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策劃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201518
- 條形碼:9787112201518 ; 978-7-112-20151-8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策劃學 本書特色
本書梳理了中外建筑策劃理論與方法,從建筑策劃定義以及歷史沿革出發,圍繞不同國家以及學者建立的理論體系中建筑策劃的三個核心要素--建筑策劃主體,建筑策劃對象和建筑策劃方法進行分析和總結,在此基礎上優化與發展出一套新的建筑策劃系統理論與方法——建筑策劃群決策理論與方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后以四個案例給予評估性、連續性和預測性實證。
建筑策劃學 內容簡介
建筑策劃是建筑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其蘊含的重要價值對我國建筑學科的發展與完善有著不可估量的能量。涂慧君著的《建筑策劃學(高校建筑學專業規劃推薦教材)》梳理了中外建筑策劃理論與方法,從建筑策劃定義和歷史沿革出發,圍繞不同國家以及學者建立的理論體系中建筑策劃的3個核心要素——建筑策劃主體、建筑策劃對象和建筑策劃方法進行分析和總結,在此基礎上優化與發展出一套新的建筑策劃系統理論與方法——建筑策劃群決策理論與方法,*后以4個案例給予評估性、連續性和預測性實證。
建筑策劃學 目錄
第1章 建筑策劃的定義及發展沿革1.1 建筑策劃的定義1.2 美國建筑策劃理論的發展沿革1.3 日本建筑策劃理論的發展沿革1.4 英國建筑策劃理論的發展沿革1.5 中國建筑策劃理論的發展沿革
第2章 建筑策劃相關問題綜述2.1 建筑策劃與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及建筑設計的關系2.2 我國的建筑策劃背景2.3 建筑策劃研究及建筑策劃制度化的必要性2.4 建筑策劃的幾個重要要素
第3章 建筑策劃主體3.1 美國建筑策劃理論中的建筑策劃主體3.1.1 威廉·培尼亞建筑策劃理論中的建筑策劃主體.3.1.2 赫什伯格建筑策劃理論中的建筑策劃主體3.2 日本建筑策劃理論中的建筑策劃主體3.3 英國建筑策劃理論中的建筑策劃主體3.4 中國建筑策劃理論中的建筑策劃主體3.4.1 莊惟敏建筑策劃理論中的建筑策劃主體3.4.2 鄒廣天建筑策劃理論中的建筑策劃主體3.5 現有建筑策劃理論中策劃主體的分析和總結3.6 建筑策劃群決策理論中的建筑策劃主體3.6.1 策劃主體的分析3.6.2 策劃主體的界定3.6.3 策劃主體的特征3.6.4 策劃主體的權重配置3.6.5 建筑策劃群決策的策劃主體模型
第4章 建筑策劃對象4.1 美國建筑策劃理論中的策劃對象4.1.1 威廉·培尼亞的策劃對象4.1.2 赫什伯格的策劃對象4.1.3 唐納·杜爾克的策劃對象4.2 日本建筑策劃理論中的策劃對象4.3 英國建筑策劃理論中的策劃對象4.4 我國建筑策劃理論中的策劃對象4.4.1 《建筑策劃與設計》一書中的策劃對象4.4.2 《建筑計劃學》一書中的策劃對象4.5 現有建筑策劃理論中的策劃對象的總結4.5.1 各理論中策劃對象信息系統的特點4.5.2 對策劃對象新的思考4.6 建筑策劃群決策理論中的策劃對象4.6.1 建筑策劃群決策策劃對象的界定4.6.2 建筑策劃群決策策劃對象的屬性4.6.3 建筑策劃群決策策劃對象的內容4.6.4 運用樹形結構對策劃對象的內容進行梳理 4.6.5 建筑策劃群決策策劃對象的系統4.6.6 建筑策劃群決策策劃對象系統的應用方法
第5章 建筑策劃方法5.1 美國建筑策劃理論中的策劃方法 5.1.1 威廉·培尼亞的策劃方法5.1.2 羅伯特·庫姆林的策劃方法5.1.3 伊迪絲·謝里的策劃方法5.1.4 唐納·杜爾克的策劃方法5.1.5 赫什伯格的策劃方法5.1.6 布萊斯和沃辛頓的策劃方法5.1.7 亨利·沙諾夫的策劃方法5.1.8 其他的策劃方法5.2 日本建筑策劃理論中的策劃方法5.3 英國建筑策劃理論中的策劃方法5.4 我國建筑策劃理論中的策劃方法5.5 近期建筑策劃軟件5.6 總結既有方法并分析其優劣5.7 建筑策劃群決策理論中的策劃方法5.7.1 進行建筑策劃群決策方法研究的意義與目的5.7.2 使用計算機輔助分析建筑策劃群決策方法的必要性5.7.3 既有建筑策劃方法與群決策方法的比較分析5.7.4 采用群決策方法研究要解決的重點問題5.7.5 建立建筑策劃群決策計算機分析方法
