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呼蘭河傳 本書特色
《呼蘭河傳》是蕭紅生前寫的*后一部長篇小說:一部充滿溫清、童趣、娓娓道來式的“回憶性”小說。這部小說構思于1937年,1940年12月完成于香港,1941年出版。創作時,正是抗日戰爭*艱苦的階段,這使遠在香港的蕭紅更加懷念自己的故鄉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鄉與童年生活為原型,創作了這部小說。 這部小說在藝術形式上是比較獨特的:雖然寫了人物,但沒有主角;雖也敘述故事,卻沒有主軸。蕭紅用舒展自如的巡視式藝術手法,以情感的起伏為脈絡,為“生于斯、長于斯的呼蘭河畔的鄉鎮作傳,為這個鄉鎮的風土人情,為各種各樣人的生與死、歡樂與悲哀作傳”。用她繪畫式的語言,嫻熟的寫作技巧,抒情詩的意境,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造就了她的巔峰之作。
呼蘭河傳 內容簡介
《呼蘭河傳》作于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作者是女作家蕭紅。本書描寫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北小鎮呼蘭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地再現了當地老百姓平凡、卑瑣、落后的生活現狀和得過且過、平庸、愚昧的精神狀態。作者以一個孩童的眼光打量著這一切,一一道來。
呼蘭河傳 目錄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聲
呼蘭河傳 節選
第五章 一 我玩的時候,除了在后花園里,有祖父陪著,其余的玩法,就只有我自己了。 我自己在房檐下搭了個小布棚,玩著玩著就睡在那布棚里了。 我家的窗子是可以摘下來的,摘下來直立著是立不住的,就靠著墻斜立著,正好立出一個小斜坡來,我稱這小斜坡叫“小屋”,我也常常睡到這小屋里邊去了。 我家滿院子是蒿草,蒿草上飛著許多蜻蜓,那蜻蜓是為著紅蓼花而來的。可是我偏偏喜歡捉它,捉累了就躺在蒿草里邊睡著了。 蒿草里邊長著一叢一叢的天星星,好像山葡萄似的,是很好吃的。 我在蒿草里邊搜索著吃,吃困了,就睡在天星星秧子的旁邊了。 蒿草是很厚的,我躺在上邊好像是我的褥子,蒿草是很高的,它給我遮著蔭涼。 有一天,我就正在蒿草里邊做著夢,那是下午晚飯之前,太陽偏西的時候。大概我睡得不太著實,我似乎是聽到了什么地方有不少的人講著話,說說笑笑,似乎是很熱鬧。但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卻聽不清,只覺得在西南角上,或者是院里,或者是院外。到底是院里院外,那就不大清楚了。反正是有幾個人在一起嚷嚷著。 我似睡非睡地聽了一會就又聽不見了。大概我已經睡著了。 等我睡醒了,回到屋里去,老廚子**個就告訴我: “老胡家的團圓媳婦來啦,你還不知道,快吃了飯去看吧!” 老廚子今天特別忙,手里端著一盤黃瓜菜往屋里走,因為跟我指手劃腳地一講話,差一點沒把菜碟子掉在地上,只把黃瓜絲打翻了。 我一走進祖父的屋去,只有祖父一個人坐在 飯桌前面,桌子上邊的飯菜都擺好了,卻沒有人吃,母親和父親都沒有來吃飯,有二伯也沒有來吃飯。祖父一看見我,祖父就問我: “那團圓媳婦好不好?” 大概祖父以為我是去看團圓媳婦回來的。我說我不知道,我在草棵里邊吃天星星來的。 祖父說: “你媽他們都去看團圓媳婦去了,就是那個跳大神的老胡家。” 祖父說著就招呼老廚子,讓他把黃瓜菜快點拿來。 醋拌黃瓜絲,上邊澆著辣椒油,紅的紅,綠的綠,一定是那老廚子又重切了一盤的,那盤我眼看著撒在地上了。 祖父一看黃瓜菜也來了,祖父說: “快吃吧,吃了飯好看團圓媳婦去。” 老廚子站在旁邊,用圍裙在擦著他滿臉的汗珠,他每一說話就乍巴眼睛,從嘴里往外噴著唾沫星。他說: “那看團圓媳婦的人才多呢!糧米鋪的二老婆,帶著孩子也去了。后院的小麻子也去了,西院老楊家也來了不少的人,都是從墻頭上跳過來的。” 他說他在井沿上打水看見的。 經他這一喧惑,我說: “爺爺,我不吃飯了,我要看團圓媳婦去。” 祖父一定讓我吃飯,他說吃了飯他帶我去。我急得一頓飯也沒有吃好。 ……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回憶愛瑪儂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