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獨屋里的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312233
- 條形碼:9787551312233 ; 978-7-5513-122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獨屋里的燈 本書特色
馬野著的《獨屋里的燈》分為散文;隨筆;雜文;詩;小說等幾個部分,收錄了《豳風綿長的地方》《魚和水的共同革命》《有鳥叫的房子》《讀者也是消費者》等作品。 它不僅能吸引讀者、陶冶性情,更能發(fā)人深思,啟迪人生。它不僅能讓大家獲得美好的享受、文化的熏陶,更能讓大家參悟生活的智慧,培養(yǎng)自己的人文精神。
獨屋里的燈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散文 ; 隨筆 ; 雜文 ; 詩 ; 小說幾部分, 其主要內(nèi)容包括: “隴東黃土塬”、“隴東看山”、“隴東看雪”、“隴東饃饃”、“心中的艾”、“詩意六盤山”、“魚和水的共同革命”等文學作品。
獨屋里的燈 目錄
散文
豳風綿長的地方
隴東黃土塬
隴東看山
隴東的雪
隴東饃饃
心中的艾
詩意六盤山
魚和水的共同革命
環(huán)縣一日行
“一二一”,齊步走
興隆山記雨
**次遠游
冬游記(七篇)
扎尕那
俯仰之間
子非魚(兩篇)
母校的大鐵鐘
表姐
人生履歷表
隨筆
獨屋
柵欄
有鳥叫的房子
老家
那一天的夕陽
十月一,送寒衣
女兒的“回憶錄”
我家老布
想念朋友
酒壇醉事
酒壇醉事(之二)
酒壇醉事(之三)
老爺爺
感動
擁被讀紅樓
幽默
雜文
鋼筆、手表的價值
三十公升人乳
便宜了歌星
如此“分流”
讓人民自己說話
上當者
歷史的尷尬
不靈不通小靈通
不需要這樣的“全過程”
從第五天開始
讀者也是消費者
兒童讀物差錯多
臉皮雜說
留一點情面
詩
尋常巷陌(組詩)
故鄉(xiāng)在隴東(組詩)
描述父親(組詩)
母愛的表達
燈籠(外一首)
因為愛你(組詩)
學著干詩人(外一首)
讀史
第七根電桿
爐中煤
沒有人代替我疼痛(組詩)
空空的手(組詩)
一種關于綠色的情緒
哀傷自然(組詩)
讀列寧
鐮刀
去北京看毛主席
小說
錯號
會瘋子
生活:網(wǎng)
李萬順的尼龍絲襪子丟了
獨屋里的燈 節(jié)選
《獨屋里的燈》: 隴東黃土塬 由西北通過古蕭關,或由東南越過秦嶺,眼前千溝百壑與萬畝平疇勾接綿延、莽莽黃土起伏鋪展的就是隴東了。 隴東沒有沙海連天、五嶺逶迤,沒有小橋流水、迷蒙煙雨,也沒有九寨溝、武夷山這樣的景點和半坡、兵馬俑那樣著名的文化遺跡,但是黃土高原上四季變幻、雨雪霽晴,卻別是一種景觀。 晨光熹微的時候,你隨便在一個塬畔站定,看山外之山上,一抹胭紅慢慢洇開,隨后一輪紅日喘息掙扎著攀上山頂,那樣鮮紅,那樣碩大,萬道金光撲面而來。你也許看過泰山的日出,也許見過太陽如何浮出大海,但你不一定有過與太陽平立塬上相對而視的這種感覺。你整個兒的肺腑心胸,都被這金光蕩滌得一片澄明。如果在農(nóng)歷五月,天上一輪杲陽金光四射,塬上千畝麥田金浪翻涌,更有向日葵點綴其間,一時間,你定會誤以為置身梵·高的畫布上了。