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古玩筆記:老年間古玩收藏的禁忌故事:懸疑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19179
- 條形碼:9787552019179 ; 978-7-5520-1917-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玩筆記:老年間古玩收藏的禁忌故事:懸疑篇 本書特色
華夏千年,傳承有序,古玩無聲,道載無形 。
有道是:
有人忘廉恥忘道義,有器記故事記忠誠。奇談怪論終須滅,天道有恒守虔誠。
道不盡悠悠中華故事,說不完人心貪嗔欲念。
縱使當今,神不在,鬼不在,
不阻先人,寫傳奇,留傳奇。
古玩筆記:老年間古玩收藏的禁忌故事:懸疑篇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關于信念的故事,寫古物,也在寫人,寫那個時代。寫物件,其實是在寫人,在寫當年的時代,任何一件古玩珍寶,除了具有其自身的靈性之外,都承載了當時的社會、時代和人物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無論是晴空萬里還是風雨如晦,它們雖然不會說話,可一幀幀、一幕幕的時代變遷,風雨流年,都不能逃過它們的眼神和觀察。時間是有記憶的,古玩也是有記憶的,它們的記憶,比我們更為持久而完整,沉默而平淡。我們只是故事的追記者,而它們,則是歷史的親歷者。它們洞悉很多我們不能看透的流年世故和人事滄桑,卻從不肆意評價它們,只以自身的經歷,慢慢顯露,供后人冥想、遐思。古玩的靈性,也在于此,它們不會說話,只是冷然觀察著世情萬物,透過時間的漫長,告訴后人,一個個或是久遠、或是失傳的故事,所以,它們本身,也就成了傳奇……
古玩筆記:老年間古玩收藏的禁忌故事:懸疑篇 目錄
古硯記 111
文摘
古玩筆記:老年間古玩收藏的禁忌故事:懸疑篇 節選
話說大清咸豐、同治年間,奄奄一息的清廷,在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被洋人的刺刀逼著簽訂了不少條約,又讓俄國老毛子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地搶走了六十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后,終于得到列強的支持,內有兩宮皇太后聯合恭親王六爺奪了咸豐皇帝留下的顧命八大臣的權柄,重用曾、胡、左、李諸位大人,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在同治四年,平定了江南的長毛亂匪,曾文正公他老人家,經天緯地之才,培養了晚清*后一批忠誠保國的中流砥柱的大臣。
沒過幾年,李中堂聯合左中堂,在河北、山東一帶,又集合重兵,剿滅了捻子,垂垂危矣,病入膏肓的大清國,像被注入了一針猛烈的強心劑,終于在同治年間,又漸漸恢復了國勢。
話說這年,正是捻子被剿滅后,**個新年,朝廷內外歡呼雀躍,可幾家歡樂幾家愁哦。
原來,曾文正公的湘軍,原有十四萬人,加上左中堂的楚軍、李中堂的淮軍,都是由湘軍發展而來,自打太平天國的首府江寧被曾九帥圍困攻打,朝廷猛然發現,原本一個白面書生出身的漢人曾大人,竟然領有了大概三十多萬的虎狼之兵,而且,這些兵馬,都是漢人,還都是從湖南、湖北、安徽等地招募的,只知道有曾大人和曾九帥,不大聽朝廷的話。
這就引起了滿蒙親貴大臣的極大懷疑和猜忌。
別人尚且不提,就是西宮慈禧老佛爺和恭親王六爺,滿心不安起來。畢竟這天下,還是漢人遠遠多于滿人,而且,眾位親貴內心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從順治爺大駕入關可就這么想的,除了圣祖康熙爺、世宗雍正爺那時候皇權威嚴,雄主圣明,敢大力啟用漢人。此后,這種猜忌,是清廷的祖制之一。
因此,還沒等江寧城攻破,朝廷發了威,立即傳旨調來了內外蒙古騎兵。東三省的索倫兵和察哈爾騎兵,由咸豐爺的表哥、有名的猛將、博多勒噶臺科爾沁親王殿下僧格林沁王爺,提雄兵數萬,駐扎在河南、山東一帶,名義上是防止捻子和殘余的長毛北上騷擾京畿,暗地里,卻是奉密旨,監視、警戒曾文正公和一眾徒弟們的湘、楚、淮軍坐大謀反。
曾文正公是什么人?那是培養出了晚清眾多果敢人才的**位宗師,加之幕府里人才濟濟,早就防著朝廷這一招。江寧城破,大功告成之后,曾文正公立即以重病為名,先解除了弟弟曾九帥的兵權,放他回家養病,再把用得上的兵馬,分給了弟子李中堂和左中堂,剩余的兵馬,上奏朝廷,解散了,只留了兩萬余人,作為穩定江南的基礎。
朝廷一見,自然大喜過望。封賞加倍,曾文正公,也被封了一等毅勇侯世襲罔替。
可是,統領兵馬的大將們,內心并不贊同,這些人都是兩湖的鄉親,想到征戰以來的坎坷艱難,覺得老兄弟們生死拼殺,才換來了大清的半壁江山,這一裁湘軍,眾位都回家養老,心里著實不是個味道。像做個提督、總兵,才是勝利之后朝廷的公道辦法。
然而,朝廷很為難哦,戰爭時期嘛,朝廷的官爵濫發到了極點,湘軍里頭,光是提督、總兵一級的誥命封號,就多達上千人!別說下頭的什么副將、參將了,更是多如牛毛,大清國十八行省,哪有那么些實缺官兒請人家去做呢?
