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城南舊事-名著導讀.名家講解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807263
- 條形碼:9787553807263 ; 978-7-5538-0726-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南舊事-名著導讀.名家講解版 本書特色
林海音著的《城南舊事》是一本獻給父母的書。字里行間掩藏不住的,是對父母的深情厚愛,深切的依戀、理解和懷念。小說中的父親顯然是敘述者之外著墨*多的另一位主人公。女兒眼中的父親既率性無偽,思想進步,又喜歡花草,熱愛生活,胸懷寬廣且心系**,卻不幸英年早逝。如果再聯想到作家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創作這部作品時,正處于海峽**緊張對立,**親人之間中止往來、音訊全無的特殊時代。那么讀者或許也能從中品味到一種既失去了父親,也失去了父親在北京之“家國”的淡淡的悲哀。其渴盼**和平、祖國統一的心情,同樣觸目可見。
城南舊事-名著導讀.名家講解版 內容簡介
《城南舊事》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過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來看當時北京形形色色和許許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后都離小英子而去,表達了告別童年的悲傷和懷念的情感。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種說不出的天真,卻道盡人世復雜的情感。通過看似狹小的描寫,卻反映了當時北京的整個歷史面貌,有極強的社會意義。帶領人們重溫了當年那籠罩著愁云慘霧的生活。小英子作為一個主要人物出現在文章中,當她發現大人們的良好愿望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反差時,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靈就愈發顯得孱弱。整部作品始終貫穿著對成長內涵的詮釋,對童年美好生活的依戀卻敵不過現實的變化。
城南舊事-名著導讀.名家講解版 目錄
惠安館
我們看海去
蘭姨娘
驢打滾兒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冬陽·童年·駱駝隊(出版后記)
城南舊事-名著導讀.名家講解版 節選
《城南舊事(名著導讀名家講解版)》: 惠安館 太陽從大玻璃窗透進來,照到大白紙糊的墻上,照到三屜桌上,照到我的小床上來了。我醒了,還躺在床上,看那道太陽光里飛舞著的許多小小的、小小的塵埃。宋媽過來撣窗臺,撣桌子,隨著雞毛撣子的舞動,那道陽光里的塵埃加多了,飛舞得更熱鬧了,我趕忙拉起被來蒙住臉,是怕塵埃把我嗆得咳嗽! ∷螊尩碾u毛撣子輪到來撣我的小床了,小床上的棱棱角角她都撣到了,撣子把兒碰在床欄上,格格地響。我想罵她,但她倒先說話了: “還沒睡夠哪!”說著,她把我的被大掀開來,我穿著絨褂褲的身體整個露在被外,立刻就打了兩個噴嚏。她強迫我起來,給我穿衣服。印花斜紋布的棉襖棉褲,都是新做的,棉褲筒多可笑,可以直立放在那里,就知道那棉花夠多厚了! 屨跔t子邊梳頭,傾著身子,一大把頭發從后脖子順過來,她就用篦子篦呀篦呀的,爐上是一瓶玫瑰色的發油,天氣冷,油凝住了,總要放在爐子上化一化才能擦! 〈巴夂苊髁粒啥d的樹枝上落著幾只不怕冷的小鳥,我在想,什么時候那樹上才能長滿葉子呢?這是我們在北京過的**個冬天! 寢屵說不好北京話,她正在告訴宋媽,今天買什么菜。媽不會說“買一斤豬肉,不要太肥”,她說:“買一斤租漏,不要太回。” 宋媽梳完了頭,用她的油手抹在我的頭發上,也給我梳了兩條辮子。我看宋媽提著籃子要出去了,連忙喊住她: “宋媽,我跟你去買菜!薄 ∷螊屨f:“你不怕惠難館的瘋子?” 宋媽是順義縣的人,她也說不好北京話,她說成“惠難館”,媽說成“灰娃館”,爸說成“飛安館”,我隨著胡同里的孩子說“惠安館”,到底哪一個對,我不知道! ∥覟槭裁匆禄莅拆^的瘋子?她昨天還沖我笑呢!她那一笑真有意思,要不是媽緊緊拉著我的手,我就會走過去看她,跟她說話了。 惠安館在我們這條胡同的*前一家,三層石臺階上去,就是兩扇大黑門凹進去,門上橫著一塊匾,路過的時候爸爸教我念過“飛安會館”。爸說里面住的都是從“飛安”那個地方來的學生,像叔叔一樣,在大學里念書! 耙苍诒本┐髮W?”我問爸爸。 “北京的大學多著呢,還有清華大學呀!燕京大學呀!” “可以不可以到飛安:不,惠安館里找叔叔們玩一玩?” “做唔得!做唔得!”我知道,我無論要求什么事,爸終歸要拿這句客家話來拒絕我。我想總有一天我要邁上那三層臺階,走進那黑洞洞的大門里去的。 惠安館的瘋子我看見好幾次了,每一次只要她站在門口,宋媽或者媽就趕快捏緊我的手,輕輕說:“瘋子!”我們便擦著墻邊走過去,我如果要回頭再張望一下時,她們就用力拉我的胳臂制止我。其實那瘋子還不就是一個梳著油松大辮子的大姑娘,像張家李家的大姑娘一樣!她總是倚著門墻站著,看來來往往過路的人。 是昨天,我跟著媽媽到騾馬市的佛照樓去買東西,媽是去買擦臉的鴨蛋粉,我呢,就是愛吃那里的八珍梅。我們從騾馬市大街回來,穿過魏染胡同,西草廠,到了椿樹胡同的井窩子,井窩子斜對面就是我們住的這條胡同。剛一進胡同,我就看見惠安館的瘋子了。她穿了一件絳紫色的棉襖,黑絨的毛窩,頭上留著一排劉海兒,辮子上扎的是大紅絨繩。她正把大辮子甩到前面來,兩手玩弄著辮梢,愣愣地看著對面人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洋槐。干樹枝子上有幾只烏鴉,胡同里沒什么人。 媽正低頭嘴里念叨著,準是在算她今天共買了多少錢的東西,好跟無事不操心的爸爸報賬,所以媽沒留神已經走到了“灰娃館”。我跟在媽的后面,一直看瘋子,竟忘了走路。這時瘋子的眼光從洋槐上落下來,正好看到我,她眼珠不動地盯著我,好像要在我的臉上找什么。她的臉白得發青,鼻子尖有點兒紅,大概是冷風吹凍的,尖尖的下巴,兩片薄嘴唇緊緊地閉著。忽然她的嘴唇動了,眼睛也眨了兩下,帶著笑,好像要說話,弄著辮梢的手也向我伸出來,招我過去呢。不知怎么,我渾身大大地打了一個寒戰,跟著,我就隨著她的招手和笑意要向她走去。:可是媽回過頭來了,突然把我一拉: “怎么啦,你?” “嗯?”我有點兒迷糊! 尶戳睡傋右谎郏f:“為什么打哆嗦?是不是怕是:不是要溺尿?快回家!”我的手被媽使勁拖拉著。 ……
城南舊事-名著導讀.名家講解版 作者簡介
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著名作家。 生于日本大阪,原籍臺灣苗栗縣頭份鎮。3歲隨父母返臺灣,因臺灣被日本控制便舉家遷往北京,度過了難忘的童年生活。1948年舉家遷往臺灣,在臺灣仍以辦報、辦刊、寫作、出版為主,聯絡了大批在臺灣的文化界人士,提攜了大量臺灣文學青年,出版了眾多文學名作,被稱為臺灣文學的“祖母級人物”。1998年“世界華文作家大會”榮獲“終身成就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