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心理學導論-(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474425
- 條形碼:9787302474425 ; 978-7-302-47442-5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理學導論-(第2版) 本書特色
公共心理學是體現師范教育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承擔著培養教師教育類專業學生教育科學素質的使命,對培養未來合格的中等學校教師師范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書在面向教師教育類專業特色的同時,兼顧學生未來職業的需要,在加強思想性和科學性的基礎上,更加突出專業性、應用性、職業性和可操作性。本書共分15章,以普通心理學內容為主,包含了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健康心理學等內容。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制定的《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標準及大綱》,本書增加了學習理論、學習策略、學習遷移等教育心理學內容,并將心理學基本理論與教育教學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學科*發展成果引入到教材中,既能完成公共課“心理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又能覆蓋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中全部心理類知識點,有助于教師教育類專業學生更好地備考。 在內容組織形式上,各章內容涵蓋知識要點、正文、閱讀資料、復習思考題及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等。在正文的編寫中,本書盡可能遵循少而精的原則,對未盡之意采用閱讀資料、附錄的形式進行補充。補充資料和附錄的內容多樣,既有心理學小測驗和心理學動態介紹,也有對所學理論的應用示例。這樣既拓展了學習者的知識視野,又增加了趣味性和實用性,使本書的可讀性更強。 本書適合教師教育類專業學生作為公共課心理學教材,亦可作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材,還可以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用書和其他對心理學感興趣者的自學教材。
心理學導論-(第2版) 內容簡介
1. 在教材的內容上,突出科學性、專業性、師范性和應用性。我們在教材的內容和結構上做了較大的調整和突破,既保留了原來的知識體系和框架,又增加了反映學科*發展水平的內容,還加強了教師教育職業發展所需的應用性內容,以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在保持原有體系和框架的基礎上,適當壓縮普通心理學的內容,擴充對學生學習難度較大的教育心理學內容,增加學習理論、學習策略、學習遷移等內容,注重提高心理學與教育教學活動密切相關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的培養。既保證完成高等院校教師教育類專業心理學公共課教學大綱的要求,又能覆蓋教師資格證考試大綱中心理學的知識點,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體現了科學性、專業性、師范性與應用性的有機結合。 2. 在教材的組織方式上,強調實用性和綜合性。我們在教材組織方式上狠下功夫,盡量將普通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學科內容有機地整合,力求將心理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緊密地與學生成長成才、教育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將教育教學實踐的典型事例及分析融入原有的框架體系中,力爭教師在有限的課時內,能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幫助學生更好地備考教師資格證。各章內容涵蓋知識要點、正文、閱讀資料、復習思考題及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等,對正文未盡之意采用閱讀資料、附錄的形式進行補充。教材建設包括主教材、配套電子資料庫、習題試題庫及答案、網絡教學平臺等內容的立體化教材。 3. 在教材的文字編撰上,力求準確性、邏輯性和簡明性。我們對文字編撰的通順、精練、流暢和可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內容闡述上,尤其在心理學概念和心理學原理方面給予科學的解釋上,做到深入淺出、邏輯清晰;在語言陳述上,追求簡潔明了、通俗易懂;在體例架構上,體現學術為本、詳略有序。這些都為加強學生對心理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擴大心理學知識領域,以及提高運用心理學理論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了有效幫助。初稿出來后,我們請已學過心理學公共課、將要開設此課程的學生以及任課教師通讀了全部章節的內容,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并反復打磨修改,以提高教材質量。總之,這一切工作的目的都是為了有助于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有助于教師更加得心應手地使用該教材。