如果是秋天,站在塬上,你會發(fā)現(xiàn)還有那樣湛藍高遠的天,輕軟飄逸的云,薄綢臨風一般,而南去的大雁,聲聲叫著的都是不盡的留戀,不知不覺已日薄西山,晚霞滿天了。百鳥噪林,千蟲和鳴,玉米、高粱這些高個子的植物,微風拂動處,葉子窸窸窣窣地響著,還有母親呼兒喚女的悠長聲音,聽慣市囂沸揚的人,怎能不在這天籟人聲的合奏中陶醉? 高原上的霧,尤其神奇。既不輕盈,也不沉重,好像天上有無數(shù)的線纜掛著,霧靜靜地垂著。人一走進來,就像永遠也無法走出去,別人好像也再不能闖人,一個人就擁有了一個獨立的天地。這天這地,沒有喧囂,沒有爭吵,沒有村舍,沒有阡陌,更沒有人。只有這霧在身前、身后、臂左、臂右,不遠不近,想躲躲不開,想抓抓不住,若即若離地隨著你。瞻前,茫茫一片;顧后,一片茫茫。你走,你的世界也走;你停,你的世界也停。你恍如置身于一個大舞臺,那濃濃的霧,就像軟軟垂掛的潔白的邊幕,而你眼前活動的那一方天地,就像追光燈造出來的世界。也許你很想慷慨激昂吼幾句,也許你什么也說不出來,但更多的時候,你的想法少了幾許浪漫,卻多了一些沉重。你看著這混沌世界,天地渾然一體,你會覺得你就是盤古,你就得開天辟地;你就是女媧,你就得補天,就得造人。這一切,包括你自己的生存,也都在你的努力了。沒有人可以幫助你,甚至沒有人要你幫助。你是統(tǒng)治者,因而你興奮;你是開拓者,因而你困惑。這就是高原的霧。高原的雨,也像這霧,只是清明了些,泥濘了些。而高原上的雪,則完全一派北國風光,俚俗如“天地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雅潔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者便是。 隴東黃土塬,吸引你的還不只是自然風光,還有古樸淳厚的鄉(xiāng)風民情和古老的文化余韻。 在隨便的一個溝岔,一道山梁,一條爬坡羊腸道上,你會看見毛驢馱著水,鈴聲叮當。悠悠跟在驢后的人,或是一個紅襖綠褲的女子,或是一個黝黑健壯的小伙子,或是一個古拙蒼涼的老者,或是一個羊角小辮的姑娘。隨口而出的信天游、隴東道情,纏山繞水,高亢嘹亮,遏云裂帛。隨著那驢子,走過山畔畔、溝畦畦的土莊,便有一個婦人,撩開土布的門簾,從窯洞出來,在圍裙上用力地擦著手邀你:“進窯里坐,窯里坐。”而你還癡癡地當院而立,望著山墻上長串子的紅辣椒,騎墻而架的成山成嶺的玉米,順崖根而堆放的洋芋冬瓜,還有貼在窗欞上的紅紅綠綠的窗花。你可別小瞧這些窗花,這就是隴東剪紙,隴東民間藝術一絕。專家說,我國原始社會,先民們以作為生命象征的鹿為圖騰的鹿頭文化,以及以蛇龍為圖騰的原始文化,在國內(nèi)其他地方幾乎絕跡,但在這些剪紙中卻保留了它們的原始形態(tài)。 ……
獨屋里的燈 作者簡介
馬野,原名馬啟昕,1965年出生,甘肅合水人。1987年畢業(yè)于甘肅中醫(yī)學院,獲中醫(yī)學學士學位。曾任慶陽衛(wèi)校教師。慶陽電視臺記者、副主任、主任、副臺長,現(xiàn)任甘肅省慶陽市社科聯(lián)主席、慶陽市作協(xié)主席、甘肅省作協(xié)理事、甘肅省政協(xié)委員、慶陽市政協(xié)常委、民盟慶陽市委員會副主委、隴東學院特邀研究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