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計算機網絡技術解析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32435
- 條形碼:9787030532435 ; 978-7-03-05324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網絡技術解析與實踐 本書特色
《計算機網絡技術解析與實踐》的內容涵蓋了計算機網絡原理、組網技術、網絡應用和網絡攻防等幾個方面,實踐項目既包含了對網絡原理的理解和運用,又融合了當今網絡工程的某些主流技術,適應了基礎與驗證性、綜合和設計性兩種不同層次的要求。《計算機網絡技術解析與實踐》共10章,第1章介紹了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踐系統平臺及其使用方法。第2章介紹了網絡傳輸介質及其制作方法。第3章介紹了網絡命令原理及其實踐。第4章介紹了以太網組建及文件共享。第5章介紹了H3C交換機技術原理。第6章介紹了路由技術原理。第7章介紹了網絡地址轉換原理及方法。第8章介紹了網絡編程原理。第9章介紹了入侵檢測原理與入侵防御技術。第10章介紹了攻防系統。
計算機網絡技術解析與實踐 內容簡介
可作為高等學校軟件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高職高專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輔導教材,也可作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輔導教材,從事軟件開發以及相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
計算機網絡技術解析與實踐 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踐系統 1
1.1 SimplePAD-NetRiver2000網絡協議開發實驗系統 1
1.1.1 開發背景 1
1.1.2 系統概述 1
1.1.3 系統特點 3
1.1.4 系統組成 3
1.2 SimpleNPTS網絡協議實驗教學系統 6
1.2.1 開發背景 6
1.2.2 系統概述 6
1.2.3 系統結構 7
1.2.4 系統特點 8
1.2.5 系統組成 8
1.3 SimpleNATS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系統 11
1.3.1 開發背景 12
1.3.2 系統特點 12
1.3.3 系統功能 13
1.4 常見的網絡設備 16
1.4.1 網卡簡介 17
1.4.2 集線器簡介 17
1.4.3 交換機簡介 18
1.4.4 路由器簡介 18
1.4.5 傳輸介質之雙絞線 18
1.4.6 傳輸介質之同軸電纜 20
1.4.7 傳輸介質之光纖 21
1.5 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踐及其注意事項 21
第2章 網絡傳輸介質及其實踐 22
2.1 雙絞線 22
2.2 RJ-45連接器 23
2.3 跳線的制作標準和類型 23
2.4 雙絞線的制作原理及實踐 25
第3章 網絡命令原理及其實踐 28
3.1 ipconfig命令 28
3.2 ping命令 28
3.3 netstat命令 29
3.4 arp命令 30
3.5 tracert命令 30
3.6 net命令集 31
3.7 ftp命令 35
3.8 telnet命令 38
3.9 網絡測試命令及實踐 40
第4章 以太網組建及文件共享 50
4.1 以太網簡介 50
4.2 以太網的工作原理 53
4.3 共享式以太網組網原理及實踐 56
4.4 對等網和文件共享原理及實踐 59
第5章 H3C交換機技術 66
5.1 H3C交換機介紹 66
5.1.1 H3C交換機的概念和原理 66
5.1.2 H3C交換機的分類 67
5.1.3 H3C交換機的功能 67
5.1.4 H3C交換方式 68
5.2 以太網交換機端口配置相關命令 68
5.2.1 H3C交換機相關視圖命令 68
5.2.2 H3C以太網端口配置 70
5.3 VLAN設置 72
5.3.1 VLAN介紹 72
5.3.2 配置VLAN屬性 74