心理學導論-(第2版) 目錄
流派... 9 閱讀資料1-2. 13 1.2.3 當代心理學的學科門類... 15 閱讀資料1-3. 18 1.3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9 1.3.1 研究原則... 19 1.3.2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20 復習思考題... 24 第2章 科學的心理觀.... 25 2.1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心理觀... 25 2.1.1 唯心主義的心理觀... 25 2.1.2 唯物主義的心理觀... 26 2.2 科學的心理觀... 26 2.2.1 心理是腦的機能... 26 2.2.2 客觀現實是心理的源泉
和內容... 27 2.2.3 心理是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
能動的反映... 27 2.2.4 人的心理是在社會實踐中發生
和發展的... 28 2.3 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與規律... 30 2.3.1 神經系統的結構與機能... 30 閱讀資料2-1. 32 2.3.2 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
和規律... 34 2.3.3 心理現象產生的基本方式——
反射... 36 2.3.4 內分泌系統... 37 閱讀資料2-2. 39 復習思考題... 40 第3章 感覺和知覺.... 41 3.1 感覺和知覺概述... 41 3.1.1 感覺和知覺的概念... 41 3.1.2 感覺與知覺的分類... 42 3.1.3 感覺的基本規律... 46 閱讀資料3-1. 48 閱讀資料3-2. 49 3.1.4 知覺的特征... 50 3.2 觀察及觀察力的培養... 53 3.2.1 觀察及有效觀察的條件... 53 3.2.2 觀察力的培養... 54 復習思考題... 55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 56 第4章 注意.... 57 4.1 注意的概述... 57 4.1.1 注意的概念... 57 4.1.2 注意的功能... 58 4.1.3 注意的外部表現... 59 4.1.4 注意與心理過程的關系... 59 閱讀資料4-1. 60 4.2 注意的種類... 60 4.2.1 無意注意... 61 4.2.2 有意注意... 62 4.2.3 有意后注意... 62 4.2.4 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
注意三者的關系... 63 4.3 注意的品質... 64 4.3.1 注意的范圍... 64 閱讀資料4-2. 65 4.3.2 注意的穩定性... 65 4.3.3 注意的分配... 66 4.3.4 注意的轉移... 67 閱讀資料4-3. 68 4.4 注意規律與教學... 68 4.4.1 無意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
運用... 68 4.4.2 有意注意規律在教學中的
運用... 69 4.4.3 巧妙地利用幾種注意交互
轉化的規律組織教學... 70 閱讀資料4-4. 71 復習思考題... 72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 72 第5章 記憶.... 73 5.1 記憶概述... 73 5.1.1 記憶的概念... 73 5.1.2 記憶內容儲存的形式... 75 5.1.3 記憶的分類... 76 閱讀資料5-1. 78 5.2 記憶的過程... 79 5.2.1 識記... 79 5.2.2 保持和遺忘... 80 3.2.3 再認或回憶... 87 5.3 記憶的品質... 88 5.3.1 記憶的敏捷性... 88 5.3.2 記憶的持久性... 88 5.3.3 記憶的準確性... 88 5.3.4 記憶的準備性... 89 復習思考題... 89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 90 第6章 思維.... 91 6.1 思維概述... 91 6.1.1 思維的概念... 91 6.1.2 思維的種類... 92 閱讀資料6-1. 93 6.1.3 思維與語言... 94 6.1.4 思維的生理機制... 96 6.2 思維的過程和形式... 96 6.2.1 思維的過程... 96 6.2.2 思維的形式... 98 6.2.3 思維的品質... 99 6.3 問題解決... 100 6.3.1 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 100 6.3.2 影響解決問題的因素... 101 6.4 創造性思維及其培養... 104 6.4.1 創造性思維的概念... 104 6.4.2 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105 6.4.3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106 6.5 想象概述... 107 6.5.1 想象的概念... 107 6.5.2 想象的種類... 108 閱讀資料6-2. 108 復習思考題... 110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 110 第7章 情緒和情感.... 111 7.1 情緒和情感概述... 111 7.1.1 情緒、情感的概念... 111 閱讀資料7-1. 112 7.1.2 情緒、情感的生理變化和
