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希臘藝術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30516
- 條形碼:9787100130516 ; 978-7-100-13051-6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希臘藝術導論 本書特色
本書從尼羅河流域說到兩河流域,從腓尼基和塞利努斯說到雅典的帕特農神廟。就像作者在本書前言所說的那樣,她并不嘗試提供一本希臘藝術史的入門手冊,甚至也不是要介紹其發展梗概,而只是要形成一個思想,要解答兩個問題,即為什么埃及、亞述和腓尼基都已經消亡,而希臘卻能永葆青春,鮮活依舊?通過對希臘藝術的思考,我們得到的不僅僅是感官的印象,還有一種恒久的滿足感,以及在道德和心智上繼續成長的沖動,這是為什么呢?作者認為可以從希臘藝術的某種特殊品質中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這一品質可以適應各個時代的意識,其中并不包含可能造成其死亡的種子,這一品質就是某種廣博和普適性,個體的民族可以消亡,但是這種品質永存不朽。作者稱這一品質為“理想主義”(Ideality),這也是這本小書所要闡述的*對象。*早寫作的是關于菲狄亞斯和帕特農神廟的大理石雕塑所體現出來的理想主義,其中包括了本書的主旨,而前后的其他章節只是必要的前奏和續曲。
希臘藝術導論 內容簡介
閱讀本書猶如一場對古代文明藝術——埃及、亞述、腓尼基、希臘——的一次遠眺,領略其波瀾壯闊與盛衰起伏;又如同跟隨一位耐心而博學的導游,帶領讀者沿著地理的變換、歷史的更迭逆流而上,走進古老文明藝術、文學與宗教的深處,追溯希臘藝術獨特性的根源。
希臘藝術導論 目錄
希臘藝術導論 作者簡介
簡·愛倫·哈里森(1850-1928)是英國著名的古典學者、語言學家和女權主義者,是西方古典學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是劍橋學派“神話—儀式”學說的創立者,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文壇女杰,同時也是現代女權主義的學術奠基人之一。她廣涉古典學、考古學、人類學等諸多學科,掌握了十多種語言,其中包括德語、拉丁語、古希臘語、希伯來語和俄語。她將19世紀的考古發現用來解釋希臘宗教,這一做法已經成為一種規范。其傳記作者瑪麗·彼爾德(Mary Beard)稱其為“在某種意義上,是英國第一位職業學術女性”。哈里森著述頗豐,國內已經出版的有《古代的藝術與儀式》,大象出版社出版;《古希臘宗教的社會起源》和《希臘宗教研究導論》,皆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 譯者簡介:馬百亮,上海交通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 上海師范大學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博士在讀主要譯作:1.塞繆爾·愛德華·芬納:《統治史,卷一:古代的王權和帝國-從蘇美爾到羅馬》,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作為主譯翻譯了該書的大部分,包括前言、概念性序言和第二部分的第一、二、三、四、七、八章。2010年出版,2014年再版。2.塞繆爾·愛德華·芬納:《統治史,卷三:早期現代政府和西方的突破—從民族國家到工業革命》,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2014年上海書展重點推薦圖書,并躋身最具影響力的十本新書;《中華讀書報》2014年十佳圖書;《新京報》書評周刊2014年度好書;百道網2014中國好書榜社科類TOP100(排名第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十大好書。3.天寶·葛蘭汀:《我們為什么不說話:以自閉癥之奧秘解讀動物行為之謎》,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獨譯,2008年,國家圖書館第四屆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中華讀書報》2008年度百佳圖書。4.查爾斯·辛格:《科學簡史》,格致出版社,2015年(參譯,第八章,從248-392頁)。5.斯圖爾特·法爾斯坦:《無知:它驅動科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主譯,第5-7章和結語)。6.約翰·基根:《戰爭的面目》,中信出版社,獨譯,待出。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