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中國佛學-二0一七年總第四十一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10105
- 條形碼:9787520110105 ; 978-7-5201-1010-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佛學-二0一七年總第四十一期 本書特色
本書為論文集,主要設有漢傳佛教、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三個欄目,其中漢傳佛教部分下設教史研究、義學研究、佛教與傳統文化。本期共收錄20篇論文,作者或從高僧入手,或從佛教義理入手,對相關的文獻分別進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觀點,對佛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佛學-二0一七年總第四十一期 內容簡介
本書為論文集,主要設有漢傳佛教、南傳佛教、藏傳佛教三個欄目,其中漢傳佛教部分下設教史研究、義學研究、佛教與傳統文化。本期共收錄20篇論文,作者或從高僧入手,或從佛教義理入手,對相關的文獻分別進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新的觀點,對佛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中國佛學-二0一七年總第四十一期 目錄
·漢傳佛教·
(一)教史研究
元代邢州開元寺萬安廣恩禪師【楊曾文】
虛云和尚對外友好交往活動略述【歐陽鎮】
吉藏生平考【蔡曉菁】
印順《中國禪宗史》研究評述【米進忠】
芻議中古佛典序跋的文獻價值【趙紀彬】
中國佛學院建院和恢復辦學歷程之回顧【王麗心】
桐柏山佛教源流考【張 倩】
(二)義學研究
凈影寺慧遠《勝鬘經義記》之煩惱論【楊玉飛】
法的療愈(佛教醫療觀)教學規劃與研究進路【杜正民】
周理徹庸《云山夢語摘要》研究【翟艷春】
早期佛教中的授記研究
——基于漢譯《阿含經》的考察【王鶴琴】
五蘊學說再探
——人·蘊、處、界三者互攝【虢 侗 思 和】
蕅益智旭大師的懺悔思想【賀志韌】
慧叡作《喻疑論》之考證【孫建生】
吉藏關于《維摩詰所說經》宗旨的論述
——以《凈名玄論》為中心【恣 振】
凈影慧遠佛性思想研究【智 清】
憨山德清三教圓融觀探析【楊本華】
(三)佛教與傳統文化
宋代杭州佛教中國化的特征、影響因素及其對后世佛教發展的影響【張祝平】
·部派佛教·
說一切有部的法體實有論【張敬川】
·藏傳佛教·
多羅那他對“宗義”思想的闡釋
——以《中觀他空思想要論》為中心【何杰峰】
(一)教史研究
元代邢州開元寺萬安廣恩禪師【楊曾文】
虛云和尚對外友好交往活動略述【歐陽鎮】
吉藏生平考【蔡曉菁】
印順《中國禪宗史》研究評述【米進忠】
芻議中古佛典序跋的文獻價值【趙紀彬】
中國佛學院建院和恢復辦學歷程之回顧【王麗心】
桐柏山佛教源流考【張 倩】
(二)義學研究
凈影寺慧遠《勝鬘經義記》之煩惱論【楊玉飛】
法的療愈(佛教醫療觀)教學規劃與研究進路【杜正民】
周理徹庸《云山夢語摘要》研究【翟艷春】
早期佛教中的授記研究
——基于漢譯《阿含經》的考察【王鶴琴】
五蘊學說再探
——人·蘊、處、界三者互攝【虢 侗 思 和】
蕅益智旭大師的懺悔思想【賀志韌】
慧叡作《喻疑論》之考證【孫建生】
吉藏關于《維摩詰所說經》宗旨的論述
——以《凈名玄論》為中心【恣 振】
凈影慧遠佛性思想研究【智 清】
憨山德清三教圓融觀探析【楊本華】
(三)佛教與傳統文化
宋代杭州佛教中國化的特征、影響因素及其對后世佛教發展的影響【張祝平】
·部派佛教·
說一切有部的法體實有論【張敬川】
·藏傳佛教·
多羅那他對“宗義”思想的闡釋
——以《中觀他空思想要論》為中心【何杰峰】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