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新型城鎮化視角下道路建設效益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96663
- 條形碼:9787516196663 ; 978-7-5161-9666-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型城鎮化視角下道路建設效益研究 本書特色
為使我們構建的評估框架能夠落到實處,《新型城鎮化視角下道路建設效益研究》以青島市的重慶路改造項目為案例。重慶路是青島市南北發展的交通要道,是城市對外的出入通道,道路改造效益顯著。同時,重慶路改造項目涉及交通的改善、地下官網的改造、道路周邊的綠化等,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道路改造項目,以之為案例也能較好地驗證本框架的全面性。在該案例中,社會效益主要包含交通社會效益與管網改造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則主要包含房地產升值經濟效益和商鋪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則主要指道路的大面積綠化帶來的環境效益。本效益評估框架的構建是從道路建設完成后進行事后評價的角度進行的,之所以選擇這一角度切入研究主要是考慮數據的可獲得性,以及驗證框架的全面性。構建本框架的目的仍然是提供一個用于事前的投資決策工具,從而提高道路建設的科學性,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順利推進。
《新型城鎮化視角下道路建設效益研究》進行了大量艱苦、深入、細致的研究,采用文獻研究、案例分析與實證檢驗等定性與定量方法,系統地分析了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專業鎮產業發展的互動關系,并在創新型城市與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方面進行了延伸研究,對于新型城鎮化和產業集群理論及其應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創新性。
新型城鎮化視角下道路建設效益研究 內容簡介
為使我們構建的評估框架能夠落到實處,本書以青島市的重慶路改造項目為案例。重慶路是青島市南北發展的交通要道,是城市對外的出入通道,道路改造效益顯著。同時,重慶路改造項目涉及交通的改善、地下官網的改造、道路周邊的綠化等,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道路改造項目,以之為案例也能較好地驗證本框架的全面性。在該案例中,社會效益主要包含交通社會效益與管網改造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則主要包含房地產升值經濟效益和商鋪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則主要指道路的大面積綠化帶來的環境效益。本效益評估框架的構建是從道路建設完成后進行事后評價的角度進行的,之所以選擇這一角度切入研究主要是考慮數據的可獲得性,以及驗證框架的全面性。構建本框架的目的仍然是提供一個用于事前的投資決策工具,從而提高道路建設的科學性,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順利推進。
新型城鎮化視角下道路建設效益研究 目錄
1.1 新型城鎮化的內涵
1.1.1 傳統城鎮化的概念及意義
1.1.2 新型城鎮化的概念與目標內容
1.1.3 新型城鎮化的規劃策略
1.2 新型城鎮化可持續發展路徑
1.2.1 新型城鎮化的路徑選擇
1.2.2 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階段性產業需求
1.3 國內外城鎮化建設概況
1.3.1 發達國家城鎮化發展模式
1.3.2 中國城鎮化發展情況
1.3.3 廣東省新型城鎮化建設概況及存在問題
1.4 廣東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產業發展需求
本章小結
第2章 專業鎮的產業發展功能
2.1 專業鎮的內涵與外延
2.1.1 專業鎮的概念
2.1.2 專業鎮與產業集群
2.2 產業集群促進產業發展研究回顧
2.2.1 傳統的產業集群理論
2.2.2 產業集群促進區域產業發展的文獻回顧
2.3 國外專業鎮發展
2.3.1 國外產業集群發展情況
2.3.2 國外專業鎮的區域產業發展特征和模式
2.4 國內專業鎮發展概況
2.4.1 國內專業鎮發展過程
2.4.2 國內專業鎮發展概況
2.4.3 國內專業鎮的區域產業發展特征和模式
2.5 廣東省專業鎮對區域產業發展的作用
2.5.1 廣東省專業鎮產業發展狀況
2.5.2 廣東省專業鎮發展的成就與不足
2.5.3 廣東省專業鎮對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
2.5.4 專業鎮轉型升級——以江門市為例
2.5.5 廣東省專業鎮對區域產業結構影響分析
2.6 政策建議
本章小結
第3章 新型城鎮化與專業鎮的互動發展
3.1 城鎮化與專業鎮產業互動關系研究回顧
3.1.1 新型城鎮化與專業鎮發展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