按說一個省才一個提督,沿海地區,多個水路提督,也就才兩個。為此朝廷也勉為其難地把湘軍大將們安排了一點兒,這就遍布天下南北了,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再安排,就沒法子了。
到了同治中期,不少的湘軍將領回家的回家,有些撈了不少錢財的大將,主動回去當了鄉紳地主,剩下那些沒安排官職,又沒有撈到多少銀子的將領們,還是車載斗量的不老少,有的轉投了李中堂、左中堂門下,有的,只能進京,在湖南會館住下,等待吏部的委任。
這事兒,鬧得曾文正公也很心煩,朝廷的心思,他都懂,自己功成名就了,可老兄弟們也不能不管是吧?再說,這些人都是跟著自己拼殺過的漢子,鬧不好,在天子腳下,出點事兒就麻煩了。
在直隸總督府里的曾文正公,時不常還得幫助川流不斷來這里求告幫忙的湖南老鄉和老兄弟,大把的銀子花出去幫助。
這天,他突然想起一個人,趕緊提筆給閩浙總督左中堂寫了一封信。
曾大人想起誰了呢?
這人叫趙大全,不用問,也是湖南人,跟著自己東拼西殺十幾年的一條血性漢子,而且,這人還是自己家的佃戶。
原來,曾家在當地,也是詩書傳家的,也有不少田地。沒有發跡時,曾大人那當兒年輕,經常領著佃戶下田耕種,趙大全,就是一直默默無聞忠心耿耿的佃戶之一,從他老太爺,就跟著曾家討生活。就像滿洲親貴家的包衣奴才一樣。
后來曾家一門貴盛,名滿天下,趙大全也跟著享了不少福氣,屢立戰功,在湖南安徽作戰英勇,跟曾九帥相與得非常好。
不過呢,這人有個缺點,大字不識一籮筐,脾氣也耿直,雖說作戰時英勇無畏,可平時,在湘軍里,也得罪了不少人。
遣散湘軍時,別人還好說,撈了不少金銀財寶,趙大全卻一直聽從曾文正公的話,很少洗劫良民,沒攢下多少錢,盡自在外頭風光,家里還是過得緊巴巴的。
還是曾九帥看不下去,花了幾千銀子,給趙大全買了百十畝地,算是讓老兄弟有了點家底。
不過,這個趙大全,一直仕途坎坷。朝廷先是賞賜了忠勇巴圖魯的封號,又給了總兵的職銜,后來因為沖撞了李中堂,被貶為參將,再升了提督銜。可戰事結束,光湖南湖北籍貫的總兵、提督就成千上萬,加上他不善于巴結逢迎,一直沒有職務,也是曾文正公一直想著自己這位佃農老弟,推薦給閩浙總督左中堂那里,想讓他做幾年現任武官,有點進項。
可這都兩三年過去了,人家別人都升官發財,這位趙大全,還是沒有任何消息。曾文正公這封信送出去一個多月,不料左中堂那邊,氣呼呼來了一封信,把曾文正公嚇了一跳。
二
曾文正公接了左中堂的信一看,左中堂氣呼呼地說了一大堆話,言詞險峻,好像對趙大全很不滿意,說:“這個趙大全不是個東西!你老人家還讓我給他找差事?他現在的印把子,比我這閩浙總督的還大!以后,我可不敢用他,請告訴他少提跟我左中堂認識,你自己辦的事,事后還來笑話我……”
這可把曾文正公鬧傻了!怎么回事?惹了左中堂這頓牢騷!看起來,仿佛趙大全還很不對他脾氣?左中堂對自己還不滿意了?!
