[1912年1月4日])
對立憲民主黨和大臣們談判的揭露開始了(12月)
三項質詢(12月)
選舉運動的幾個原則問題(1911年12月和1912年1月)
*關于政治形勢的報告大綱(1911年底)
1912年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六次(布拉格)全國代表會議文獻(1月)
*1 關于確定代表會議性質的決議草案(不晚于1月5日[18日])
2 關于目前形勢和黨的任務的決議草案(不晚于1月12日[25日])
*3 關于社會民主黨人同饑荒斗爭的任務的決議草案(不晚于1月8曰[21日])
*4 關于取消主義和取消派集團的決議草案(不晚于1月17日[30日])
*5 關于社會黨國際局的工作的報告(1月7日[20日])
*6 表決關于同饑荒斗爭的決議時的發言(1月8日[21日])
*7 關于組織問題的發言(1月11日[24日])
……
附錄
插圖
1911.12-1912.7-列寧全集-著作-21-第二版-增訂版 節選
《列寧全集(第21卷 1911.12-1912.7 第2版 增訂版)/列寧全集》: 尼·羅一柯夫的文章發表在取消派的《我們的曙光》雜志第9-10期合刊上,是這個陣營的一個重大事件。這篇文章是自由派工黨的真正的“信條”或宣言。羅一柯夫從文章一開頭,從評價革命和各階級的作用,一直到敘述合法工(?)黨的計劃,在所有的議論中,自始至終都在用自由主義偷換馬克思主義。 擺在俄國面前的客觀任務是什么呢?就是要完成以“文明的資本主義”代替半農奴制經濟,——這不是馬克思主義者的說法,而是司徒盧威之流或自由派的說法,因為馬克思主義者認識到各階級對于什么是“文明的”資本主義這個問題的理解是不同的——十月黨人、立憲民主黨人、勞動派53和無產階級各有各的理解。 評價革命的問題的關鍵在哪里呢?羅一柯夫指責那些叫喊革命“失敗”的人的怨聲載道和背叛變節,并針鋒相對地向他們提出……一個學究式的偉大真理:在“反動”時期新的社會力量也在成熟。顯然,羅一柯夫的這種回答掩蓋了問題的實質,這正有利于反革命自由派,他們完全承認羅一柯夫新發現的真理。實質在于究竟哪些階級在革命中能夠進行直接的群眾性的革命斗爭,哪些階級直接或間接地站到反革命一邊,從而背叛了革命。羅一柯夫掩蓋了這個實質,以此為抹殺革命民主派和自由主義君主主義“進步”反對派的區別作了準備。 羅一柯夫講到地主階級的作用問題時一開口就胡言亂語。他說,不久以前,這個階級的人“曾是”道地的農奴主,現在,“他們的一小撮人還聚集在普利什凱維奇和馬爾柯夫第二的周圍,軟弱無力地唾沫橫飛,說出絕望的惡毒話來”。大多數貴族一地主“正在逐步地堅定地轉變為農業資產階級”。 實際上任何人都知道,馬爾柯夫第二和普利什凱維奇之流在我國是握有左右一切的力量的,在杜馬中是這樣,在國務會議中更是這樣,在沙皇黑幫匪徒內部更是這樣,在對俄國的統治中更是這樣。沙皇制度在向資產階級君主制的這種轉變的道路上邁了一步,正是“他們的政權和他們的收入”(見1908年12月代表會議的決議)的保障。農奴主經濟轉變成資產階級經濟,決不會直接消滅這些黑幫的政權,這從馬克思主義的起碼常識來看是顯而易見的,從普魯士60年“轉變”(1848年起)后的經驗來看也是一目了然的。而羅一柯夫卻認為,俄國既沒有專制制度,也沒有君主制度!羅一柯夫采用了中小學生那種自由主義的做法:好心地去掉(在紙上)社會極端現象,以“證明”“妥協是必然的”。 按羅一柯夫的說法,目前的土地政策意味著“將會出現的必然的妥協”。誰和誰的妥協?“資產階級各個集團之間的妥協。”是什么社會力量——我們要請問我們這位“馬克思主義者”——迫使掌握整個政權的普利什凱維奇之流同意妥協的?羅一柯夫沒有回答這個問題。 ……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