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瓦爾登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19891
- 條形碼:9787515819891 ; 978-7-5158-1989-1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瓦爾登湖 本書特色
朗讀者推薦書目。 被美國國會評為“塑造人類文明的25部作品”之一。 影響了托爾斯泰、圣雄甘地、海明威的一生。 遠離喧囂的世界,帶你走向?qū)庫o、智慧、詩意的心靈棲息地。
瓦爾登湖 內(nèi)容簡介
《瓦爾登湖》記錄了亨利·戴維·梭羅獨處瓦爾登湖畔,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妙篇章。《瓦爾登湖》詳盡地描述了梭羅在瓦爾登湖畔度過的兩年隱居時光,以及期間的關于自然、人生、人性等的思考。記錄了他獨處瓦爾登湖畔,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在田園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探尋生活真諦的奇特歷程。這本依據(jù)他自己的生活體驗寫成的不朽名作,是他身體力行結(jié)出的豐碩成果,書中處處閃耀著寧靜、恬淡、智慧的光彩。
瓦爾登湖 目錄
補充詩篇
生活之地,緣何生活
閱讀
傾聽
寂寥
來訪者
豆田
村子
湖
貝克田莊
更高的規(guī)律
與烏獸為鄰
室內(nèi)取暖
原住民;冬天的訪客
冬季烏獸
冬日瓦爾登
春日
結(jié)語
瓦爾登湖 節(jié)選
《瓦爾登湖》: 省儉之道 在森林中,在馬薩諸塞州康科德城,我過著孤獨的生活。就是在這里,我寫下了下面這些文字。我親手搭建的木屋,就坐落在林中的瓦爾登湖邊。離我*近的鄰居,也在一英里之外。我靠自己的雙手養(yǎng)活自己,在這里度過了兩年零兩個月的時光。不過現(xiàn)在,我又寄生在文明社會中了。 若不是城里的人們對我的生活方式特別好奇,我是絕不會把自己的私事寫出來,博取讀者的目光的。許多人猜想,我是不是有某種怪癖,其實在我看來,這再正常不過了。我就是這樣生活的,自然隨意,合情合理。也有些人對其他事情更感興趣,那就是我吃什么,會不會寂寞,會不會害怕等。還有一些人則關心我把收入的哪一部分捐給慈善機構了,有些人口多的家庭則想知道我資助了多少個貧困兒童。因此,在這《瓦爾登湖》里,我會對類似這些問題做出回答。那些對我沒有特別興趣的讀者,請多多體諒。許多書中都不喜歡用**人稱“我”,《瓦爾登湖》用到了;而且還用得特別多,這應該算《瓦爾登湖》的特點吧。事實上,作者通常都是以**人稱的語氣說話的,但這一點,偏偏經(jīng)常被大家所忽略。要是我對別人了解很深,就不至于老說自己了。很遺憾,我的閱歷并不豐富,所以只能局限于這一個主題了。另一方面,在我看來,能簡單坦誠地寫出自己的生活,對一個作家來說非常重要,這樣寫出的作品,就像寄給遠方親人的家書一樣,是那種道聽途說描述別人生活的作品根本無法比肩的,因為我覺得,一個活得真摯坦誠的人,一定生活在遙遠的地方。我這《瓦爾登湖》,或許更適合清貧的學生閱讀。至于其他的讀者,可以從中選取適合自己的部分。削足適履的傻事沒人會做,穿著*舒服也*實用的,才是合身的衣履。 在這里,我并不想訴說中國人和桑威奇島居民的傳奇故事,而要說關于你們的事情。你們,也就是我這《瓦爾登湖》的讀者,新英格蘭的居民們。你們生活的環(huán)境,就是我要講述的。你們過著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有必要生活在如此糟糕的環(huán)境中嗎?能不能改善一下這種生活呢?我曾去過康科德的許多地區(qū),發(fā)現(xiàn)無論是商店、辦公室,還是田間地頭,人們都從事著上千種令人驚異的苦役,仿佛都在贖罪。我曾經(jīng)聽說過婆羅門教徒的故事:他們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中,眼睛盯著太陽;也有的將身體倒掛在烈火之上;或者側(cè)著頭望向天空,“直到他們的身體再也無法恢復原狀,而且由于脖子側(cè)扭,只能進食液體,其他的食物根本吃不下”;還有的教徒,用一根鐵鏈將自己鎖在一棵樹下,就這樣度過一生;有的匍匐著,用自己的身體丈量廣袤無垠的國土;也有的單腳站在高高的柱子頂上——不過,即使是這些下意識的贖罪苦修,也未必比我每天都要目睹的情景更令人難以置信,更使人心驚膽戰(zhàn)。赫拉克勒斯做過的十二件苦役,根本無法與我的鄰居所做的苦役相提并論,因為他只做了十二個,做完后就沒有了,可我從來沒有見過我的鄰居做完過任何一件苦役,他們也沒有像伊俄拉斯那樣的手下,能夠用一塊燒紅的烙鐵去灼殺九頭怪蛇——這條怪蛇被砍掉一個腦袋后,馬上就能長出兩個來。 ……
瓦爾登湖 作者簡介
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極具世界影響力的美國思想家,美國精神和傳統(tǒng)的奠基者之一,十九世紀中期美國文壇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瓦爾登湖》是美國文學,也是世界文學的經(jīng)典。1845年7月4日,28歲的梭羅獨自一人來到距離康科德兩英里的瓦爾登湖畔,建造了一個小木屋住了下來。他在書中詳盡地描述了他在瓦爾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過兩年零兩個月的生活以及期間他的許多思考。這是一本讓人心歸寧靜、充滿希望的智慧大作。當人們逐漸失去田園的寧靜,它便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