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價值心法
-
>
從零開始學炒股:股票入門與實戰
-
>
女人財務自由之路:女人一旦了解理財投資操作.比男人多賺5%
-
>
世界投資經驗:點石成金--投資大師煉金術
-
>
巴菲特投資經驗:跟著巴菲特學投資
-
>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
-
>
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
股民的眼淚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43917
- 條形碼:9787300243917 ; 978-7-300-24391-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股民的眼淚 本書特色
股市慘淡,跌跌不休,不少股民暗自垂淚,究竟如何避開股市的地雷?
張化橋繼續敢言作風,在新作中大膽揭示各類投資陷阱。他認為,股市遍布的三種地雷,分別由上市公司、政府和股民埋下:上市公司做假賬,報喜不報憂;政府或縱容,或給予企業單次的補貼優惠等等,都埋下了陷阱。而股民過分自信、不做足功課、投機取巧,也無異于自設陷阱,*后必誤踩地雷,遍體鱗傷。作者憑借十多年在股市的經驗,在本書中詳細分析如何識別及避開這三種地雷。
避開地雷之后,股民zui 關心的當然是如何選對股票。張化橋總結出自己從股票得到的教訓,提出獨到的投資智慧,例如不要看股票的估值,不要作短期的預測,反而要運用“投資護城河”等概念,尋找zui有價值的行業,以及在其中找到不夠貴的好公司,方有機會捕捉zui能賺錢的“十倍股”。
股民的眼淚 內容簡介
張化橋曾擔任上市公司首席營運官、國際知名的投資銀行家、因發掘不少明星股并創立民企指數被譽為“民企之父”,更連續多年被評為“*中國分析師”。作者敢言和真心作風,敢于發聲,儼如香港股市的*代“渾水領袖”。
股市表現差強人意,令股民動彈不得,作者作為“局內人”大膽揭示投資銀行、政府與上市公司的千絲萬縷,分析股市常見的假賬、騙局,直擊股民的弱點,幫助投資者避開各種地雷。
詳述包括Facebook、國美電器等精彩新鮮實例,與股民分享其獨到的投資智慧——如何選對股票、找準*有價值的行業。
分析不同行業、公司是否值得投資,助讀者找出大牛股、十倍股。
分享自己從股市得到的教訓,詳述投資概念如“投資護城河”、“價值陷阱”等,拓闊讀者視野。
股民的眼淚 目錄
1.01 投資的信仰危機
1.02 第三次回到投行
1.03 這就是投資銀行嗎?
1.04 投資銀行的人勢利嗎?
1.05 企業做假賬的例子
1.06 輝山乳業出事了嗎?
1.07 上市公司陷阱多
1.08 魔鬼在其中
1.09 上市公司的婚姻和壽命
1.10 如何跟分析師打交道
1.11 中國股市“水至清則無魚”?
1.12 閉上眼睛給股票估值
1.13 新股上市,投行搞局
1.14 Facebook 的官司,股民的教訓
1.15 可愛的分析師和審計師
第二章 股民的眼淚
2.01 自設地雷,股民垂淚
2.02 壞公司上市,賺了股民的錢
2.03 博人民幣升值買匯賢產業信托?
2.04 中國股民需要大實話
2.05 股民沒來由的自信
2.06 虧錢容易賺錢難
2.07 對沖基金不太壞
2.08 作為股民,我究竟想賺誰的錢?
2.09 股民坐立不安
2.10 惹不起,躲得起
2.11 如何避開股市的地雷
第三章 我從股票得到的深刻教訓
3.01 公司壯大不等于股民賺錢
3.02 激勵機制決勝
3.03 好行業也有壞公司
3.04 周期性股票難以捕捉
3.05 賺錢是小概率事件
3.06 餐飲業沒有護城河
3.07 便宜貨是“價值陷阱”
3.08 小心競爭太多的行業
3.09 中國房地產公司基本不行
3.10 地產行業的陷阱
第四章 十倍股,往何處尋?
4.01 如果利潤不再增長
4.02 體育用品公司前途堪憂
4.03 別碰需要營銷的公司
4.04 港人愛股大勢已去?
4.05 中國地產股成了二手汽車
4.06 尋找十倍大牛股
第五章 價值的陷阱,通脹的犧牲品
5.01 政府欺詐毒害股市
5.02 上市公司的龐式騙局
5.03 企業假帳多如地溝油
5.04 中國式畸形股權文化
5.05 分紅無限好, 只是別強迫
5.06 分紅派息的欺騙性
5.07 提防永不長大的公司
5.08 股市好壞的七大標準
第六章 合理資產配置,降低風險
6.01 噪音中覓經濟方向
6.02 企業少做少錯的道理
6.03 資本市場和社會的絕望
6.04 資產配置的新問題
6.05 如何降低投資的風險
附錄:識別股市的地雷
一、剩股等人買
二、好股,壞股,爛股,便宜股
三、低管治,低估值
股民的眼淚 作者簡介
現任中國支付通(8325.HK) 董事長。他曾在瑞士銀行(UBS)工作11年,擔任中國研究部主管和投資銀行部副主管。1986—1989年,他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工作。2006—2008年,他在一家地產公司深圳控股(0604.HK)擔任首席運營官。
他的研究團隊連續5年(2001—2005年)被《機構投資者》雜志評為“最佳中國研究團隊”,他本人連續4年(2001—2004年)被《亞洲貨幣》雜志評選為 “最佳中國分析師”。
他于1991年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并曾在堪培拉大學講授金融學。他曾在《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和《紐約時報》等大型媒體發表多篇文章,著有三本暢銷書:《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影子銀行內幕:下一個次貸危機的源頭?》《誰偷走了我們的財富?》。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