外部表現... 113 閱讀資料7-2. 113 7.1.3 情緒與情感的分類... 115 7.2 情緒的理論... 118 7.2.1 詹姆斯-蘭格情緒理論... 118 7.2.2 坎農-巴德情緒理論... 119 7.2.3 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緒認知
理論... 119 7.2.4 艾利斯的情緒ABC理論... 120 閱讀資料7-3. 121 7.3 情緒、情感與身心健康... 122 7.3.1 情緒、情感對身心健康的
影響... 122 閱讀資料7-4. 123 7.3.2 常見的情緒問題與調控... 123 閱讀資料7-5. 127 閱讀資料7-6. 128 復習思考題... 129 第8章 意志.... 130 8.1 意志概述... 130 8.1.1 意志的概念... 130 8.1.2 意志與認識、情感的關系... 131 8.2 意志行動的心理分析... 132 8.2.1 采取決定階段... 132 8.2.2 執行決定階段... 134 閱讀資料8-1. 135 8.2.3 意志行動中的挫折... 136 閱讀資料8-2. 139 8.3 意志品質及其培養... 139 8.3.1 意志品質... 139 閱讀資料8-3. 141 8.3.2 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 141 閱讀資料8-4. 143 復習思考題... 144 第9章 個性與個性傾向性.... 145 9.1 個性概述... 145 9.1.1 個性的概念... 145 9.1.2 個性的基本特征... 147 9.1.3 個性的心理結構... 148 9.1.4 個性的形成與發展... 148 閱讀資料9-1. 150 9.2 需要... 151 9.2.1 需要的概念... 151 9.2.2 需要的種類... 152 9.2.3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153 閱讀資料9-2. 157 9.2.4 其他有關需要的理論... 157 9.3 動機... 158 9.3.1 動機的概念... 158 9.3.2 動機與行為效率的關系... 159 9.3.3 動機的種類... 160 9.4 動機理論... 162 9.4.1 成就動機理論... 162 閱讀資料9-3. 163 9.4.2 歸因理論... 164 閱讀資料9-4. 167 9.4.3 自我效能感理論... 168 9.5 學習動機... 169 9.5.1 學習動機的概念... 169 9.5.2 學習動機的分類... 170 9.5.3 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 172 閱讀資料9-5. 173 閱讀資料9-6. 175 復習思考題... 176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 177 第10章 氣質.... 178 10.1 氣質概述... 178 10.1.1 氣質的概念... 178 10.1.2 氣質的學說... 179 10.1.3 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與氣質... 184 10.2 氣質類型及測量... 185 10.2.1 氣質的心理特征及氣質
類型... 185 10.2.2 氣質類型的行為表現... 188 閱讀資料10-1. 189 10.2.3 氣質的測量... 190 10.3 氣質在實踐活動中的作用... 192 10.3.1 氣質對能力的影響... 192 10.3.2 氣質與學校教育... 193 10.3.3 氣質與職業選擇... 194 復習思考題... 195 第11章 性格.... 196 11.1 性格的概述... 196 11.1.1 性格的概念... 196 11.1.2 性格的結構... 197 11.1.3 性格與氣質的關系... 198 11.2 性格理論... 199 11.2.1 性格類型理論... 200 11.2.2 性格特質理論... 204 11.3 性格的測量... 207 11.3.1 自陳量表法... 207 11.3.2 投射測驗... 209 11.4 性格的形成與發展... 210 11.4.1 生物遺傳因素... 210 閱讀資料11-1. 211 11.4.2 家庭環境因素... 212 閱讀資料11-2. 213 11.4.3 學校教育因素... 214 11.4.4 社會環境因素... 215 11.4.5 個體主觀因素... 216 復習思考題... 216 第12章 能力.... 218 12.1 能力概述... 218 12.1.1 能力的概念... 218 12.1.2 能力的種類... 218 12.1.3 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 220 12.2 智力的理論... 220 12.2.1 智力的因素理論... 220 12.2.2 智力的結構理論... 223 12.2.3 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論... 224 12.3 能力差異與能力發展... 227 12.3.1 能力差異... 227 12.3.2 能力發展... 229 12.3.3 能力形成與發展的影響