5.3.3 配置基于端口的VLAN 76
5.3.4 配置基于MAC的VLAN 81
5.3.5 配置基于協議的VLAN 84
5.3.6 配置基于IP子網的VLAN 88
5.3.7 VLAN顯示和維護 89
5.3.8 VLAN綜合配置實驗案例 89
5.4 MAC地址表配置 91
5.4.1 MAC地址表的生成方式 91
5.4.2 配置MAC地址表 92
5.4.3 MAC地址表顯示和維護 93
5.4.4 地址表的管理應用舉例 93
5.4.5 MAC地址表典型配置原理與實踐 95
5.5 以太網鏈路聚合配置 96
5.5.1 以太網鏈路聚合簡介 96
5.5.2 命令介紹 100
5.5.3 以太網鏈路聚合典型配置舉例 102
5.6 MSTP配置 108
5.6.1 STP 108
5.6.2 STP配置原理與實踐 115
5.6.3 RSTP 117
5.6.4 MSTP 117
5.6.5 MSTP典型配置原理與實踐 127
第6章 路由技術 134
6.1 IP路由基礎知識 134
6.1.1 路由簡介 134
6.1.2 路由表顯示和維護 137
6.2 靜態路由配置 138
6.2.1 基本原理 138
6.2.2 缺省路由 138
6.2.3 命令介紹 139
6.2.4 靜態路由表實踐 140
6.3 RIP路由配置 142
6.3.1 基本原理 142
6.3.2 命令介紹 144
6.3.3 在路由器上配置RIP 實踐 148
6.4 OSPF單區域路由配置 150
6.4.1 基本原理 150
6.4.2 命令介紹 153
6.4.3 OSPF單域的配置問題及實踐 156
6.5 OSPF多區域路由配置 159
6.5.1 基本原理 159
6.5.2 命令介紹 161
6.5.3 園區的網絡分為3個區的方法及實踐 162
6.6 BGP配置 165
6.6.1 基本原理 165
6.6.2 命令介紹 166
6.6.3 3個子自治系統配置EBGP與實踐 171
6.7 IS-IS配置 175
6.7.1 基本原理 175
6.7.2 命令介紹 179
6.7.3 IS-IS基本配置及實踐 180
第7章 網絡地址轉換 182
7.1 靜態轉換 182
7.1.1 基本概念 182
7.1.2 靜態轉換的配置 183
7.1.3 利用靜態轉換實現內外地址的轉換實踐 183
7.2 動態轉換 186
7.2.1 基本概念 186
7.2.2 動態地址轉換的配置 186
7.3 端口地址轉換 189
7.3.1 基本概念 189
7.3.2 端口地址轉換的配置 190
7.3.3 端口地址轉換的配置及實踐 190
7.4 TCP負載均衡 192
7.4.1 基本概念 192
7.4.2 配置TCP負載均衡 192
7.4.3 配置TCP負載均衡及實踐 193
第8章 網絡編程 196
8.1 套接字(Socket) 196
8.1.1 Socket編程原理:采用C/S結構 196
8.1.2 利用套接字建立邏輯信道 197
8.1.3 Winsock 197
8.1.4 套接字的數據結構 197
8.1.5 Socket使用的地址結構 198
8.1.6 Socket的主要函數 198
8.1.7 Winsock通信模式 198
8.2 客戶和服務器工作模式分類 199
8.3 面向連接的Client/Server模式 199
8.3.1 面向連接的服務器工作流程 199
8.3.2 面向連接的客戶端工作流程 202
8.4 TCP通信和UDP通信 202
8.4.1 TCP通信 202
8.4.2 UDP通信 203
8.5 C/S編程實踐 204
8.5.1 基于Socket的簡單網絡程序 204
8.5.2 數據報式套接字程序設計 210
第9章 入侵檢測與入侵防御 212
9.1 IDS實踐分析 215
9.2 數據包記錄器實踐分析 217
9.3 入侵行為檢測實踐分析 220
9.4 入侵檢測規則編寫實踐分析 224
9.5 誤報及漏報實踐分析 232
9.6 異常行為檢測實踐分析 237
第10章 攻防系統 242
10.1 采集信息——掃描實踐 242
10.1.1 端口掃描實踐分析 242
10.1.2 綜合掃描實踐 247
10.2 采集信息——數據嗅探實踐 255
10.2.1 ARP欺騙 256
10.2.2 FTP連接與密碼明文抓取 259
參考文獻 270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