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與媒介文化研究方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65444
- 條形碼:9787301265444 ; 978-7-301-2654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播與媒介文化研究方法 本書特色
《傳播與媒介文化研究方法》分為五篇,分別為傳播研究的基礎、實證的傳播研究、解釋的傳播研究、批判的傳播研究和后現代時期的傳播研究,適用于新聞學、傳播學、媒介與文化研究等相關專業的大學本科和研究生教學。本書在總結國內外同類教材編寫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傳播與媒介文化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從整體性和系統性的綜合視角出發,比較全面地介紹了實證、批判、詮釋等不同研究取向的研究方法,包括實證主義定量與定性研究方法、現象學研究方法、歷史研究法、技術與文化詮釋方法、精神分析方法,以及符號學與結構主義、傳媒批判理論、傳播政治經濟學、文化研究、女性主義等研究方法。
對于這些多元的研究方法,本書不僅介紹其實際運用和操作,而且講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思路,達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本書力圖通過循序漸進的編寫方式讓學習者在原理、理論和實際操作等層面掌握進行傳播與媒介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
傳播與媒介文化研究方法 內容簡介
《傳播與媒介文化研究方法》一本教材,可供新聞傳播專業學生學習。
傳播與媒介文化研究方法 目錄
待定目錄
**篇傳播與媒介研究基礎
**章理解傳播、媒介與文化
一、 作為隱喻的術語
二、 對于傳播、媒介、文化的多元理解和解釋
第二章理解科學與方法
一、 人類探究及其方法
二、 科學及其話語建構
三、 科學的三種形式及其與傳播研究的關系
第三章方法及其系統
一、 研究方法的層次
二、 哲學與方法論及其重要性
三、 三種方法論的取向及其比較
四、 文化傳統與研究方法
第四章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
一、 術語解釋與辨析
二、 概念定義和特征
三、 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比較
四、 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的優缺點及其相互關系
第二篇實證的傳播研究
**章實證傳播研究導引
一、 實證主義及其方法論邏輯
二、 實證主義與美國傳播研究
第二章實證研究的設計與測量
一、 實證主義研究的設計
二、 測量、概念化和操作化
三、 測量的信度與效度
四、 指數與量表
第三章抽樣的邏輯
一、 抽樣的基本概念
二、 隨機抽樣
三、 非隨機抽樣
四、 樣本規模
五、 抽樣誤差
第四章定量研究的資料收集方法
一、 調查研究法
二、 實驗法
三、 個案研究法
四、 觀察法
五、 內容分析法
第五章定量研究的資料分析
一、 定量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二、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
三、 從統計描述到統計推斷
四、 統計決策:從單一總體到多個總體的假設檢驗
五、 從統計決策到變量關系分析
第三篇詮釋取向的研究方法
**章現象學研究方法
一、 現象學方法概述
二、 現象學的基本觀念
三、 現象學進入傳播與媒介文化研究的哲學途徑
四、 現象學進入傳播與媒介文化研究的其他途徑
第二章詮釋的民族志
一、 民族志的基礎
二、 詮釋民族志與受眾研究
三、 詮釋民族志與詹姆斯·凱瑞的傳播觀
四、 民族志的研究路徑
第三章歷史研究方法
一、 史學發展及歷史研究方法概述
二、 傳統史料研究方法
三、 史學研究新方法
四、 史論研究方法
第四章敘事學研究方法
一、 敘事學研究方法概述
二、 敘事學研究關鍵詞
三、 敘事學研究方法如何進入媒介文本分析
四、 敘事學研究方法的局限
第五章話語分析研究方法
一、 話語分析概述
二、 話語分析的流派及其研究方法
三、 話語分析在媒介研究中的應用
四、 國內話語分析研究方法的應用現狀及前景
第六章技術—文化詮釋方法
一、 技術—文化詮釋方法概述
二、 伊尼斯與技術—文化詮釋
三、 麥克盧漢與技術—文化詮釋
四、 波茲曼與媒介環境學
五、 技術—文化詮釋的方法論特征
第七章精神分析研究方法
一、 精神分析研究方法的理論來源
二、 精神分析方法代表人物及其核心觀點
三、 精神分析研究方法關鍵詞
四、 精神分析方法如何進入媒介文本分析
五、 精神分析研究方法的局限
第八章符號互動論研究方法
一、 符號互動論的理論先驅
二、 米德與符號互動論的奠基
三、 布魯默與符號互動論的建立
四、 戈夫曼的新發展
五、 符號互動論研究方法的局限
第四篇批判理論及其研究方法
**章批判研究導引
一、 何謂批判理論
二、 批判理論的哲學基礎和方法論邏輯
第二章法蘭克福學派及其研究方法
一、 法蘭克福學派概述
二、 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研究方法
三、 哈貝馬斯的認識論及方法論轉向
第三章傳播政治經濟學及其研究方法
一、 從政治經濟學到傳播政治經濟學
二、 傳播政治經濟學關鍵概念
三、 傳播政治經濟學的方法論特征
第四章符號學研究方法
一、 符號與符號學的基本理論
二、 皮爾士傳統:源自科學的指號學思想
三、 索緒爾傳統:源自語言學的符號學思想
四、 符號學方法在傳播和文化研究中的應用
第五章結構主義與后結構主義
一、 結構主義方法的概念及特點
二、 結構主義方法的經典研究
三、 后結構主義的方法及特點
四、 后結構主義方法的經典研究
第六章文化研究及其方法
一、 文化研究概念及范式
二、 文化研究方法論
三、 理論思辨的方法
四、 批判的民族志
五、 文本分析的方法
第七章女性主義媒介研究方法
一、 女性主義的發生與發展
二、 女性主義媒介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 女性主義媒介研究的主要議題
四、 女性主義媒介研究方法案例評析
后記
展開全部
傳播與媒介文化研究方法 作者簡介
王穎吉,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研究所副教授博士,先后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獲文學學士、新聞學碩士和文藝學博士。2007年開始供職于北京師范大學,先后擔任文學院副教授、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中國文化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藝術傳播、媒介與傳播哲學、新聞傳播思想史、新媒體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