因素... 231 12.4 能力的測量... 234 12.4.1 智力測驗... 234 閱讀資料12-1. 235 12.4.2 特殊能力測驗... 238 12.4.3 創造力測驗... 238 復習思考題... 239 第13章 學習的基本理論.... 240 13.1 學習概述... 240 13.1.1 學習的實質... 240 13.1.2 學習的分類... 241 13.2 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 244 13.2.1 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
反射學習理論... 244 13.2.2 桑代克的“試誤—聯結”
學習理論... 246 13.2.3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反射
學習理論... 247 13.2.4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250 13.3 認知派的學習理論... 252 13.3.1 布魯納的認知—發現學習
理論... 252 13.3.2 奧蘇伯爾的接受—同化學習
理論... 255 13.3.3 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258 13.4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 261 13.4.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概述... 261 13.4.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
觀點... 261 13.4.3 建構主義理論在教育中的
應用... 264 13.4.4 簡評... 265 13.5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266 13.5.1 康布斯的學習理論... 266 13.5.2 羅杰斯的學習理論... 267 13.5.3 簡評... 269 復習思考題... 269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 270 第14章 學習策略和學習遷移.... 271 14.1 學習策略... 271 14.1.1 學習策略的概念... 271 14.1.2 認知策略... 272 14.1.3 元認知策略... 275 14.1.4 資源管理策略... 276 14.1.5 學習策略的訓練... 279 14.2 學習的遷移... 281 14.2.1 學習遷移概念... 281 14.2.2 學習遷移的基本理論... 283 14.2.3 學習遷移與教學... 287 復習思考題... 289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 290 第15章 青少年心理健康與教育.... 291 15.1 心理健康概述... 291 15.1.1 心理健康的概念... 291 15.1.2 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的
因素... 294 15.2 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原則及方法... 296 15.2.1 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原則... 296 15.2.2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97 閱讀資料15-1. 299 15.3 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與輔導... 302 15.3.1 常見心理問題的分類及輔導
范圍... 302 15.3.2 青少年常見心理困擾
與輔導... 302 15.3.3 常見心理障礙與輔導... 306 閱讀資料15-2. 311 復習思考題... 312 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再現... 312 附錄A 心理效應.... 314 A.1 羅森塔爾效應:真誠期待... 314 A.2 “破窗理論”與細節暗示... 316 A.3 鲇魚效應——適時的壓力會成為
動力... 317 A.4 同體效應... 318 A.5 摩西奶奶效應... 318 A.6 瓦拉赫效應... 318 A.7 蝴蝶效應... 319 A.8 配套效應——給孩子合適的
“睡袍”... 320 A.9 齊加尼克效應... 321 A.10 超限效應... 321 A.11 過度理由效應... 322 A.12 蘇東坡效應... 322 A.13 瓦倫達心態... 323 A.14 暗示效應... 323 A.15 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 324 A.16 得寸進尺效應... 325 A.17 沉錨效應... 325 A.18 巴奴姆效應... 326 A.19 林格爾曼效應... 326 A.20 名片效應... 327 A.21 馬太效應... 327 A.22 共生效應... 328 A.23 責任分散效應... 328 A.24 觸摸的心理效應... 329 A.25 霍桑效應... 329 附錄B 心理測驗.... 330 B.1 癥狀自評量表(SCL-90) 330 B.2 A型行為問卷... 333 B.3 氣質類型問卷... 335 B.4 考試焦慮綜合診斷量表... 338 B.5 內外向性格類型測定... 340 B.6 個性成熟度測驗... 342 B.7 創造力測驗... 348 B.8 職業適應性測驗... 352 B.9 焦慮自評量表(SAS) 362 B.10 抑郁自評量表(SDS) 363 參考文獻.... 365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