3.1.2 新型城鎮化對專業鎮發展的推動作用
3.1.3 專業鎮產業對城鎮化的促進作用
3.2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專業鎮產業轉型與升級
3.2.1 調整產業結構
3.2.2 優化產業布局
3.2.3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3.2.4 提升公共產業配置水平
3.3 廣東省專業鎮的產業轉型升級實踐
3.3.1 廣東省加快推進專業鎮轉型升級的主要做法
3.3.2 制約專業鎮轉型升級的主要因素
3.3.3 加快推進專業鎮轉型升級的政策建議
3.4 優勢產業集群視角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實現路徑
3.4.1 優勢產業遴選與發展
3.4.2 創新城鎮化發展的組織模式
3.5 產城融合——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主導思路
3.5.1 產城融合的內涵解析
3.5.2 產城融合是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重要課題
3.5.3 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產城融合的困境與突破路徑
本章小結
第4章 專業鎮產業結構對城鎮化建設的影響研究——來自東莞與中山的實證檢驗
4.1 引言
4.2 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4.2.1 專業鎮與產業結構
4.2.2 產業結構與城鎮化
4.2.3 專業鎮對城鎮化的影響研究
4.3 研究設計
4.3.1 研究樣本與數據
4.3.2 變量定義和說明
4.4 實證結果
4.4.1 描述性統計
4.4.2 多元回歸分析
4.4.3 穩健性檢驗
本章小結
第5章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創新型城市建設
5.1 創新型城市的內涵
5.2 創新型城市的構成要素與發展模式
5.2.1 構成要素
5.2.2 發展模式
5.3 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國內外經驗
5.3.1 國外創新型城市建設典型案例
5.3.2 國內創新型城市典型案例
5.4 廣東省創新型城市建設實踐——以佛山與江門為例
5.4.1 佛山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實踐
5.4.2 江門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實踐
本章小結
第6章 廣東專業鎮的區域創新系統及其服務體系建設
6.1 區域創新系統的內涵與結構要素
6.1.1 區域創新系統的內涵
6.1.2 區域創新系統的結構要素
6.2 區域創新系統建設的總體框架
6.2.1 構建區域創新系統的必要性
6.2.2 廣東省區域創新系統建設
6.2.3 區域創新系統建設的具體內容
6.3 廣東省專業鎮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
6.3.1 專業鎮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內涵
6.3.2 專業鎮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職能
6.3.3 廣東省專業鎮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發展現狀
6.3.4 完善專業鎮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6.4 廣東省專業鎮的技術創新資源整合
6.4.1 廣東省專業鎮技術創新資源
6.4.2 產學研合作機制
6.4.3 專業鎮技術需求與全國創新資源對接
6.5 廣東專業鎮科技服務業的發展
6.5.1 廣東專業鎮科技服務業重點推進領域
6.5.2 專業鎮科技服務業的發展態勢
本章小結
附錄
參考文獻
新型城鎮化視角下道路建設效益研究 作者簡介
梁永福,男,1982年9月生,現任職于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助理研究員,項目經理,主要研究方向為產業組織理論、技術創新和科技管理。近年來主持了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國有企業民營化的優序選擇與影響因素研究”和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專業鎮產業發展模式及其路徑優化研究”,以及參與了國家火炬計劃項目“面向特色產業的工業設計公共創新服務平臺”,以及“專業鎮轉型升級專家服務團隊組建與運作模式研究”、“專業鎮技術需求及全國創新資源對接脈絡圖”、“粵臺科技服務業發展現狀與合作前景研究”、等省級科技計劃項目,在《科技管理研究》、《商業經濟研究》、《廣東科技》等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篇。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