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學術的重和輕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30295
- 條形碼:9787100130295 ; 978-7-100-13029-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術的重和輕 本書特色
歷史之“重”與文筆之“輕”竟如此完美結合
《學術的重與輕》的作者李劍鳴乃美國史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本書兼顧學術性與可讀性,既有對美國史的學術回顧,又有對歷史學的整體反思,文字優美耐讀,內涵雋永深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學術的重和輕 內容簡介
本書為學術隨筆集, 收錄作者*近十余年的學術短論、研究札記、講演稿及訪談等文章二十余篇。其中既有對中外學術狀況及研究方法的觀察和思考, 也有對史學前沿問題的述評和討論, 還有對過往學術生涯的追憶和感悟。作者欲以靈動而流暢的筆觸表達厚重的學識, 力圖在學術的“輕”與“重”之間搭建一座橋梁。書中所談雖多為嚴肅的學術問題, 但也可帶來閱讀的輕松和愉悅, 掩卷之際, 或許能對其學術旨趣有會心之感。
學術的重和輕 目錄
“大”與“小”的關系及其他
學品、讀書與成才
射人又放一枝春
審視中國學術的第三個維度
自律的學術共同體與合理的學術評價
中國世界史學科的現狀和前景
外國史研究中的材料問題
從文化的視角解讀美國的“崛起”
再談美國的“崛起”
美國獲取世界領導地位的國內政治資源
美國早期史研究雜談
美國早期的國家構建及其啟示
“復數化”的美國革命
邊緣地帶的“世界主義者”
富蘭克林和他的《窮理查德歷書》
美國史研究的新起點
《史學月刊》與中國的美國早期史研究
八十年代的南開美國史研究室
在珞珈山的濃蔭里讀書
他們在美國發現了什么?
王希博士和他的《民主的考驗》
并非“完美主義者”的遺憾
文章得失寸心知
學術的重和輕 節選
在世界歷史上,有不少國家的立國原則和國家實踐之間是脫節的,而美國的建國者不僅高揚了一套美好的立國原則,而且力圖通過具體的制度和實踐來體現這些原則,落實這些原則。美國早期的國家制度建設中遇到的*大挑戰,就是如何安排國家主權。政治社會的*高的、絕對的權力屬于人民,但人民自己不能掌握和行使這一主權,而必須把主權落實到國家的治理當中,這就是國家主權。美國建國時期國家主權之所以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其根源在于美國建國道路具有特殊性,而且當時美國人對待國家權力也有獨特的心理。一方面,美國宣布獨立時建立的不是一個國家,而是13個邦國,它們都號稱擁有主權;《邦聯條例》所設計的聯盟式國家,并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另一方面,革命時期的美國人特別害怕權力集中,他們習慣性地把一個擁有巨大權力的政府與壓迫和暴政聯系起來,希望用各州的權力來平衡和抑制聯盟的權力,防范或減輕壓迫的風險。于是,費城制憲會議采取主權分割的辦法,把一部分主權授予聯邦,一部分主權留在各州,由此建成了一個二元聯邦制的國家。但是,分割國家主權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面臨很大的悖論和挑戰。采取主權分割的二元聯邦制固然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但無疑是美國早期國家構建當中*大的敗筆,留下了導致國家分裂的隱患。
學術的重和輕 作者簡介
李劍鳴,歷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曾任教于湘潭大學、南開大學和北京大學,現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世界史)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委員。著有《歷史學家的修養和技藝》(2007年1月,上海三聯書店)、《美國的奠基時代1585-1775》(2001年9月,人民出版社)和《文化的邊疆:美國印第安人與白人文化關系史論》(1994年8月,天津人民出版社)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