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名士風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32026
- 條形碼:9787511732026 ; 978-7-5117-3202-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名士風流 本書特色
《名士風流(二十世紀中國兩代西學名家群像增訂本)/盜火者文叢》系著名學者柳鳴九先生記述“翰林院”內外師友、同輩的回憶性傳記散文。作者選擇朱光潛、錢鐘書、何其芳、馮至、卞之琳、李健吾等名士大儒在20世紀后半葉這一時期的生命歷程為觀照,歷史地記述了他們在特殊時代社會條件下的文化作為、挫折、碰撞與堅守,透視學術與政治激蕩交流下,兩代人文知識分子的困頓處境與精神波瀾,真實細膩地再現了名士大儒孤直的精神品格與崇高的學術建樹,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與文學價值。
名士風流 內容簡介
《名士風流(二十世紀中國兩代西學名家群像增訂本)/盜火者文叢》是一部回憶性散文集,共四輯,收入著名學者、翻譯家、散文家柳鳴九先生年屆古稀所寫的三十余篇回憶性傳記散文與有關紀事。前三輯分別記敘了作者從年輕學子到學界領軍人物的幾十年風雨歲月里,在素有“翰林院”之稱的*******內,與馮至、朱光潛、李健吾、錢鐘書、卞之琳、何其芳、蔡儀、楊絳以及何西來、呂同六、葉秀山、羅新璋、高中甫等大師名家長期共事的經歷與感受,以及與學界鴻儒馬寅初、梁宗岱、陳占元、郭麟閣、聞家駟、楊武能等交往過程中的觀察與思考。第四輯包括學者散文與生活隨筆兩類,既有對個人書齋生活的梳理與總結,亦記錄著凡俗生活中的情趣與人格追求;書齋中的作者是一位西緒弗斯式的思想者、勞作者,而凡俗生活中則是一位慈祥仁愛、有擔當責任感的長者。 文章機鋒照人,敦實厚重,三十余篇傳記散文為一兩代中國人文知識分子的部分代表人物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存在狀況、文化作為、精神心態、言行方式等留下了真實的寫照,浸透著作者對社會現實關系的深刻思考,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與文學價值。
名士風流 目錄
“兄弟我……”
北大校慶紀念日懷念馬寅初校長
梁宗岱的藥酒
兩點之間的伽利略
回憶與思考朱光潛
永遠的老師
懷念郭麟閣教授
有師恩在也
紀念吳達元教授
譯界先賢陳占元
楊周翰的矜持
紀念楊周翰先生
聞老夫子的“誰道人生無再少”
在“六長老”半世紀譯著業績回顧座談會上的致詞
徐繼曾與柏格森
我所知道的嚴怪愚
一位難忘的中學老師
輯二
仁者李健吾在“翰林院”
記憶中的馮至先生
這位恩師是圣徒
寫于馮至先生誕辰一百一十周年
藍調卞之琳
這株大樹有濃蔭
回憶與思考何其芳
辭別伯樂而未歸
紀念與思考蔡儀
君子之澤,潤物無聲
心目中的“錢、楊”
當代的一座人文的青銅塑像
紀念錢鐘書誕辰一百周年
輯三
悼憶葉秀山
西出陽關一故人
記樊修章
一位英年早逝的紳士學者
外國文學所研究員呂同六
關中漢子何西來
書生五十年祭
在一次涮羊肉聚會上想說的話
向兩個八十歲老同學致賀
楊武能的道路與貢獻
輯四
圍繞“博士”的若干回憶
聞成為博士論文專題對象后有感
我勞作故我在
自我存在生態評估
送行
《送行》的附記
未實現的第二次送行
《柳鳴九文集》(十五卷)北京首發式及座談會上的答辭
一次不平常的合作
小淑女作畫記
名士風流 節選
《名士風流(二十世紀中國兩代西學名家群像增訂本)/盜火者文叢》: 作為盛會,它聚集了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學術文化界中從事外國文化工作的名家、“大儒”:馮至、朱光潛、季羨林、楊憲益、葉君健、卞之琳、李健吾、羅大岡、伍甫、趙蘿蕊、金克木、戈寶權、楊周翰、李賦寧、草嬰、辛未艾、趙瑞蕻、蔣路、樓適夷、綠原、王佐良,等等。還有一些文化出版界的權威人士,如吳巖、孫繩武;與人文學科研究有關的大學校長,如吳甫恒,以及一大批來自各研究機構、各大學院校、各文化單位的骨干精英與負責人。名流云集,濟濟一堂,高朋滿座,競有二百多人,就其名家聚集的密度而言,大概僅次于中國作家代表大會。而意識形態領域里的周揚、梅益、姜椿芳等人的參加,又增加了會議的官方色彩。 在這一片繁星閃爍之中,梁宗岱先生是格外引人注目的一個,盡管他從新中國成立后在學術文化上就沒有什么“大動作”“大聲響”,甚至可以說是相當沉寂。但大家都知道早在20世紀30年代,他就已經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業績,他精湛的譯詩技藝、他才華橫溢的文學評論,他雅美而靈致的詩章早已享譽中國文化界。 那時,我四十多歲,在學術權威如云、延安魯藝老革命戰士成班成排的本單位,我們這種年紀的都被為“年輕人”,意指“在思想上、業務上尚不成熟”也。我是作為“壯勞力”來參加廣州會的,一是要承當在全體大會上做一個重點發言的任務(這就是后來令一些“廟宇人士”側目而視、怒目而視的那篇批評日丹諾夫論斷的報告),二是在小組中當會議記錄,會后再加以整理。因此,能自己支配的“業余”時間甚為有限,不可能較多地趨近與會的名流以討教,但我把我“業余時間”的大部分都用來“走近梁宗岱”,畢竟在我本人這個學科專業中,他是資格*老,技藝*精湛的一位大師,是我敬仰已久的一位前輩。 梁宗岱很好接近。他不擺出文化名家的派頭,他不端著學者名人的架子,更不像那種以“學界霸主”自命的人滿臉威嚴逼人,不像那種自認才學蓋世的人全身傲氣,叫人感到骨子里發冷。他長得人高馬大,嗓門粗,像個豪爽的東北佬,大大咧咧的,平易近人。按說,他跟我這樣一個學界晚輩素不相識,差距甚大,廣州會議期間兩人又不在同一個小組,更無人向他引見我,是我自己主動“湊上去”的,他滿可以只敷衍幾句,但他非常親切平和,非常熱情,主動營造出一種“一見如故”甚至是“自來熟”的氛圍,使你感到很是自在。他談興很高,說起話來似乎毫無遮攔,飲食、起居、健康之道、生活常識……無所不談,特別是關于他的制藥技藝與他的“藥酒”更是談個沒完沒了,有時會議間隙在過道碰見時,他還豐動跟你說道說道。 ……
名士風流 作者簡介
柳鳴九,1934年生,湖南長沙人。1953年畢業于湖南省立一中,同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后,赴中國社會科學學部文學研究所工作,1964年轉到*******外國文學研究所,1981年后,多次赴美國、法國進行學術考察。現任*******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南歐拉美文學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際筆會中心會員。 柳鳴九先生一生潛心研究,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勤奮寫作,可謂著譯等身。2000年,在法國巴黎大學被正式選定為博士論文專題對象。2006年,獲*******學術稱號“終身榮譽學部委員”。曾著有《法國文學史》(三卷本)、《走進雨果》《法蘭西風月談》《山上山下》等;翻譯作品有《雨果文學論文選》《莫泊桑短篇小說》《局外人》《小王子》等。其中有三部作品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一部作品獲“中國圖書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