第6章 建筑策劃群決策模型6.1 群決策方法的提出——對比傳統決策方法6.2 建筑策劃群決策模型概念界定及系統特性分析6.2.1 建筑策劃群決策系統6.2.2 建筑策劃群決策模型等于系統模型6.3 建筑策劃群決策模型整合的原因6.4 建筑策劃群決策模型的整合方法及步驟6.4.1 建筑策劃群決策模型的整合方法選用6.4.2 建筑策劃群決策模型的整合步驟6.5 建筑策劃群決策模型的整合結果6.5.1 模型的**層次——信息吸收過程6.5.2 模型的第二層次——信息再吸收和加工過程6.5.3 模型的第三層次——建筑決策信息生成過程6.5.4 模型的反饋機制
第7章 建筑策劃結論表達及案例7.1 美國建筑策劃理論中的策劃結論表達7.1.1 威廉·培尼亞的策劃結論表達7.1.2 赫什伯格的策劃結論表達7.2 日本建筑策劃理論中的策劃結論表達7.3 英國建筑策劃理論中的策劃結論表達7.4 我國建筑策劃理論中的策劃結論表達7.5 建筑策劃群決策理論中的策劃結論表達7.6 案例7.6.1 上海世博創意婚慶產業園7.6.2 重慶交通大學新校區7.6.3 上海虹橋交通樞紐7.6.4 上海工人新村原居安老改造設計
第8章 結語
附錄A 上海世博創意婚慶產業園工程建設項目設計導則A.1 項目概述A.1.1 項目名稱A.1.2 基地概況A.1.3 建設目標A.2 方案設計思想與原則A.3 主要建設內容
附錄B 楊浦區工人新村適老改造導則B.1 項目概述B.1.1 項目名稱B.1.2 基地概況B.1.3 改造目標B.2 指導規范B.3 指導思想和原則B.4 工人新村住區環境適老改造B.4.1 步行道路改造B.4.2 住宅單元出入口改造B.4.3 開敞空間改造B.4.4 增加景觀小品B.4.5 增加綠化面積B.4.6 增加適老設施B.5 工人新村住宅單體改造B.5.1 入戶空間改造B.5.2 客廳改造B.5.3 臥室改造B.5.4 廚房改造B.5.5 衛生間改造B.5.6 保姆間B.5.7 樓棟公共空間改造B.5.8 公共樓梯間改造B.5.9 安全保障設備B.5.10 采暖設備B.5.11 電梯加建B.6 工人新村住適老服務配置B.6.1 老年服務設施配置B.6.2 社區服務內容制定B.6.3 “老有所用”活動B.6.4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B.7 其他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建筑策劃學 作者簡介
涂慧君,同濟大學教授、博導,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策劃專業委員會委員,曾任耶魯大學、香港大學、東京工業大學客座評圖委員,美國紐約理工大學訪問教授,201 3年獲晗佛大學邀請客座研究員職位。曾持續6年參與同濟大學一耶魯大學城市設計聯合工作室,參與“面向老齡化的城市設計”研究。作者自2005年開始在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主講建筑策劃雙語課程,主要面向建筑學、城市規劃學、風景園林學(景觀學)及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作者主持***科研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項,發表論文40余篇,出版專*2本。1996年起,在國內大型甲級設計院從事建筑設計工作,先后就職于哈爾濱建筑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香港王董國際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目前是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定聘建筑師、同濟大學涂慧君教授工作室負責人。參與大型園區規劃與群體建筑設計實施方案30余項,完成施工圖設計建成建筑60余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