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644877
- 條形碼:9787513644877 ; 978-7-5136-4487-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青海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 本書特色
《青海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以青海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問題為研究對象,圍繞優勢產業與特色經濟發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藏區社會差異、農牧民增收、生態補償以及新農村建設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事關青海民族地區,特別是藏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綜合運用經濟學、統計學、生態學等學科理論及研究方法,剖析問題本質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青海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集學術性、實用性、資料性于一體,對青海民族地區,特別是藏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
青海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青海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問題為研究對象,圍繞優勢產業與特色經濟發展、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藏區社會差異、農牧民增收、生態補償以及新農村建設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事關青海民族地區,特別是藏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綜合運用經濟學、統計學、生態學等學科理論及研究方法,剖析問題本質并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本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集學術性、實用性、資料性于一體,對青海民族地區,特別是藏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
青海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 目錄
**篇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發展優勢產業
與特色經濟研究
1導論
11研究背景及研究問題提出
12研究意義及研究思路
13國內外研究狀況與理論綜述
2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資源及社會經濟狀況
21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界定
22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資源稟賦及資源優勢
23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
3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產業布局與優勢產業選擇
31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產業布局及產業狀況
32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優勢產業的選擇
33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產業比較優勢分析4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優勢產業集群競爭力分析與
產業鏈安全性評價41產業集群、產業鏈與產業鏈安全的概念界定
42優勢產業集群競爭力評價
43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產業鏈安全性評價
44提升重點地區優勢產業集群競爭力和產業鏈安全性的對策
5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優勢產業發展的條件及存在問題
51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優勢產業發展現狀
52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優勢產業發展的條件
53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發展優勢產業存在的問題
54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優勢產業發展的思路
6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特色經濟發展的條件及模式構想
61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特色經濟發展現狀
62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發展特色經濟的條件
63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發展特色經濟存在的問題
64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發展特色經濟的影響因素
65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特色經濟的發展模式7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發展優勢產業與特色經濟的
政策保障和對策建議71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發展優勢產業的政策支持
72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發展優勢產業的對策建議
73青藏鐵路沿線重點地區發展特色經濟的對策建議
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青海省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目錄 第二篇市場經濟條件下礦產資源價值轉化為
公共財政收入研究——以青海省為例1導論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義
2全國及青海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分析
21全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22青海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23礦產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3國內外相關經驗及啟示
31相關經驗
32啟示
4市場經濟條件下礦產資源價值實現路徑選擇
41依托市場機制優化礦產資源配置
42完善稅收體系
43完善礦產資源開發的收益分配與補償機制
5礦產資源市場價值轉化為公共財政收入的保障措施
51宏觀層面
52微觀層面
參考文獻
第三篇基于特色產業發展路徑的
三江源地區農牧民增收問題研究1導論
11選題背景、目的及意義
12國內外研究綜述
13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2三江源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狀況
21三江源地區區位及自然條件
22三江源地區社會經濟概況
23三江源地區的產業概況
24三江源地區特色產業選擇
3三江源地區農牧民收入狀況與制約因素分析
31三江源地區農牧民收入現狀
32制約三江源地區農牧民增收的影響因素
4三江源地區特色產業發展與促進農牧民增收的關系研究
41三江源地區現階段農牧民收入狀況
42三江源地區農牧民收入結構分析
43實證分析
44三江源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對農牧民增收的作用
45三江源地區農牧民增收的影響因素
5三江源地區特色產業發展路徑的選擇
51三江源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的戰略構想
52三江源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的路徑選擇
53三江源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的模式
54小結
6促進三江源地區特色產業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61促進三江源地區特色產業發展的對策思路
62三江源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對策建議
63三江源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措施
7促進三江源地區農牧民增收的對策建議
71發揮政府能動作用
72用好政府優惠政策
73強化基礎教育,提高科技素質
74發展特色產業,拓寬增收渠道
75積極發展有機農牧業,延長增收鏈條
參考文獻
第四篇基于農戶需求視角的青藏高原地區
新農村建設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問題研究1緒論
11課題研究背景
12相關理論綜述
13研究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
14課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5概念及研究范圍界定
2基于農民視角和村官視角的新農村建設狀況分析——青海個案
21引言
22基于農民視角的新農村建設狀況分析
23基于村官視角的新農村建設狀況分析
24青海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25結論及政策啟示3青藏高原地區新農村建設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
分析——以青海省為例31青海省農業基礎設施研究現狀
32調查的基本情況
33調查區域地理環境
34調查結果分析
35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現狀的評價4青藏高原地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多元性需求和
投資主體行為分析——青海個案41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多元性需求
42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多元性需求的特點
43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主體行為分析5青藏高原地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因素的優先序列及
長效機制構建——青海個案51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因素
52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因素優先序列
53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效機制構建
6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61研究結論
62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第五篇系統反饋與生態補償研究——以柴達木地區為例
1導論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綜述
13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14研究意義和主要內容
2生態補償理論及系統論
21生態補償理論
22外部性理論
23生態資本理論
24公共產品理論
25系統論與生態經濟學
3柴達木生態經濟系統構建
31柴達木生態經濟系統的基本框架
32柴達木礦產資源開發子系統分析
33柴達木生態環境子系統分析
34柴達木社會經濟子系統分析
4柴達木生態經濟動力機制分析
41柴達木生態供給動力機制分析
42柴達木地區經濟需求動力機制分析
43柴達木生態滯后于經濟需求弱化分析
5柴達木生態補償研究
51生態補償的經濟學分析
52柴達木生態補償的系統分析
53柴達木生態補償存在的問題
6柴達木生態補償管理模式研究
61生態補償的一般模式
62柴達木生態補償問題的解決
63產業生態管理模式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人名索引
重要術語索引
展開全部
青海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王健,1963年11月出生,河南駐馬店市人,九三學社社員,青海大學經濟學教授,碩士生導師,青海大學督導室主任;青海省高等學校“西方經濟學與青海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教研創新團隊”建設負責人,青海省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學術帶頭人,青海省優秀教師;九三學社青海省委參政議政經濟法制委員會委員,青海省社會科學院“青海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主要從事理論經濟學教學和應用經濟學研究工作;主講課程為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流派等;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學和青海民族經濟問題。近年來,結合經濟學教學工作,先后主持國家社科規劃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商務部軟科學項目、青海省社科規劃一般項目、青海省智庫重點項目、青海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以及國家開發銀行、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委托橫向課題等十六項,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