曾大人心里有數,這個左中堂算是自己半友半徒的一個人,跟李中堂、胡大人、劉大人的情分不一樣。
本來,世間人都知道,湖南人就有個犟驢子脾氣,遇事方剛嚴肅,寧折不彎,可這位自認為天下奇才的左中堂,更是自負為當世諸葛亮,弄了枚印章——今亮!
自大自負到了極點,一點兒不把人放在眼里頭,而自己又是舉人出身,內心覺得曾、李等人進士出身的同僚好友,看不大起他。所以,把心里那點兒自卑又放大成更多的自負,端的是睥睨天下了。
還有一點,當年左中堂做師爺時,就敢大罵巡撫屬下總兵的個性,現而今起居八座成了封疆大吏,說話辦事之間,除了圣旨,其他同僚故友的話,那更是不放在眼里了。
不過,左中堂實在也是當世奇才,湖南老鄉,怎么會對趙大全很是不滿呢?曾文正公心里納悶得厲害。
找來朝廷的邸報看了很久,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不到半月,轉過年頭,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曾大人,進京朝見兩宮皇太后和皇上,提心吊膽地想找人問問。
進了京都,別的大人都借住在賢良寺,而曾大人,卻特意住進了在京湖南同鄉為他修建的湖南會館里。這也是曾大人勞苦功高,中流砥柱,哪個鄉親不跟著湊趣。
這晚,進宮回來,又應酬了不少親貴、大臣和軍機,累得心力交瘁的曾大人,坐了椅子上,正用熱水泡腳。
一個小婢女,小巧溫柔的雙手給他搓著。
曾大人倒是問了問左中堂*近保舉、參奏的人,可幾位吏部堂官,都說沒聽見消息。
曾大人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趙大全一個粗漢子,怎么惹到了左中堂呢?
這時,外頭跟班的來報:“趙大人來拜!”
曾大人疑惑:“哪個趙大人?”
跟班的遞上帖子,只見大紅全帖上,一行大字——門下趙大福拜上爵相曾老大人!
“趙大福?這人不認識啊?”曾大人打開帖子一看,頓時倒吸了一口冷氣!
帖子里面,是官銜——太子少保、忠勇巴圖魯、頭品頂戴、提督銜、肅州鎮掛印總兵官兼定邊左副將軍……
沒等曾大人反應過來,外頭進來一個紅頂子大漢,五十出頭,紅面四方大臉,濃眉大眼,絡腮胡子,穿了身簇新的天青寧綢官服,玄色朝靴,迦南香朝珠,緙絲的一品麒麟補服,相貌堂堂,威風赫赫,進門就跪下磕頭。
“門下趙大全,叩見爵相老大人!謝老大人提攜之恩!”
“當當當”!就是三個響頭。
曾大人一驚,嘩啦啦踢翻了洗腳盆,趕忙光著腳過來攙扶:“老兄弟!趕緊起來!這是怎么話說!快起來說話!”
趙大全一看曾大人還光著腳,也不避諱,拿簇新的朝服包了曾大人的腳,吩咐人送來鞋襪,親自為他穿。
這一鬧,驚得滿屋的仆人和婢女都睜大了眼珠子,仿佛看見了鬼魅!
文人出身的曾大人,自然擰不過彪形大漢的趙大全,只有長嘆一聲,由著趙大全蹲在地下,給自己穿了鞋襪。
等趙大全忙活完了,曾大人吩咐仆人們:“上茶果,你們下去!不叫你們別進來!”
眾人趕緊忙活完了,悄悄退下。都在竊竊私語:“還是咱們老爺厲害!看看,這一品大員,都得給咱們老爺穿鞋襪!”
古玩筆記:老年間古玩收藏的禁忌故事:懸疑篇 作者簡介
齊州三爺,本名李揚。生于齊魯大地,泉城濟南。
作品多次在國內各知名雜志和網絡發表。
中短篇作品有《父親》《青梅》《釵頭鳳》《分手季》等。
長篇作品有《日本近代多囂張》、《古玩筆記》等。
擅長以輕松幽默風格暢談歷史和老年間的傳奇故事,對老年間各種行業、舊民俗生活和家長里短頗有研究。擅長用小人物的生活百味、悲歡離合,折射大歷史的波譎云詭和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道德以及生生不息的精神。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